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一些有规模的生产提花、印花和像景织物的染织企业,都要在内部设置设计部门,或由技术部门兼任设计工作。因中国印染业不甚发达,只有在上海这样印染企业集中的地方才有专业的印花设计人员。
都锦生丝织厂是民国十一年(1922)诞生在杭州的我国第一家丝织美术工艺品厂。创始人都锦生毕业于浙江省立甲种工业学校机织科,毕业后留校任教,利用学校附设的丝织工场进行试验,学习意匠和像景制织技术。所谓意匠,就是作八枚缎的点子,在特制的小方格子内,以不同类型的点子来表现画面的层次、远近、阴面和阳面,俗称“点意匠”。根据意匠纸再“轧花板”,就能上机织出有风景和人像的丝织品来。都锦生首先自己是一位设计师,他辞去教职在杭州茅家埠自家院里(图7-4)办起了丝织厂,专织丝织风景片,并聘请设计师和轧花工,逐渐扩大生产规模。据都锦生的妻弟、继任都锦生丝织厂经理宋永基回忆,当都锦生开始正式构建厂房时,还另造了三间较精巧的房子,周围有竹园、池塘,环境清雅,是专为搞设计的技术人员、画意匠图和轧花板的人员安排的。[22]同时设计室还招收练习生,培养画意匠图和轧花板的技术人员。当业务逐渐扩大后,手拉机增至100台,全厂职工约一百三四十人,配备轧花机5台、设计人员8人,从中可以看出都锦生丝织厂设计人员的配置比例。与都锦生同样制作丝织风景织物的还有启文、国华等厂。一份20世纪30年代关于上海轻工业的调查资料称,风景画片的纹制工艺复杂:“此项花板,打造至复杂,故价格亦昂贵,大约每付花板,每洋千元左右。织墨色风景者较便,彩色者较复杂,亦有织而设色者,惟不若织色之有自然美也,近年该业出品,日见精良,不但画稿皆收精品,抑且尺幅亦事加大,中堂大屏,均有织造,配镜悬挂,一室生春,洵美术工艺品也”[23]。
图7-4 杭州茅家埠都锦生故居
在丝绸行业中颇具传奇色彩的同章绸庄,老板娄凤韶控制着绸庄旗下若干丝织厂,而产品设计则由绸庄主导,为此专门成立了“凤韶织物图画馆”,后改名为“图画部”,并入同章绸庄(参见本书第八章)。这个图画部是设在总部的设计部门,集中了同章系统内的设计人才,专门绘制图案小样,这些小样由娄老板亲自审定后,发送旗下振亚、组新和云林丝织厂依样织造(图7-5)。1925年振亚织物公司设计的花襄绸、文华纱等9种提花熟织产品获费城万国博览会优等奖,花色织物紧跟流行,极为丰富。[24]
图7-5 凤韶图画馆织物纹样集(www.xing528.com)
总部设在上海的美亚织绸厂,其每个阶段的发展都是与产品设计分不开的。美亚是一家大型集团公司,下设不少分厂,在花样设计上,各厂都有自设的纹工部,开发的花色品种也是各自为政,有时候好销的花样生产来不及,有时不好销的花样又产生库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1929年,美亚将各厂分散的纹制社合并,成立“美章纹制合作社”。合作社成立后,所有的踏花机、纹板材料和纹制人员集中到了一处,统一调度,减少了花本的积压。纹制合作社的社长是我国丝织业前辈、纹制专家钱家兰,在他的领导下,合作社培养了一批新生的设计力量,弥补了过去在各厂分散的情况下纹制人员不足的缺陷。这些设计师每天共处一室,在花样设计、工艺技术方面可以相互交流,集思广益,相互竞争,起到取长补短、互相督促的作用。20世纪30年代美章纹制合作社改称“美亚纹制厂”,仍为美亚织绸厂的一个部门,同时因销售重点转向内销市场,加强了提花绸缎的设计工作,花色产品从民国二十四年(1935)的20余种增加到民国二十五年(1936)的62种,绸价也有所提高。这一时期还增设了美术部,增加了印花和绣花工场。目前没有找到关于美术部的业务和具体成效的详细记载,但其设立应与当时美亚加强了花样设计的力度有关。
除纹制厂外,美亚内部的设计机构还有美亚织物试验所。该试验所设立于 民国十九年(1930),聘请徐昭熙为所长,下设研究、分析、实验、调查、编译等几个系(组)。其工作内容是收集国内外优良的织物样品,从事各种新织物的设计研究与试验,并编译有关技术书籍与信息,及时了解产销形势,为产品设计服务。试验所在抗战全面爆发时关闭,孤岛时期的后两年,织物试验所的工作恢复。据档案记载,美亚在四厂后面辟出楼房五幢,装置了专为试验之用的各种机械设备,试制出来的新产品交给美亚四厂和九厂织造,故该厂也增添手拉机和多梭箱织机,配合新产品试产。美亚又从杭州招来熟练工人,可以说不惜工本,以期在花色品种的开发上有所突破。[25]
需要指出的是,美亚织绸厂的规模很大,分厂众多,尽管在产品设计上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但花样翻新的小批量提花设计非美亚所长。在这一领域引领时尚的是一些精进有为的江浙丝绸企业。这些企业均设有自己的纹制部,有独当一面的设计与技术人员,产品开发周期短,批量小,在市场上各领风骚。如天章绸厂是20世纪20年代杭州三大绸厂之一(另两家是纬成和虎林),以生产提花绸缎为主,“花色繁多,有美必造”。厂部下设工务部,有设计部门,工作内容为设计、图案、意匠、纹雕、标本。民国十八年(1929)秋同章绸厂参加西湖博览会展出,据称当时新品有春、夏、秋、冬四个系列,其中卿云葛、花襄绸和乔其纱为其著名产品。另外,杭州九豫绸厂的设计师宋润溥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成功地设计了织锦缎,这一品种为蚕丝与人造丝交织,将传统锦缎的八枚地组织改为乙丙纬十六枚接结法,成为地部紧致平挺、花部瑰丽多彩的现代织锦,一经问世就深受欢迎,至今仍为中国花色绸缎的经典品种。苏州的企业也同样出色,如上文提到的振亚织物公司,据称开发了另一经典品种古香缎。正是江浙沪这些丝绸企业在设计上的不断努力,才使国产绸缎在洋货倾销的冲击下站稳脚跟,并最终赢得了市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