医疗保健物联网应用方案主要可以根据应用场景和功能的不同划分为两种模式,分别是家庭社区远程医疗监护系统和医院临床无线医疗监护系统。
(1)家庭社区远程医疗监护系统
家庭社区远程医疗监护系统以前期预防为主要目的,对患有心血管等慢性疾病的病人在家庭、社区医院等环境中进行身体健康参数的实时监测,远程医生随时可对病人进行指导,发现异常时进行及时的医疗监护。这样一方面节省了大型专科医院稀缺的医疗资源,减少了庞大的医疗支出费用,同时又在保证个人生命安全的基础上,为病人就医提供了便利。
一个适用于家庭社区环境的典型远程医疗监护物联网系统如图9-13所示。系统分为以下几部分:
图9-13 家庭远程医疗监护系统
1)用户便携终端,包括客户端,一般为PC、便携电脑、PDA、甚至手机等,具有采集、存储、显示、传输、预处理、报警等功能,其中PDA和手机是目前最有发展潜力的个人终端。
2)服务器端为设于医院监护中心或家庭护理专家处的专业服务器,可提供详细的疾病诊断及分析,并提供专业医疗指导,反馈最佳医疗措施。
3)网络部分。
其中用户便携终端负责数据采集、本地监测、病人定位和数据发送,其工作方式可以是无线或有线,电源方式为有线或电池供电。服务器端由信息采集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及监控管理终端等组成。信息采集服务器负责接收远程发来的心电数据和位置数据,实现对病人的远程监控,同时以Web服务的标准格式为医生提供一个历史数据检索、查看和诊断的平台。医生在医生工作站和医生终端上通过标准的浏览器即可实现对病人数据的实时访问。
其中网络部分通过移动网络与其他网络互联;移动网络在其中起到了枢纽和控制的功能;其中用户便携终端包含了常见的传感器,主要用于测量身体参数和室内外环境,除了人体参数外,还可以实现如体重、人体和环境温度等参数的测量,并自动通过无线网络技术,上传到终端,实现参数的实时监测。另外,家庭社区主要针对慢性疾病进行监护,个人监护设备不应对病人的日常生活进行限制,因此要求有很好的便携性。(www.xing528.com)
家庭社区远程医疗监护系统通过现有的通信技术,在家庭环境中对人体和环境参数进行综合测量,从而实现护理和保健的统一。
(2)医院临床无线医疗监护系统
医院临床无线医疗监护系统在医院范围内利用各种传感器对病人的各项生理指标进行监护和监测。系统可以采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替代固定监护设备的复杂电缆连接,摆脱传统设备体积大、功耗大、不便于携带等缺陷,使得患者能够在不被限制移动的情况下接受监护,满足当今实时、连续、长时间检测病人生命参数的医疗监护需求。
在该应用模式下,系统仍旧可以沿用通用的远程医疗系统模型,利用无线数据传输的方式,传递医疗传感器与监护控制仪器之间的信息,减少监护设备与医疗传感器之间的联系,使得被监护人能够拥有较多的活动空间,获得准确的测量指标,满足病人的日常生活需要。同时,在医院病房内建立无线检测网络,很多项测试可以在病床上完成,极大地方便了病人就诊过程,并加强医院的信息化管理和工作效率。
系统需要同时支持床旁重患监护和移动病患监护。系统可分为:
1)生理数据采集终端,具有采集、存储、显示、传输、预处理、报警等功能,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可分为固定型和移动型终端两种。
2)病房监护终端,作为病房内数据采集的中心控制和接入节点,收集病人的生理数据,支持本地监测,同时将数据发送至远程服务器终端。
3)远程服务器终端为设于医院监护中心的专业服务器,可提供详细的疾病诊断及分析,并提供专业医疗指导,反馈最佳医疗措施。
4)网络部分。
其中,生理数据采集终端和病房监护终端构成病房范围内的数据采集传输网络,可根据移动性的需求,采用无线或有线的方式进行连接,实现病房内多用户数据采集和病人定位,同时也方便医生和护士在病房内对病人的情况进行检查和监测。远程服务器由信息采集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及监控管理终端等组成。信息采集服务器,负责接收远程发来的心电数据和位置数据,实现对病人的远程监控,同时以Web服务的标准格式为医生提供一个历史数据检索、查看和诊断的平台。医生在医生工作站和医生终端上通过标准的浏览器即可实现对病人数据的实时访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