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经营管理中的症结,如何解决?

经营管理中的症结,如何解决?

时间:2023-06-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一些大城市的优秀企业积极引进现代经营管理制度,提高产品质量档次的同时,也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管理水平低,市场竞争力弱,产品与洋货在竞争时处于弱势地位。从总体上说,近代染织行业在行业管理和企业经营上存在较多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产品品质,也影响了染织设计的发展。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中国丝绸业受世界经济危机影响,在营业不振、行业萧条中挣扎,新闻媒体在这方面的报道甚多。

经营管理中的症结,如何解决?

近代中国染织行业,不仅企业之间差距很大,地区之间也有鸿沟。在一些大城市的优秀企业积极引进现代经营管理制度,提高产品质量档次的同时,也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管理水平低,市场竞争力弱,产品与洋货在竞争时处于弱势地位。从总体上说,近代染织行业在行业管理和企业经营上存在较多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产品品质,也影响了染织设计的发展。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企业税收过重,成本高

任何行业,在大环境不利的前提下,如果没有政府的大力支持,想要取得稳定发展十分困难。中国近代染织行业就是这样,以极其薄弱的工业基础、低下的研发能力,却要面对潮水般涌进国门的外国资本和洋货的激烈竞争。这些外国资本不仅经济实力雄厚,拥有技术与产品上的先发优势,而且依靠各种不平等条约获得了很多特权,操纵和垄断了中国的纺织品原料和成品市场,特别是日企,千方百计通过廉价倾销的手段,利用较低的成本来挤占市场,压垮华商企业。因此,本土企业需要一定的市场保护机制和较为有效的行业管理。但是恰恰在这方面,在那个政局动荡的时代,政府能给予的保护是非常有限的。

在财税方面,染织企业的营业税过重,运输成本高,导致企业成本高,缺乏竞争力。民国十八年(1929)第一届西湖博览会在杭州举行,其规模之大,陈列品之众,实为民国时期地方举办的全国博览会之最。由于丝绸是杭州最有名的产品,所以这届博览会上丝绸产品被放在一个特别重要的位置,不仅有专门的丝绸展览馆,还出版了丝绸特刊,看起来更像是一场国货丝绸的集中展示。虽然展览会盛况空前,但其实20世纪20年代末中国丝绸业受世界经济危机影响,正处于危机深重的困难时期,因此这届博览会也成为业界同行讨论交流的论坛。当时丝织界大佬姚润青在分析杭州绸业困境时,指出捐税是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他说一是课税太重,“统计生熟两货之捐率,已增至值百抽十。至原料方面,如丝捐、茧捐以及人造丝捐,无不叠床架屋,一再增加。绸商因不胜成本奇重之负担,已有不堪支持之苦痛”;二是销路方面,“慨自税权丧失以来,只有舶来品之洋货,仅向海关完纳一次子口半税,以后即可通销于全国。至对于己国之出品,反不划一税率。不但甲省与乙省大有轻重偏苛之弊,即在一省之中,甲地与乙地一任局卡员役之操纵,绝无课税公平之准绳,因此外货充斥,几乎独霸市场”[12]。还有在金融上缺乏调剂,发展工业而无金融机关作为后盾。每当出现资金缺口,往往借款无门;而资金有余时又不能充分利用。加上人工成本上涨、企业开支增加,种种原因导致丝绸业生机艰难,“即欲加以改良之研究,亦为事实上之不可能”[13]。染织企业为生存而挣扎,对产品改良与设计也就顾不上了。因此他提出的建议,一是减税,二是增加织物改良研究的投入,三是对改良织物的出口给予奖励。但是在那个动荡的大环境下,真正能改良织物、赢得市场的企业,其实并不太多。

2.行业组织不力,恶性竞争透支市场

在近代国内外城市,凡染织业较发达的地区,均有自己的行业组织。以上海丝绸行业为例,当新式电机丝织厂纷纷创建时,电机丝织业公会便于民国八年(1919)成立了。比电机丝织业公会更早的各绸缎生产和经销同行,亦根据不同区域成立了相关行业组织。如杭州丝织业,在清晚期的同治年间重建观成堂,复兴绸业会馆;进入民国后,又在观成堂下成立绸业研究会、改良织物公会、绸业协会、生货联合会以及绸业商业协会。涉及机器丝织业的则有电机丝织厂工业同业公会、绸业同业公会等,其中在上海经营的则有钱江会馆。苏州丝织业在上海亦有云锦公所,盛泽丝织业则有盛经公所,湖州丝织业有绉业公所,上海门市业同行则有绪纶公所。清代广州丝织业的行业组织——锦纶会馆的建筑一直保存到今天,也是唯一现存的近代丝织业会馆建筑(图8-9)。一般情况下,一年中的初春和初秋,各大同业组织会一起议定不同织物的定价以及一切行规,共同遵守,以保护同行利益。到民国十六年(1927),上海各同业公会成立了上海绸缎业公会,以协调和管理丝织行业的产销,防止恶性竞争,以免对全行业造成重大损失。

图8-9 广州锦纶会馆

然而,正如美亚织绸厂蔡声白先生指出的那样,“近代同行增多,不入公会者日众,因此公会之决议,不能通行于全业,而以往制度浸以废弛。由是交易方法,同业间各不相谋。初之以滥盘放帐相竞,继之以偷工减料相竞,于是营业行业江河日下。不顾货物品质,不顾商人信誉,蒙混以图逞,厚佣以成交,一切商场恶例,几尽萃于绸业之间”[14]。至于其他地区的染织行业与此相比,情况也许更加严重。在丝绸业陷入危机的20世纪30年代初,“上海绸业同业之竞争,已趋尖锐化。全市绸业,均以廉价为招摇,实因市场萧条输出不振,国内消费能力降低,世界经济恐慌加深,日丝倾销,各国关税竞争,均使丝绸业溃崩。而最近绸店,倒闭数较去年更为增加”[15]

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中国丝绸业受世界经济危机影响,在营业不振、行业萧条中挣扎,新闻媒体在这方面的报道甚多。如《钱业月报》的一篇文章将中国绸缎业的衰落归纳为五个原因。其中一个是生产方法之不讲究。除江浙沪地区较先进的机器丝织厂家外,沿用旧法生产的厂家仍然占了很大比例。后者技术上固步自封,营销上墨守成规,产品一概交绸庄发售,不知改良。另一个原因是“同业意志之纷歧也。大凡一事,须同心合作,则进展较远。乃吾国丝绸业,不特毫无联络,而且各立门户,互相倾轧,如此而欲改进丝绸业,不亦难乎”[16]。(www.xing528.com)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我国地毯业在经历了短期复苏后又入寒冬。方显廷在民国十九年(1930)所著的《天津地毯工业》中,认为地毯外销的衰落,与行业管理落后直接相关。行业内多的是小规模制造者,“不但不能彼此合作,以保护本身之利益,且互为自残之竞争,予出口商号以压迫之机会”[17]。这些小型作坊资本不足,技术落后,更遗憾的是“既无冒险创造之兴趣,亦少建设企业之志愿,惟日以偷工减料剥削学徒之法,以期获涓滴之余利”[18]。这种做法看似得到了眼前的蝇头小利,其实摧残了自己往后的生机,也破坏了行业的生态环境。北京的情况也差不多,很多地毯厂经营困难,为节省人工成本,就辞退熟练工人,悉由学徒生产。为了在低价竞争中生存下来,粗制滥造,品质下降,价格于是更低,“互为因果,遂致江河日下”[19]

夏布产地四川也有类似的情况发生。民国十三年(1924)以后,夏布市场较好,出口大增。因此很多机坊为了赶货,“偷巧取利,头份多所减少;头尾两端,且另以劣线织极疏之布数尺”[20],结果第二年市场转冷,造成夏布出口商的倒闭潮。民国十六年(1927)夏布市场好转,结果第二年又重蹈覆辙,销量大减。有鉴于此,在上海经营夏布的川帮西帮,“乃先后联名请隆昌商会设法改良。隆昌商会乃与商民协会、实业局、铺商,及机仙会首人,合组改良夏布全县代表大会,规定宽度、头份,劣布收买,限期截止;并在县政府备案,通告全国”[21]。这些措施是否收到了切实的效果,不得而知。

由上可知,行业组织的落后,没有强有力的同业公会约束,企业以低价取胜、偷工减料等恶性竞争便经常发生,导致行业被一同拖进低谷。而一旦陷入此种困境,企业就根本无力开发新产品、设计新花样,即使有新的品种花色也被人抄袭模仿、投机得利,最终没有人肯在创新上付出,后果十分严重。

3.营销方式墨守成规,不适应时代的发展

美亚织绸厂总经理蔡声白在《中国绸业概况》的序文中说:“盖中国之丝绸商,于其推销方法不特陈陈相因,墨守旧法,且重经验不重学识,时代日进而方法不变。父传诸子、子传诸孙,或师传诸徒,徒又传其徒,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囿于一隅,惑于蝇利,不知世界商情,又乏远大目光,都因无专门之书授诸从业人员,致有坐井观天,或刻舟于剑之弊。”[22]在产品营销方面,上海的染织企业做得比较好,特别是此前提到的美亚、三友、五和等企业,已经有了明确的经营策略,产品定位准确,营销方式较为先进。但大量中小规模的染织企业,特别是内地的一些染织厂,几乎没有现代营销手段,也无行业组织约束,面对市场竞争,往往选择低价贱卖这种方法。天津是近代针织业较发达的城市,然“天津针织品销售之法,亦极腐窳。查天津市各业减价贱售之举,极其普遍,此予针织业以颇大之损失。盖操是业者,大率资本轻薄,获利低微,本不堪此豪举。但其信用不坚,原料商人不加信任,每次交易率非现金不行。结果各厂出品,惟有削价求售”。[23]在现代营销理念中,商家之间的信任是基础。如果信用不坚,为支付上游厂家的原料款,只能低价出售,以求快速回笼资金。“处此情况之下,市场供求之原则,已不及顾,更何有于商业道德乎?为求存在计,不惜贱价售物。”[24]工厂如此,作为出口商和贸易商,也往往利用工厂的艰难,压低价格,从中渔利,或拖欠货款,延时不付,而不是积极帮企业推销,共谋发展。长此以往,企业很难将精力用于改良技术和产品,设计创新更是顾不上了。

4.模仿成风,法律保护不力,导致创新意识淡薄

在民国十八年(1929)西湖博览会上发表演说或为特刊写作的文章中,前辈们在分析丝绸行业危机的原因时,认为有技术上的,但更多的是管理上的,既有行业管理也有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问题。在一篇题为“救济杭州丝绸业的意见”的文章中,作者指出,新产品设计无法得到专利法保护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近年以来,非无新发明之出品。惜不旋蹱即遭失败之患。揆厥原因,实非竞争不力,皆缘出货太滥。有以致之,盖每出一新货,必勾心斗角,费尽心机,成本之牺牲,时间之损失,皆所不顾。幸而得应市销,而仿造者即投机而起,专图利欲,不顾牌面,原料参差,信用顿失。以致发明者反亦随之俱败,或连试造时抱耗尚不能保。从此无力者不敢轻试,有智者裹足不前。欲望丝绸之振兴尚可得耶?”[25]作者认为这种跟风抄袭现象的普遍严重妨碍了产品的进步,而法律环境上对创新缺乏保护是重要原因:“如政府能仿行东西各国专利办法,使市上新发明之货品,考其确系国货,深合市销者,即予专利数年。藉作保障,而资鼓励。如是则一般工商界之有能力与有才识者,群起竞争,转瞬之间,而丝绸界之焕然气象,可立现矣。”[26]蔡声白也提出类似建议,他说绸业今后的发展,政府“对各厂自行创造之花样或织品,应准其特别注册,予以短时期之专利,使别厂不得随时仿造,以为鼓励”[27]。事实上他们的期待还是太乐观,时至今日,专利法已施行多年,染织产品的仿效之风仍然禁而不止,可见其并非仅仅是法律上的问题。

在所有纺织品中,对花色设计最看重的,除了丝绸外,可能就是地毯了。方显廷在民国十九年(1930)的《天津地毯工业》调查报告中称,中国传统地毯,根据产地的不同,有一些流传已久的程式化的花样,民国以后,这些地毯花样“为数甚少,又甚陈腐,执是业者,大率墨守不改。已往地毯事业幼稚,花样陈旧,尚可维持。欧战之时,环境变迁。异邦人士,对吾华之地毯,需要日殷,故新厂之成立,有如雨后春笋,竞争亦因之渐形剧烈。各厂均力谋所以出奇制胜之道,以供应其主顾之需求,故花样之改良日多”[28]。所谓花样之改良日多,其实是按照订货方的来样制造,对西方花样多做一些修改而已。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际市场对中国地毯的需求量下降,同时中国地毯遭遇土耳其和波斯地毯的竞争,市场萧条。但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很多关键环节没有保证。在设计上,“地毯之样式,普通均由西方消费者自己规画,中国之制造者,不过照样制货而已。结果一般制造者,不能自创新样,以迎合世好”[29]。作者将这种状况归因为产业领域美术教育的缺失。“至中国之织毯工人,其技术均由传统而得,死滞呆板,不易改进。现在之学徒制度,目的多在劳动榨取。工业教育,杳无可言。购地毯者,每以美术之眼光,为测量地毯价值之标准。由此等学徒制度而产生之织匠,其工艺之不能满足消费者之希望,不言自明矣。”[30]因为地毯是手工制作,除重视图案设计外,对于织毯工人的美术修养也有一定要求,但这种要求在传统作坊中是难以满足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