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原来也有手工毛织物的生产,但“毛织物古谓之褐,盖贱者之服也”,因此中国传统的毛织业多是织造毡、毯等产品,产品数量不多,使用面也不广。清代晚期,西方毛织物开始输入我国,品种多为厚重的粗纺呢绒,并不适用于制作中国传统的长袍马褂,因此市场销路并不好。直到19世纪中期,随着清政府军事制度改革的推进,军队改穿西式军服,军服呢的需求大幅增加,但是传统的纺织业“惟用以制绒织呢,或取以与棉交织,则向乏此种制造能力。产量既微,需求复多,势惟有仰给于外货”。据海关统计,民国元年(1912)舶来的呢绒等毛织物输入量比光绪初年增加了一倍,且“继长增高,势乃靡也”[55]。然而进口的毛织物价格昂贵,每米约值白银三两[56],特别是受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欧美各国出口的毛织物数量大减,价格却随之大幅上涨,同时西式服装在国内城市日渐普及,需求量大增,从而推动了中国民族毛织业的建立和发展。到抗战前国内已初步形成了能生产包括粗纺、精纺、驼绒和绒线等主要毛纺织物在内的生产体系。
由于国内毛织物的销售对象最初偏重于军界和学界,因此产品多以粗纺呢绒为主,像兰州织呢局,其产品多是大衣呢、制服呢、毛毯等厚呢织物。20世纪20年代后期起,随着中山装、西装的流行,国内毛纺织物市场上对精纺呢绒的需求逐步增加,不仅进口的精纺呢绒数量远多于粗纺产品,而且国内也出现了用进口毛纱制造精纺呢绒的厂家,开始生产哔叽、华达呢、凡立丁、派力司等较高品质的精纺织物。
1.粗纺呢绒
近代中国早期毛纺织企业,如兰州织呢局、上海日晖厂等的产品以粗纺呢绒为主,但因为“羊毛纺不出好绒线,绒线既然坏,便织不出能称作呢布的东西”[57],只能生产一些低档的粗厚织物,用于军服、军毯、军旗和号衣等军用品。民国成立以后,上海、北京、湖北等地的毛纺厂才开始仿制生产一批较为高档的粗呢绒产品。
当时常见的低档粗纺呢绒产品有用中低级羊毛制成的制服呢,其经纬线多采用6~8支的粗梳毛纱,以2/2斜纹或破斜纹组织织成,质地厚实,多染成藏青色或黑色。学生呢与制服呢相似,只是将经线改为棉纱,是粗纺呢绒产品中大众化的服装面料,因港澳地区及东南亚一带的学校大都以此作为学生校服面料而得名。用来制作军服的粗呢称为军呢,以低支的粗纺毛纱织造,多为黄色或灰色的斜纹织物,表面织纹明显,手感较为粗糙。
大衣呢常用弹性较好的羊毛作为原料,采用2/2破斜纹、1/3破斜纹或五枚纬缎组织,织成后通过反复倒顺起毛整理来获得绒面效果,其绒毛细密蓬松,耐磨性好,又称假麂皮大衣呢;法兰绒是用粗梳毛纱制成的,然后经缩绒、起毛整理使织物表面产生绒毛,由于采用散纤维染色,主要是黑白混色配成不同深浅的灰色或奶白、浅咖啡等色,也有匹染素色和条子、格子等花样。
粗纺呢绒中的高档品称为细呢,多用精纺毛纱和粗纺毛纱交织而成,采用平纹组织织造,呢面紧密,手感柔软。其中,具有缎面光泽的称为镜面呢,主要用作礼服面料;绒毛直立而无甚光泽的称为麦尔登,用于制作西服和制服;企呢是用澳毛纺织而成的一种高档细呢;此外,还有哆罗呢、中衣呢、珠头呢等多个品种。
2.精纺呢绒
精纺呢绒多被用作男、女中西式服装的面料,种类十分繁多,仅哔叽一类就有许多不同的花色品种,其中最为精细的是用来制作中式衫袍、裤褂的细哔叽。上等的细哔叽采用双股经线和单股纬线交织,普通的则经纬线都用单股线。细哔叽的组织多为斜纹及其变化组织,表面细腻,是当时中国主要的呢绒品种之一。九一八事变后,刘鸿生旗下的上海章华毛纺织厂以“九一八”为商标,推出细哔叽等品种。这种织物大多为单色,其中又以藏青色为主,也有部分是墨绿和元色,因此很适合用于缝制中装和旗袍,加之其迎合了人们抵制日货的爱国之心,因此风行一时,蜂拥而至的顾客甚至挤碎了南京章华门市部的玻璃窗。以精纺毛纱作经,粗纺毛纱作纬交织而成的斜纹毛织物称为粗哔叽,织物表面有浮毛,手感较细哔叽粗且硬,所以较少用来制作服装,多用于椅垫、礼毡等。还有一类厚哔叽,又称斜纹呢,经纬线均采用粗纺毛纱,以2/2斜纹组织织造。
用精梳毛线织成的具有条形花纹的织物称为花呢,其表面起花的方式很多,比如:利用不同颜色和捻向的纬线及不同的条线织成条子、格子、隐条等花纹;使用平纹、变化平纹、变化斜纹、各种联合组织及双层组织等起花;以2/2方平组织织成的板司呢,表面呈现藤篮编织的效果;梳花毛呢采用纬线换层的双层平纹组织织成,因此正反面的色泽和花型也并不相同,成品细洁丰厚,是花呢中的上品;此外,还有用印染整理等方式进行染整起花的。20世纪30年代,国内的一些毛纺织厂开始生产花呢,主要用于西服面料。民国三十四年(1945),章华厂为迎合市场中高层消费者对西服和中式长衫面料的需求,推出柳条花呢(章华花呢)和隐条花呢(章花4000花呢)等新品,织物呢面织纹变化多样,并具有坚挺厚实、弹性好、经久耐穿的特点,十分适用于制作西服套装、上衣、西裤等服装,很受消费者的青睐,还在上海《新闻报》商品行情栏中,被公认为是毛织物品类的领军产品。
另一类代表性产品是派力司(图3-40)。派力司是英文palace的音译,意为“宫殿”,用作呢绒名称是取其高贵豪华之意。派力司的经线常用60/2~70/2支的股线,纬线则采用40~45支的单纱。在纺纱时,将部分毛条染成深色后与白色或浅色毛条混纺,由于深色毛纤维分布不均匀,形成在浅色呢上呈现不规则深色雨丝条纹的混色效应,这也是派力司独特的外观风格。
在抗战之前,国内市场上的派力司多为舶来品。民国二十七年(1938),无锡籍的民族企业家唐君远在上海开办协新毛纺织染股份有限公司(图3-41),开始生产686派力司,主要销往国内各大商埠和南洋、印度等地。随后寅丰、新华、元丰等厂也有生产,但总的来说产量并不高,市场上仍以舶来品为主导。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进口国外呢绒量减少,派力司的生产出现了转机,一些厂商通过洋行进口原料进行生产,一时产销两旺。但好景不长,民国三十年(1941)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由于羊毛进口受阻,在原料告罄后,各厂相继停产。抗战胜利后,随着羊毛的重新进口,不仅派力司的生产得以恢复,而且一些新品种也发展出来,如协新厂开发的加阔女式派力司,质地轻薄,一匹正好是制作三件短袖旗袍的料,经济实惠,深得女士们青睐。[58]
图3-40 派力司(www.xing528.com)
图3-41 协新毛纺织染股份有限公司股款收据
3.驼绒
民国时期新出现的毛呢织物大类还有骆驼绒。骆驼绒简称驼绒,是一种棉毛交织的起绒针织织物,因为织物的绒面外观与骆驼绒毛相似而得名。民国十一年(1922)前后,国外驼绒输入中国,用其制成的衣服耐穿保暖,轻盈舒适,被广泛用来制作驼绒长衫、驼绒旗袍和驼绒童装,特别是用驼绒制成的罗宋帽风靡一时,深受大众欢迎。民国十二年(1923),由上海方九霞银楼经理李安绥独资约2万元创办的中国维一毛绒纺织厂,因为生产的粗纺绒线品质不佳,销路不畅,就用绒线在针织机上试织坯布,并经拉毛整理后制成驼绒,开创国产驼绒之先端。[59]当时进口驼绒每码售银2两6钱,维一厂的驼绒每码只售1两4钱,仍有利可图,因此仿制成功后,维一厂又招股增资,引进德国吊式圆机一台,专门生产素色驼绒,取商标为“蝴蝶牌”。此外,市场上还有一种进口的条子驼绒,用料相同,但每码可售银3两左右,利润更高。于是维一厂又向汉运洋行订购了织条子驼绒的平机,将4股绒线用手工改为双股毛纱作为原料来生产条子驼绒,受到市场追捧,三年内所获的利润就达到二三十万两规银。于是各厂纷纷效仿,尤其是上海的先达骆驼绒厂后来居上,产品质优价廉,畅销国内,业务迅速扩展。
国内早期的驼绒产品多以仿制进口产品的图案和规格为主,像条子驼绒就主要是黑白二色,后来国内厂商将其改成彩条和水波纹等新图案,备受消费者青睐。20世纪20年代末时,中国近代驼绒业达到黄金时代,生产厂家主要集中在上海,市场上的各色驼绒品类十分繁多,特别是纬纶厂的老虎牌(图3-42)、天翔厂的仙鹤牌驼绒产品以图案新颖著称,使国产驼绒在与舶来品的市场竞争中逐渐占据上风,并逐步替代了进口呢绒。当时仅上海一地就有驼绒厂13家,织机百余台,年产驼绒300万码,产品主要销往长江流域一带,华北、华南次之,也有部分销往香港,甚至远销朝鲜、南洋一带,销路极为旺盛。为充分占领市场,民国十八年(1929)春,维一、先达、纬纶、胜达、天翔等五家驼绒生产厂联合组织成立“中国骆驼绒厂总发行所”,由各厂划定统一的售价,联合销售各厂的产品。
图3-42 老虎牌骆驼绒广告
抗战爆发后,不少驼绒厂被迫停产、歇业,而位于上海的一些小规模驼绒厂,由于处于租界“孤岛”内,暂未受战争影响,如景新厂采用单股14支毛纱生产的蜜蜂牌软骆驼绒,因为用料讲究,花色新颖,质地上乘,销售独占鳌头。民国二十八年(1939),上海的毛织业者成功研制出了长毛绒织机,采用英商密丰厂出品的双股粗绒线,试制新产品长毛骆驼绒成功。这种织物以经纱起毛的立绒制成,正面有几毫米高的绒毛,手感柔软,保暖性很强。此后,相继出现了华昌、海龙等几家专业的长毛绒厂,并将原来的木制长毛绒机改进为铁机。
4.绒线
虽然早在中国古代就有用纺专等手工工具纺成毛线的传统,但多为自纺自用,没有形成一定规模的商业生产。鸦片战争以后,国外绒线陆续输入中国,开始主要用于妇女扎发辫的彩线,后来逐渐推广到用于手工编结衣服、鞋帽、围巾等。
民国八年(1919),上海总商会副会长沈联芳承租了日晖织呢商厂,将其改名为“上海中国第一毛绒纺织厂”,用粗纺纱合股生产绒线,取商标为“火车牌”,这是中国最早生产绒线的厂家。这种绒线较粗,以山东、西宁、湖州等地出产的羊毛为原料,用手工染成桃红色,后来又用于编织围巾、袜子。[60]民国二十年(1931)天津东亚毛呢纺织公司的老板宋雯卿以抵制洋货为号召,生产“抵羊(洋)牌”细绒线,这是中国最早生产精纺细绒线的厂家。在“国人资本,国人制造”的口号下,该绒线十分畅销,产量从民国二十一年(1932)的5万磅,猛增至民国二十五年(1936)的145万磅。当时,用竹针编结绒线衣物是从西方传入的,国人尚不熟悉,于是东亚公司就创立了编织部,义务办班传授编织技艺,创新花样,对绒线的使用起到了很好的推广作用。
此后,上海等地也出现了几家细绒线厂,如:民国二十三年(1934),历树雄等人集资15万元在杨树浦路筹建上海毛绒厂,有绒线纺锭600枚及木制染缸、烘房等,职工60余人,次年正式投产,出产小囡牌、金狗牌绒线;民国二十四年(1935)由陈志廉创设的中国毛绒纺织厂,有毛纺锭2000枚及全套染整机,职工200余人,出品开司米毛线,次年又开始生产皇后牌绒线(图3-43);同年,安乐棉毛纺织染厂的老板邓仲和为发展民族绒线工业,购置毛精纺锭600枚,开辟毛纺部,并聘请专家指导,于次年创制出著名的英雄牌高档绒线。
图3-43 皇后牌绒线商标
英雄牌绒线开始时采用纯56支进口毛条精心制作,后来为了与舶来品对抗,打破成规,加入部分58或60支毛条,使得其毛纱格外松软,更富有弹性。为保证质量,安乐厂从针梳、并条、粗纺、精纺、并线到摇纱,每道工序都严格管理,每股绞线中接头少,条干圆整,分量准足。同时针对竞争对手英国蜜蜂牌红光藏青绒线洗涤、日晒后易褪色的缺点,将英雄牌绒线改染为青光藏青,色泽柔和,使之成为男女老少编结衣服、袜子、手套、围巾等的理想原料,成为恒源祥绒线号、上海绒线公司等大小店家的热销商品,享誉市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