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色彩审美的变化:从明艳到淡雅

色彩审美的变化:从明艳到淡雅

时间:2023-06-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晚清到民国,近代服饰审美的变化,除了款式和面料花样,更重要的是色彩搭配。而民国成立以后,受西方审美观的影响,加上合成染料的色谱齐全,可以染成不同明度、色相的过渡色,因而都市女装从明艳向淡雅转化,染织纹样变得有所节制,追求一种柔和宁静之美。[33]从明艳到淡雅,也是我们在清晚期与民国女装实物的比较中得到的直观感受。特别是法国织物,纹样优美,色彩淡雅,受此影响,民国女装的配色也从明艳走向淡雅了。

色彩审美的变化:从明艳到淡雅

从晚清到民国,近代服饰审美的变化,除了款式和面料花样,更重要的是色彩搭配。民国肇始后,男子在正规场合的礼服,从花团锦簇的蟒袍花衣,变成了严肃端庄的毛呢西装,这就是一切变化的开端。其实西方也一样,18世纪法国宫廷里的贵族男子同样花团锦簇,刺绣、蕾丝花边、花缎面料、高跟鞋都用于男装,而19世纪法国大革命以后,男装逐渐变成严肃的黑色西装了。所以张爱玲说,中外的男子本有穿红着绿的权利,男子服色的限制是现代文明的象征。故至民国以后,多变的纹样和鲜艳的色彩主要施于女装了。此时西方的合成染料已然进入中国,色谱比以前更加丰富。据考证,合成染料最早传入中国约在1887年[32],最初输入的是盐基性染料,色泽鲜艳但色牢度差,后来酸性染料直接染料进口和应用,提高了色牢度,以品种多、色谱全、使用方便等特点,很快被运用到生产中。特别是合成靛蓝,1902年起进口国内,逐渐淘汰了植物染料土法制作的天然靛青。到民国时,阴丹士林成为最著名的染料,用于棉、毛、丝等多种纤维和织物染色,特别是深浅不同的蓝色,该染料大量用于制作男子的长衫和女子的旗袍,成为这一时代的象征(图6-24)。

图6-24 阴丹士林染料广告

天然染料的色谱毕竟有限,因此晚清时期的女装给人的感觉是色彩较硬朗,对比较强烈。清末受聘于浙江中等工业学堂的日籍教师佐藤真就说,中国人喜好光泽之织物,故偏爱缎,色彩偏浓。而民国成立以后,受西方审美观的影响,加上合成染料的色谱齐全,可以染成不同明度色相的过渡色,因而都市女装从明艳向淡雅转化,染织纹样变得有所节制,追求一种柔和宁静之美。佐藤真回国后发表的《杭州之丝织业》一文,提到了民国成立之后女装色彩的变化:“从来中国织物,浓色彩实居多数。现今一般渐趋于淡色。最多者淡灰色、淡青色、菜白色、菜青色、木桃色、淡茶色、淡黑色等,惟黑色今尚流行而不变也。从前杭州之染坊,沿用古来所传之天然染料,距今二十年前(应为19世纪90年代初——笔者注),人造染料输入以后,二者兼用。然此处之颜料店,大都依商标及色彩而买卖,能辨别外洋原名者甚少。故于染料之性质及使用方法,多不明瞭……故彼邦之人,每谓人造染料之坚牢,远逊于天然染料。以鄙意推测,实应用人造染料者,未能完全履行化学的手续,有以致此也。故染色法之改良,为今日所不可缓之问题。”[33](www.xing528.com)

从明艳到淡雅,也是我们在清晚期与民国女装实物的比较中得到的直观感受。发生这种变化,除由于化学染料的引进导致色谱更为丰富、大量中间色得以应用外,主要还是受到当时随处可见的进口织物影响。特别是法国织物,纹样优美,色彩淡雅,受此影响,民国女装的配色也从明艳走向淡雅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