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纹样主题的多元化
传统纹样的题材和组合形式尽管很丰富,但因为寓意的限制,且数量有限,因此变化缓慢。而民国染织纹样的题材趋向于多元化,各种不同风格的图案共存。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没有特别的禁忌,主要从审美角度出发,从而大大拓展了纹样的丰富性;二是相对于晚清,民国对西方文化的顾忌较少,可以大量借鉴甚至模仿市场上流行的外国产品,可供选择的范围更大;三是与纹制工艺的进步有关。织造行业的工业化直到民国初年才真正起步,印花行业更晚。在工业化之前,一个地区能够挑花结本的人是不多的,这些挑花匠人为保证生计,严守技术机密,这样一个花样出来后就可能用很多年,而工艺复杂的提花绸缎是上层阶级的消费品。民国时期由于贾卡织机的大量应用与纹制技术的进步,花样设计系统发生变化,绘稿、意匠、轧纹板代替了过去的挑花结本,众多的纹制厂应运而生,一个新花样不必大费周折即可投产,这样大众也能用不太高昂的价格买到这些过去的奢侈品。当花色织物成为大众消费品时,不仅机械的改进让织物的更新换代更为容易,而且市场的需求也促使花样不断翻新。染织纹样因此便容易摆脱传统的束缚,将前所未有的题材纳入其中。
2.纹样布局以连续为主
清代服装为平面裁剪,宽大广博,无论是旗装的袍服,还是汉装的袄裙,都只是约略地适合于人体。丰子恺就中西服装谈过这个问题,他说:“试看晒在竹竿上的中国短衫,两袖竟成一根直线。若要按照衣服的形式而穿衣服,两臂就须得向左右平伸,好像体操一个姿势。”其实不管男子的长衫还是女子的长袍短袄,都可以用竹竿将两袖撑开成一直线。这样的衣服穿在女性身上,人体是不突出的,突出的是衣服本身之美,是“一个小小的身体深深地藏在一大堆罗绮中,只让一个脸孔露出”[18]。中国的传统服装是可以平铺在桌面上的,前片、后片、两袖是连续的整片,在这样的平面上安排纹样,就有两个最大的可能。一是对称与秩序,二是独幅的图案,都是整体布局,而边饰就像是画框一样,将中间的纹样隆重地装裱起来。有些传统服装更是直接把前后衣片上的纹样织出来或绣出来,再沿纹样边缘裁剪一下就可以了。清代晚期的宫廷中,有很多这样的半成品遗留至今(图4-42)。
图4-42 晚清宫廷金鱼纹刺绣衣片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先说对称布局,如传统服饰中的八团式布局,纹样施于服装的前胸、后背、两肩,各一团,腰膝之间并列两团。无论从前面还是后背来看,纹样左右对称,而把服装完全平摊,则前后片也基本对称。皇帝的龙袍是八团式布局,后妃的团花大袄也是八团式布局(图4-43),纹样有牡丹、菊花、海棠等四季花卉和蝴蝶、凤、蝙蝠、人物故事等,华丽而又端庄。除了八团式,还有一种四团式,即前胸、后背、两肩各布置一团纹样。
这种对称式布局也可以是散布的折枝花卉、蝴蝶、龙、凤等,在衣服的中轴线两旁对称排列,如为刺绣,在细节上可以有所不同。清代女装,包括袍、褂、坎肩、袄等,在纹样布局上均可看到这种类型,特别是对襟式上衣更为明显。
在不对称的布局中,有所谓的“一枝花”纹样。一枝花是将整幅衣料当作画布,将整枝花从衣摆一侧的底部伸展出来,蜿蜒地延展到前胸与一侧袖部,再绕过肩部,伸展到后背及另一侧袖部。延展的枝条是曲折的,但枝条上的花头一般会布置在前胸、后背与两肩,尽管不是八团或四团式布局,但从中仍然能够发现两者的相似之处(图4-44)。一枝花的纹样在晚清的宫廷女袍中已经出现,民初的袄裙中也能看到,是一种颇具艺术匠心的纹样处理方式。
图4-43 清代女装中的八团式布局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图4-44 晚清一枝花女袍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然而,民国时期的袄裙和旗袍,特别是西式立体裁剪构成的旗袍,纹样则完全不需要考虑对称问题。丰子恺写于20世纪40年代的文章指出:“新式的女子旗袍,身体两旁的线就弯弯曲曲,完全依照身体,胸部、臀部,各部都贴切,毫无多余的布。”[19]这样的女装突显衣料下的身体,衬托女性之美,而不是展现面料本身的美。在花样的设计上,大中小花皆可,条格也很合适,素色面料更能显示身体的曲线之美。纹样可以清地排列或满地铺排,一般以四方连续为主,没有必要考虑对称与否。当然,一枝花的整体设计也是适合旗袍的。这样的实例不少,图案多以刺绣完成,装饰重点在前襟的胸襟与下摆一侧,多沿斜线分布,一般不会将后背和两袖作整体装饰。
3.纹样表现手法新颖(www.xing528.com)
民国时期染织纹样的表现手法更为新型,纹样或表现出写实性的立体效果,或演绎为变形的抽象形式,而与传统纹样较单纯的平面构成、色块平涂有了明显的差异。
一个特点是纹样造型的立体化。清代织物中花卉纹样很多,有些也是写实的,但图案表现是平面化的,并多以正面受光为主,有些即使采用了晕色方法,但色彩界限分明,缺少纵深感,是宋代以来写生传统在织物上的体现。民国时期,大量侧面受光、以光的明暗面来表现花卉立体感的图案开始出现,色彩过渡自然,是一种西方绘画式的写实。这种纹样的写实效果在织物上主要通过两种形式来达到,一种称为泥地影光(图4-45),另一种称为撇丝影光。前者通过大小不一的点子由密到疏的排列来产生影光效果。一般来说,点子越密集,越能体现阴暗面的效果。反之要表现受光面则点子排列稀疏,或由密到疏逐渐消失。后者则通过横、直、斜的细线条由密集到疏松排列来实现光影的明暗和色彩过渡。相比传统纹样的色块平涂,这种利用点与线的疏密排列来表现花卉立体感的方法更为自然,效果更好。与撇丝影光相似的有燥笔(图4-46),在印花纹样中用得较多,即通过花的浓淡枯润来表现立体效果。表现花样的立体感还有一种方法,即在绘稿时,将花卉的轮廓线勾勒得有粗有细,形成花瓣或叶边卷起的效果。[20]
图4-45 泥地影光表现方法
图4-46 燥笔表现方法
另一个特点是表现形式的多样化。在民国时期的染织纹样上可以发现不少不同于传统的表现方法,如:写意表现法,造型概括简练,根据图案需要只在某些部位加以夸张或强调,突出纹样的美感;加工变形法,对所要表现的物象进行取舍和变形,虽然不符合自然规律,但却有着优美的装饰效果。比如一种线条呈放射状排列的纹样,有点像盛开的菊花,也好像是蝴蝶翅膀的变形,又类似绽放的烟花;一簇簇开放的小花像满天闪烁的星星,一片片流动的云朵又像流水……这样的例子在民国染织纹样中是常见的(图4-47)。
4.纹样与工艺的结合更加明显
民国袄裙或旗袍上的印花织物几乎均为工业化生产,其中棉布印花(图4-48)的量较大。如上海新丰印染厂的白猫牌花布、信孚印染厂的“福利多”黛绸,都是深受市场欢迎的印花棉布。[21]丝绸印花则自20世纪20年代中期以后渐露头角,30年代以后才较多用作旗袍面料。除了印花,还有修花、起绒、烂花、贴花等种种工艺,染织纹样设计也要针对不同工艺做出选择。
图4-47 民国变形花卉纹样二则
图4-48 民国棉布印花纹样
印花与提花相比,在纹样表现上更为自由,色彩更为丰富,成本亦比提花低。有人认为,民国时期薄型织物的流行促进了印花工艺的发展,此说有一定道理。[22]薄型织物多用于夏季,通常采用苎麻制作的夏布、较薄的棉布,丝绸中的纺绸类、纱罗类、缎类和广东生产的莨纱绸都不失为夏季服装面料的选择。由于旗袍在夏季穿着更多,对大量薄型面料的需求便产生了,20年代中期以后,双绉、碧绉、乔其纱、电力纺等薄绸面料纷纷问世,特别是各种薄绉产品大行其道。这些面料要获得流行的多彩花色,就只能依赖于印花工艺了。我国印花工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才发展起来,三四十年代印花面料明显增多,被大量用于制作旗袍。
印花工艺的发展对织物纹样的流行起到了推动的作用。与提花相比,印花纹样的配色更丰富,花型也更自由。在此基础上出现了提花加印花面料,即在本色提花(即暗花)的基础上再加以印花,让印花的色彩与暗花的织纹对比,增加了纹样的层次感,从不同侧面可以看到不同效果(图4-49)。另一种是烂花印花,主要施于丝绒面料,利用丝绒织物绒毛与底板纤维的不同性能,配制酸性溶液,将花纹需要的绒毛保留,而将不需要的绒毛用腐蚀炭化的方法“烂掉”,最后形成几乎透明的纱底上起绒花的效果,立体感很强。此类织物不便于表现细腻的纹样,一般用点与面组成较粗犷的花卉或抽象纹样,多见于三四十年代的旗袍(图4-50)。贴花工艺对纹样的要求与烂花相似,因手感发硬,一般用得较少。
图4-49 民国提花加印花纹样
图4-50 民国烂花乔其绒旗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