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印染业的发展和传统工艺——侗族彩印花布

印染业的发展和传统工艺——侗族彩印花布

时间:2023-06-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到民国以后,合成染料就已经在印染业中占据主要地位了。印花织物以棉布为主,制作均在旧式染坊中进行,工艺主要分为两种。一种为灰浆印花,即今天所称的蓝印花布,属于防染印花。除蓝印花布和彩印外,还有扎染、夹缬与蜡染,均为防染印花。山东嘉祥和临沂、河北高阳等地既是棉布产地,也是彩印花布之乡。这项工艺保存至今,成为侗族独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印染业的发展和传统工艺——侗族彩印花布

我国近代染色与印花业,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还充分保留着手工业特色,只是逐步采用了一些进口的合成染料和漂染助剂,再加上一些简易的设备,就是改良染坊与印花作坊了。其中的主要工艺如下。

1.练漂与染色

图1-10 传统练绸工艺

(周德华:《吴江丝绸》)

图1-11 传统漂绸工艺

(周德华:《吴江丝绸》)

旧法练漂十分简陋。对丝绸精练来说,练液的主要原料是各种草木灰,也有在草木灰汤中加入猪胰、瓜蒌作为练液进行脱胶的(图1-10),使其由“生”至“熟”。正如《天工开物》中“乃服”载:“凡帛织就犹是生丝,煮练方熟。练用稻稿灰入水煮。以猪胰脂陈宿一晚,入汤浣之,宝色烨然”[30],之后再至河中漂清(图1-11)。棉织物多用小麦粉洗面筋后的残液或小麦麸皮直接溶于水后经自然发酵的“黄浆水”作为练液进行捣练。麻织物精练则采用草木灰与石灰配合使用的方法,漂白主要采用露漂法,即半浸半晒漂白工艺,也有用燃烧硫黄的方式来熏白麻织物的。如传统的夏布练漂工艺,据光绪七年(1881)关于四川夏布的调查记载:“大部分夏布是在作坊漂白过的,但也有些农家自己漂白,不过规模较小。漂白工作需要二十天至两个月,以天气为转移,因为大部分工作必须在溪流旁边露天之下进行,而且要一漂再漂,晒了又晒。”[31]

旧式染坊的设备主要包括染缸(染灶)、染棒与拧绞砧,俗称“一只缸两根棒”。常温染色多在染缸中进行,而需较高温度的染色则在染灶上用染锅进行。在染色过程中,用染棒搅动所染织物,使其染色均匀,而拧绞砧则用来绞干染物上多余的液体。各地的染色工艺大致相同,但所擅长的颜色各有不同,据《蚕桑萃编》记载:“各省染工,各有所长,虽曰人工之巧,亦缘水气之佳。天青、元青,江宁为上。天蓝、宝蓝、二蓝、葱蓝,苏州为上。朱红、酱紫,镇江为上。湖色、淡青、玉色、雪青、大绿,浙之杭州为上。浅红、大红、谷黄、鹅黄、古铜,川之锦江为上。是皆水色之美者。”[32]

近代织物染色,早期皆为植物染料,主要有红色类的茜草、红花、苏木,黄色类的郁金、荩草、栀子、姜金和槐米,青色类的用蓝草制成的靛蓝,黑色类的皂斗和乌桕等,它们经由媒染、拼色和套染等技术,可变化出足够多的色彩。明末《天工开物》列出了各种色彩及染色工艺(表1-1),至晚清《蚕桑萃编》依然援引此例,可见其仍在沿用。

表1-1 《天工开物》所载诸色质料[33]

在所有植物染料中,用得最广的应该是靛青。靛青来源于板蓝、蓼蓝、苋蓝等多种染草,一般用发酵法来配制靛青染液,以地黄根为发酵剂,用石灰作碱剂,发酵溶解靛青染液,但此法作用缓慢,需数日才能完成(图1-12为传统染坊的晾架)。20世纪初,我国开始大量进口合成靛蓝染料,用保险粉作还原剂,配制方法简便,需时短,含杂质少,色彩鲜艳,受到染坊业者的喜爱。千百年来使用的天然靛青染料很快被淘汰,一些染坊改用靛蓝等合成染料,用简单的卷染和烘燥设备进行生产。到民国以后,合成染料就已经在印染业中占据主要地位了。

图1-12 传统染坊的晾架

(鲁道夫·P.霍梅尔:《手艺中国:中国手工业调查图录(1921—1930)》)(www.xing528.com)

2.传统印花

我国织物印花工艺起源很早,在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就出土了印花丝织物,采用凸纹板印花工艺手工制成。但相比复杂精美的提花工艺,我国的印花工艺相对简单,机械化程度不高。印花织物以棉布为主,制作均在旧式染坊中进行,工艺主要分为两种。一种为灰浆印花,即今天所称的蓝印花布,属于防染印花。先刻好花版,再调好由石灰及豆粉混合而成的浆料,用手工刮浆的形式将浆料漏印在棉布上,再用靛青染料染色,印有浆料的部分不上染。染色后,再刮去灰浆,即得蓝地白花的花纹(图1-13)。另一种为彩印,是直接印花。印花的方式有凸纹板印花、镂空版印花等,花版均事先刻好,前者再将调制好的色浆用花版直接印制到织物上,类似于盖印章,后者将色浆注入镂空版,使其流布到织物上。彩印花布有单色和套色之分,套色较为复杂,一版一色,套版印制而成。

除蓝印花布和彩印外,还有扎染、夹缬与蜡染,均为防染印花。其中扎染先用线绳以一定形式扎结布帛,染后拆开,获得色地白花的效果;夹缬是将布帛对折,再用刻好的花版紧紧夹住,花版本身防染,染后撤掉花版,获得色地白花的对称纹样(图1-14);蜡染是用蜡液防染,用印或手绘的方式将蜡液覆盖到织物花纹部位,染后刮去,显示色地白花。

在机器印花普及以前,我国广大农村所使用的花布大部分为自产自销的蓝印花布,其中特别以浙江桐乡、江西宜春、湖南常德、湖北天门等地产的最为出色。山东嘉祥和临沂、河北高阳等地既是棉布产地,也是彩印花布之乡。扎染和蜡染工艺则多分布在云南、贵州、四川等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夹缬原本在江南地区盛行,不仅有单色夹缬,更有彩色夹缬,既可用于棉布,亦可用于丝绸。但近代以来,基本上只有棉布蓝夹缬工艺在瑞安苍南等浙江温州南部山区得以保存下来,余皆不存。

图1-13 传统蓝印花布与刮花刀

(鲁道夫·P.霍梅尔:《手艺中国:中国手工业调查图录(1921—1930)》)

图1-14 蓝夹缬花版与夹缬花布

3.传统整理

绸缎和布帛下机后,需做适当整理方可服用。旧式作坊中使用较久的是砑光整理,即利用石元宝踹布,压扁经纬线,使得布身紧密而有光泽(图1-15)。也可用熨斗对丝绸织物进行熨烫整理,使绸面平挺。对一些特别用途的织物,如防雨布,则利用桐油进行涂层整理,以达到防水的目的。贵州侗族的亮布,是将自织布匹用以草灰、蓝靛、薯莨等原料特制的染料,经染、洗、晒后,涂上牛皮胶反复蒸、捶,使其透亮,晾干后均匀涂抹鸡蛋清而成。这项工艺保存至今,成为侗族独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值得一提还有丝绸薯莨整理,产品俗称“拷绸”或“香云纱”,是广东地区独特的一种整理工艺。拷绸或香云纱工艺起源于何时无法确定,但约从19世纪40年代中期起,在广州附近的佛山、顺德和南海等地,就开始逐渐流行并出现专业的晒莨场所,并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达到历史的顶峰。这种产品是用黄土丝织成的平纹绸坯,或用扭眼通花(即绞纱组织产生的小花)的白坯纱,用从薯莨根茎捣出的汁液染色,再用当地河泥涂布、晒制而成(图1-16),其技艺一直流传到今天,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图1-15 传统踹布工艺

图 1-16 传统香云纱生产工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