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毡毯:中国传统制品的代表

毡毯:中国传统制品的代表

时间:2023-06-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土产的毛织品,主要有绒褐、毡毯、呢帽、地毯之类,且主要为华北与西北民族地区所制。我国毡毯生产,以内蒙古等地区为盛。在南方,以丝绸之府闻名的浙江湖州还是湖羊产地,也有毡毯的生产。清代晚期,外商洋行从北京购置了地毯,运至彼邦后受到特别喜爱;因其图案具有异国情调,又为天然染料染色,历久不变,外商于是纷纷向北京、天津等地订购,促进了京津两地地毯业的进一步发展。

毡毯:中国传统制品的代表

我国因历史传统与地理环境,毛织品生产不发达,近代市场上流通的呢绒大部分是舶来品,少量为国内新式毛纺厂的制品。本土产的毛织品,主要有绒褐、毡毯、呢帽、地毯之类,且主要为华北与西北民族地区所制。

1.褐

褐,即手工织造的毛织物。早在史前时代,我国新疆罗布卓尔地区就已将羊毛用于纺织了,汉唐时期生产的毛织物有平纹、斜纹和通经断纬方法织造的缂毛等数种。明清时期,我国西北地区均有称为绒褐的毛织物。《天工开物》称:“凡织绒褐机大于布机,用综八扇,穿经度缕,下拖四踏轮,踏起经隔二抛纬,故织出纹成斜现。其梭长一尺二寸。机织、羊种皆彼时归夷传来,故至今织工皆其族类,中国无与也。”[24]一般来说,粗者为褐,细者为绒,至近代其制作技术与明代无异,仅西北地区有少量手工制作的土呢,称为“褐子”。

2.毡

我国旧式制毡法,先将羊毛拣净,喷水,拌以细泥,铺平于竹帘上,卷而蹉之,蹉而铺开,加羊毛再蹉,如此反复数次,得适当厚度,再用热水泡而蹉之。这样,羊毛经反复蹂蹉,便纠缩成毡。蹂蹉愈久,织物越紧密,质量也越好。最后制成的毡毯,有一定规格尺寸,可供人坐卧使用。

我国毡毯生产,以内蒙古等地区为盛。蒙古族人居住的蒙古包及铺床、铺地材料,皆为毡,毡是生活的必需品。制作其的原料以本色羊毛为主,或掺杂黑羊毛,几乎不用染色羊毛。其中最上等的是羊绒制成的绒毡,质地最为柔软——今天羊绒也有“软黄金”之称。民国时期,华北察哈尔省[25]是制毡业的重点地区,宣化府有大大小小的作坊,用于制作毡毯、蒙古包、帽子和袜子等,其质地按用途有所不同,但均较粗犷。[26]另外,甘肃、宁夏、山东、四川凉山彝族地区都有毡毯的制作,其法大同小异。

在南方,以丝绸之府闻名的浙江湖州还是湖羊产地,也有毡毯的生产。毡毯若用纯羊毛所制,称为“清货”;若掺用棉花,称为“花货”,档次要低一些。产品一般用于铺垫,据说浙江绍兴男子所戴之传统毡帽,染为黑色,其材料亦来自湖州。在传统中国,毡类织物是制作褥垫、鞋、帽、袜子的材料。(www.xing528.com)

3.毯

地毯为铺地的毛毯,历史悠久,主要产地在新疆、宁夏、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所用羊毛为粗毛,即所谓地毯毛。地毯制造工艺以手工栽绒为主(图1-8)。其制法为以较粗的棉纱线为经线绷于木架上,在上面预先描好花纹,再用染色羊毛纱按花纹次序手工结成长绒头,每结一排,用棉纱通梭织入以扣紧之,织完全幅后,经修剪即成。绒头的结法,有单结和双结之分,我国以单结为多,绒头长为半英寸[27]左右。栽绒地毯的大小,可以根据需要而定。绒头的密度则以道计算,常用的地毯为90道,即每平方英尺有绒头纵横向各90排。新疆、宁夏、西藏等地一直有向宫廷进奉地毯的传统,其艺术风格各异,北京故宫博物院尚保存有很多这类地毯(图1-9)。山西归化(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也生产栽绒地毯,据记载创始于清咸同年间。当时发生动乱,宁夏人逃往归化避难,把栽绒地毯带到山西。

图1-8 近代绒毯作坊

图1-9 近代新疆地毯

华北地毯制造业最发达的是北京、天津等地,据说是由西藏喇嘛传入的。文献记载:“清咸同年间,有喇嘛僧携徒弟二人,从西藏而甘肃,而绥远,而来北平,设地毯织制传习所于报国寺,遂招集贫寒子弟,教授织制技术,是为北平有织制地毯之始。”[28]因为两个徒弟的教法有所不同,后来发展起来的北京地毯业中,竟有东门、西门之分,其中西门学徒制毯较精,此后精良的北京地毯就以“西门”为号。天津邻近北京,其地毯技术是经北京从西北传入的。清代晚期,外商洋行从北京购置了地毯,运至彼邦后受到特别喜爱;因其图案具有异国情调,又为天然染料染色,历久不变,外商于是纷纷向北京、天津等地订购,促进了京津两地地毯业的进一步发展。1903年,在美国圣路易斯国际博览会上,北京地毯获得一等奖,“于是地毯价值,更为增长,而英、法诸国亦群来定购,天津、上海等处,闻风兴起,仿行制造,获利渐多”[29]。我国地毯不仅用于本土,且多销往欧美国家,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因土耳其、伊朗等地毯产地供给中断,我国地毯出口曾一度繁荣。但战争结束后,不仅中东地毯恢复了供应,而且美国等地也提高了进口关税,导致地毯出口复又下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