踹布,或称砑光整理是旧时常见的一种织物后整理工艺,主要是利用石块的光滑面,在织物上进行压碾砑光,以使织物的表面更加平整光洁。明清时期,随着棉纺织业的发展,其工艺也由碾逐渐改进为踹,即将需要进行砑光处理的布匹放置于重四五百至千斤的踹石(石元宝)下,工人两脚分别站在石元宝的左右两边,交替用力向下压布。为消除留在布面上的由于石元宝底部石槽留下的痕迹,最后还要在石元宝与布轴之间加上一块木板,使布面变得光滑。但这种砑光整理的工艺一来费时,二来因为石元宝的着力面较布面窄,因此在布的两端经常有未能处理到的地方。
自欧风东渐,轴式压光机输入后,石元宝就逐渐被淘汰,而改用机器压光。这种机器通常由两个或多个不同材质制成的圆轴层叠而成,当时常用的是三轴压光机和五轴压光机,特别是后者又称全能压光机(图3-23),通过五轴间不同的排列和使用方法,可以产生不同的功用。圆轴一般分为硬轴和柔轴两类,硬轴常以铸铁制成,柔轴的轴心为钢质,外部的材质则有纸、棉纤维或麻等多种,像当时天津久兴工厂等所制造的柔轴常用成文纸,先切成圆片,层层叠叠穿在轴心上压紧,然后将它的两端以铁盘和螺旋扣加以固定,镟成圆平的轴。[29]有时为了使织物产生某种特定的表观效果,还可以在压光机上增加特别装置。如当时市场上流行的印花棉绒,即鞋面绒就是采用雕花压光机进行后整理的。这种压光机上装有雕有花形的钢轴,根据图案设计,轴上有凸,则绒被压伏,轴上有凹,则绒自立,而绒毛的高度则与轴上雕花的深浅一致,同时雕花图案与织物本身的印花图案或相重叠,或有规律地错开,十分美丽。与之相类似的水纹压光机,也叫云彩压光机,主要应用在丝织物之上,可以在织物表面形成椭圆形或云彩形的图案,但这种图案依靠压力和热力形成,因此不能水洗。还有一种丝光压光机则是专门应用于丝光棉的生产,其雕花轴上的刻痕根据织物组织结构和纱线捻度的不同而变化,如压制平纹棉布时,刻痕的斜度可以与捻度相同,而与经纬线成45度角。[30]经过这种后整理加工的棉织物具有极为光滑的平面,并且有丝光,特别是黑色丝光织物,仅凭目力极易错认其为丝织物。
图3-23 全能压光机
另一种使用较多的后整理工艺是上浆,可以使得织物挺括厚实。传统的浆料多采用淀粉类,如将玉米淀粉、马铃薯淀粉等作为黏着剂,有专门从事此业的粉坊。后来改用各种糊精和碱化淀粉等可溶性淀粉,也有用进口的可溶性树胶或从动物骨皮中提炼的动物胶,使用这些浆料的织物较使用传统浆料的织物手感更加细腻爽滑。20世纪40年代后期,除了各种简单上浆机外,有些厂家又配置了热风上浆拉幅机,包括上浆装置、烘布装置、布铗伸幅装置和热风装置,从而使得上浆拉幅工序可以一次性完成。
还有一些后整理是针对特殊用途织物的,如防火处理。这种工艺18世纪时就已出现,后来逐渐传入我国。根据织物是否需要水洗,使用的防火整理剂也有所不同。其中,不需要水洗的可以用锡铬化合物及明矾等氧化金属类混合物,而需要水洗或可能会被暴露在户外的,则利用复反应法将金属氧化物沉淀在织物上。[31](www.xing528.com)
针对毛织物的后整理工艺包括洗呢、缩呢、脱水、起毛、烘干、上浆、剪毛、烧毛、蒸煮等。洗呢的目的是为了去除呢上含有的尘埃、油点、糨糊等杂物,在此过程中织物会产生损失,毛的品质越好损失越少,一般来说,平均精梳毛损失8%,粗梳毛则损失20%;缩呢则可使毛织物呈现一种毡缩状态,增加织物的经纬密度从而使其更加耐用;缩呢之后,为使织物表面产生绒毛并混合不同色彩的色界,需要进行起毛整理(图3-24);而如果所起的绒毛不齐,或者不易有毛而有毛时,则需要进行剪毛整理;如果呢织物表面为凹凸不平的大斜纹,剪刀很难深入凹处进行剪毛,这时必须要用烧毛的方法。毛织物的整理设备早在清末时就由兰州织呢局引入,此后上海日晖厂、湖北毡呢厂等都曾从国外购置机器,但因为种种原因均未成功,设备也多被损坏,并未得到大范围的推广,厂家仍多以土法操作为主。洗呢在木制的缸中进行,缸上装有一对滚筒,用马达传动,称为“肠状洗呢机”(图3-25)。烧毛设备则用一狭长的铁皮箱制成,内装酒精,箱子表面有一嵌有长灯芯带的凹槽,槽两边有很多细小的出火口,当电动机转动卷呢轴时,呢料经过槽两边的出火口进行烧毛。然后用水汀管加热呢料进行烘干,最后用紫铜轧锟烫呢。直到20世纪30年代末,章华、协新等各厂才从德、英、日等国引进全套毛织物整理设备。[32]
图3-24 起毛机
图3-25 肠状洗呢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