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门外的博览会:近代博览会

国门外的博览会:近代博览会

时间:2023-06-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在西亚,“四千年前波斯王诩其国富,集国内珍品奇什,陈列首都,以供观览”,可见这些商业集市和展览会已有了近代博览会的某些功能。然而由于晚清海关由洋人把持,严重阻碍了中国人参与国际博览会,引起中国有识之士的强烈不满。

国门外的博览会:近代博览会

1.近代国际博览会

近代博览会是近代工商业发达之后的产物,其形式脱胎于古代商业集市或展览会。中国春秋时期的管子说:“分农工商各为一乡,使其示巧,相陈以智,有所观摩,而成其教。”而在西亚,“四千年前波斯王诩其国富,集国内珍品奇什,陈列首都,以供观览”,可见这些商业集市和展览会已有了近代博览会的某些功能。到了文艺复兴时期,随着私人进出口业务的不断增加及商业系统的逐渐完善,人们不必等到去集市时再选购商品,普通型的商业集市逐步失去了吸引力,集市开始趋向于大型化和专业化,新产品的陈列也逐渐受到重视。

在此基础上,为鼓励生产者改良商品、振兴本国工商业而设的近代意义上的博览会应运而生,其标志是1798年法国国王拿破仑在巴黎召开的工业博览会,“专赛新出之物,曰新物会。会中四千四百九十四人,先诏令国中有能制造新奇之物,胜于英国及他国者,受上赏”[14]。除了促销商品外,展览会继承了早期商业集市的欢庆气氛,引入了军队列操、彩球和烟火等手段,以增强宣传效果。随后法国将展览定期化,1819年后,基本做到了每五年举办一届博览会,每一届都比前一届的规模大,它们不仅是商业贸易会,而且也成功对外展示了法国希望增强经济、民族、军事和文化力量的意图。[15]法国的成功带动了欧洲其他国家,为展示本国的经济技术和艺术成就,奥地利、德国、英国、西班牙、比利时、葡萄牙等各国纷纷举办了规模不一、次数不等的各种博览会,博览会渐渐成为社会生活中的一大盛事。

但这些博览会大多是封闭的、不开放的,展品限于一国之内,所谓品评良拙、宣传技艺,也都是限于本国之内,并一度被视为国家机密,严禁外人观摩,这种情况直到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万国工业品大博览会”时才有所改变。当时英国刚进入自由贸易时期,生产商有意向欧洲大陆介绍自己,开拓新市场,而将英国的产品与欧洲大陆及其他地区的产品进行比较,也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同时,处于工业革命全盛时期的英国对其领先地位充满信心,以往的保护主义思想不再是主流,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国际交通的更加便利,也为世界性博览会的举办提供了有利条件。经过周密的筹备,1851年5月1日,万国工业品大博览会在伦敦海德公园的水晶宫正式开幕(图2-7),博览会邀请了欧洲各国及美国、加拿大、中国、印度等国参加,参展厂商达1.5 万家,展品近1.4 万件,不仅有农业收割机等机械设备,还有假牙、假腿和柯尔特式自动手枪等,吸引了640 多万名观众。[16]此次博览会的展品超出了一国范围,形成“万国博览会”的格局,在博览会史上具有开创意义,成为世博会开端的标志。

图2-7 1851年在伦敦水晶宫举办的博览会

在此后的近一个世纪里,世博会成为国际博览事业的主要发展形式,世界各国竞相举办博览会,尤以英法美德等国为盛,几乎“无国无会,无年无会”,特别是美国,共举办了20多届世博会,成为举办世博会最多的国家。这种情形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才日渐消委。可以说,这一时期是博览会的世纪,博览会事业从欧美发达国家传播到南美洲、大洋洲、亚洲、非洲等地区,成为全人类“经济、科技、文化领域的奥林匹克盛会”[17]

2.走出国门的中国染织产品

鸦片战争后,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不断加强,并逐渐被卷进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同时也被卷进了世界博览会体系,通过参加国际博览会,中国人开始走出国门,认识并走向世界。(www.xing528.com)

早在1851年首届伦敦万国工业品大博览会筹办期间,当时驻华的英国外交部门和商人即向两广总督提出了“在博览会上进行合作的建议”,但因为清政府认为这种世博会仅仅是“奇技淫巧”,是一场“赛奇会”“炫奇会”,而加以拒绝。英国人并未就此放弃努力,由英国驻广州领事馆发起,一些在华的英国政商界人士分别在香港和广州两地召开多次会议,讨论促使中国商品到伦敦世博会展出的事宜。通过努力,英方组织了包括丝绸、棉花、药材、茶叶植物蜡、煤炭、雨伞、折扇、刺绣、漆器、翡翠、瓷器鼻烟壶等手工业品、农业产品、工艺品赴伦敦参展,其中丝绸、茶叶、植物蜡等还获得奖项。[18]影响最大的是来自上海的英商宝顺洋行买办徐荣村以自己的12包荣记湖丝参展。评委会经过与其他参展洋丝的反复比较,认为荣记湖丝“充分显示了来自桑蚕原产国的丝绸的优异品质”,因此授予其金银大奖,并由维多利亚女王亲自颁发奖牌。荣记湖丝从此获得特殊待遇,可以免检进入英国市场,而奖状上的图案也被描摹下来,成为荣记产品的新商标(图2-8),开创了一个驰名海内外的世界名牌。

1870年,奥匈帝国外交部为筹办1873年维也纳万国博览会,指示其驻华公使向清政府发出邀请参会的照会,但清廷总理衙门以“中国向来不尚新奇,无物以助往”谢绝,经公使一再邀请,总理衙门同意委托海关税务司赫德负责筹办参展事宜。当时收集的展品分为两类,一类是海关经营的进出口货物,另一类是包括中国商人等社会各界有意参展者提供的物品。收到民间展品最多的是广州海关,有兵服、军旗灯笼、各类丝织品、各式油漆烟盒、茶盒、花瓶等,上海、天津宁波杭州等十余个城市都组织了展品参展,展品大都是中药、丝绸、茶叶等传统产品,也有纺车、沙船等第一次参展的物品。红顶商人胡雪岩“窥察亦备各色绸缎古玩送往,约值数万金焉”,运往维也纳万国博览会参展的各类展品达到三四百箱之多,引起西方人极大的兴趣,“争观恐后,认为见所未见也”,而“西人之所称道者,苏杭等处之绸缎居最”。[19]同时,赫德任命闽海关美籍税务司杜德维、东海关德籍税务司德璀琳和英籍海关职员汉南等为维也纳万国博览会中国代表团成员,这是中国政府正式参加世博会的开端。

维也纳万国博览会后,海关代表中国出洋赴会的格局初步形成,即由总税务司总体规划指挥,各关税务司积极配合,以海关参展为主,以社会各界参展为辅,[20]如参加1900年在法国巴黎举办的世博会(图2-9)。然而由于晚清海关由洋人把持,严重阻碍了中国人参与国际博览会,引起中国有识之士的强烈不满。同时,清末新政实施后,发展民族工商业被放在一个突出的位置,人们认识到只有参加国际博览会才能“扩见识,励才能,振工商,兴利赖”,因此清廷对于参加国际博览会的态度由碍于颜面、勉强参加逐步转为高度重视、积极筹办。在此情形下,光绪三十年(1904)清政府任命贝子溥伦为正监督,候选道黄开甲和柯尔乐为副监督,第一次以官方形式率商人正式参加了美国圣路易斯百周年纪念博览会(图2-10)。鉴于历届赛会华商不能踊跃参与的状况,清政府饬令各省督抚,谕劝所属巨商亲携货物赴会。据统计,各省备办的商品其免税额高达关平银12964两,在这之中不乏平金衣料、缎机、缎靴、平金椅靠、官帽、朝帽、金罗缎、绒、绸、库缎、摹本缎、手帕、贡缎、绣货、缎联、绣屏等染织产品。[21]通过这次博览会,许多展品提高了国际知名度,如获得头等金牌的北京工艺局地毯,引得英法商人纷纷前来订购,价格迅速上涨。得此消息,国内天津、上海等地厂商纷纷仿造,从而大大促进了生产和贸易的发展。

图2-8 荣记湖丝的翼飞美人图商标

图2-9 1900年巴黎世博会中国馆

自此之后,清政府收回了海关的博览会事务承办权,改由商部主持,并颁布了《商部新订出洋赛会通行章程》二十条,对商人的申报程序、展品品类和标准、装箱和运输等做了相关规定,使得参与博览会朝着制度化的方向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人们振兴工商实业的热情。

图2-10 1904年参加美国圣路易斯百周年纪念博览会的中国代表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