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型毛纱的引进与应用:开创时尚潮流

新型毛纱的引进与应用:开创时尚潮流

更新时间:2025-01-09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图3-7兰州织呢局机房民国初年,山西、北京开始引进具有同质细毛优点的美利奴羊种羊,此后东北、四川、西北等地也相继引入,但推广到农村、牧区后,纯种羊难以适应生存,存活率较低。因此,各地开始将引入的美利奴、兰布里耶等细毛纯种羊与土种羊进行杂交,改良中国绵羊的产毛质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各厂改装了旧有的梳毛、针梳等设备,并增加法式精梳机,开始使用国毛原料来进行制条生产。

中国的绵羊饲养历史悠久,主要集中在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近代以来饲养的绵羊以蒙古羊、西藏羊和哈萨克羊三大品种为主。其中,蒙古羊的分布最广、数量最多,剪毛量一般在1公斤左右,毛含量一般为70%~80%,平均细度为25.5微米。蒙古羊包括多个亚型,其中寒羊毛是中国土种毛中最细的,品质最高可达60支,剪毛量也较高;而同羊毛在土种毛中是上品,主要由细毛组成,适宜于纺织。[12]西藏羊的分布和数量仅次于蒙古羊,平均剪毛量约1.26公斤,被毛不同质,纺织性能低。哈萨克羊的平均剪毛量约1.5公斤,但毛色不一致,被毛中含有大量的死毛。而且,近代毛纺业使用的国产羊毛普遍存在尘芥量偏高的现象,毛尘芥量最高达到49.4%,一般也都在30%左右,总体来说品质不高,不能适应毛纺织工业的需要,因此急需改良。兰州织呢局(图3-7)的失败,原因之一就在于当地羊毛质量太差,导致产品没有销路。

图3-7 兰州织呢局机房

民国初年,山西、北京开始引进具有同质细毛优点的美利奴羊种羊,此后东北、四川、西北等地也相继引入,但推广到农村、牧区后,纯种羊难以适应生存,存活率较低。因此,各地开始将引入的美利奴、兰布里耶等细毛纯种羊与土种羊进行杂交,改良中国绵羊的产毛质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兰布里耶羊与哈萨克羊杂交培育的“兰哈羊”,经过近十年的培育,民国三十二年(1943)时已至第五代,细毛含量达到100%,纤维细度十分均一,已完全是同质细毛,羊毛品质得到了显著提高。

由于绵羊改良工作的起步较晚,规模较小,各毛纺织厂也没有精纺锭设备,最初时,近代毛纺业的原料主要还是依靠洋行代办进口,订货常以包为单位,每包重量为200磅,可搭配各种色线,既能成批订货,也可零星出货。像当时上海章华毛纺织厂生产的“九一八”薄哔叽,最初使用法国毛纱,后来又以比法国毛纱便宜10%的日本AG毛纱来替代。20世纪30年代时,国内的精梳毛纺业开始兴起,精梳毛纺的工艺流程较为复杂,包括原毛加工、和毛加油、毛条制造与纺纱(包括前纺、精纺和后纺)等工序。原毛从绵羊身上剪下后通常需要先进行选毛和洗毛处理,所谓选毛即根据工厂生产的质量要求,对羊毛进行分支、分级,并扯松原毛,同时剔除其中的各种疵点毛及杂物,但当时选毛并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全凭选毛工的眼力和手感来鉴别。而洗毛则是利用肥皂和纯碱等作助剂,通过物理和化学作用将附着在羊毛表面的油脂及其杂质去除的工艺。经过烘毛后,手工喷洒用植物油自制的和毛油进行加油给湿,然后将毛喂入和毛机开松后再喂入梳毛机(图3-8),梳理成单纤维状态的毛网,并聚合成毛条。再通过精梳工艺清除毛条中的短纤维、毛粒和草屑等杂质,使纤维更加顺直平行以符合精纺的要求。30年代至40年代,国内毛纺织业由于缺乏专门的毛条制造设备,精纺厂主要依靠进口毛条纺纱生产。民国三十年(1941)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由于海运断绝,进口毛条的来源完全中断,精纺厂仅能靠有限库存原料苟延残喘。民国三十一年(1942),上海章华、协新、寅丰、元丰等实力雄厚的四家精纺厂联合创办了中国毛业公司,经营国产羊毛业务。由于此时绵羊改良工作已取得了一定成效,除优质土种毛外,也大量采用改良毛,并使用适当浓度的烧碱对羊毛进行软化,来增加其可纺性。同时,各厂改装了旧有的梳毛、针梳等设备,并增加法式精梳机,开始使用国毛原料来进行制条生产。如民国三十七年(1948)时,西安大秦毛纺厂为利用我国的羊绒资源,用和毛机、梳棉机加装吸粗毛装置来分梳羊绒,剔除绒毛中所含的粗毛、皮屑等杂质,获得净绒,并出口到美国波士顿进行制条。(www.xing528.com)

图3-8 梳毛机

制成的毛条需先经过前纺工序纺成粗纱,当时常用的设备以进口的英式和法式纺机为主。前者成纱缩率大、较膨松、毛茸较多,适于加工较粗长的羊毛。但由于劳动生产率低,在生产中逐渐被淘汰,仅有上海华丰厂等几家因为纺制的绒线手感较丰满,设备结构简单,成本低,还有所保留。后者成纱缩率小而光洁,适于纺制较细短的中高支毛纱。然后将粗纱牵伸加捻成细纱。20世纪三四十年代各毛纺厂使用的细纱机有环锭、翼锭及帽锭等多种,其中翼锭及帽锭机的速度低、卷装小、劳动强度高,环锭细纱机速度高,牵伸倍数可以达到1.05倍左右。

但总体上来说,由于原料和技术等方面的限制以及时局动荡,中国近代毛纺业只是初具规模而已,到抗战前夕,毛纺设备只有7万锭,其中民族资本占43%,约3万锭。如以行业分,粗纺业有3.84万锭,其中以日资为主的外资占1.85万锭;精纺业有2.32万锭,以英资为主的外资占1.56 万锭;绒线业有0.84万锭,其中英资占0.5万锭。[1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