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土布业的竞争与生存:传统手工艺的挑战和生命力

土布业的竞争与生存:传统手工艺的挑战和生命力

更新时间:2025-01-09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土布即手织棉布。五口通商以后,洋纱洋布侵入中国市场,与土布形成竞争局面。此后洋布输入,更直接导致土布业的危机。我国土布业面广量大,家家户户织布,土布成本低廉且结实耐用,加上自产自销,因此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尚可维持一线生机。织成的布匹,一般售于布商,汇集于土布行,再转售各地。另外,广东、广西地区也有较多的土布生产。

土布即手织棉布。我国棉花种植自宋元时期开始大规模普及,至明清时期,棉布成为日常用途最广的织物,贫富老少皆宜,可谓“衣被天下”。关于棉布的生产技术,在明末宋应星《天工开物》中有详细记载:“棉花……种遍天下。凡棉春种秋花,花先绽者逐日摘取,取不一时。其花粘子于腹,登赶车而分之,去子取花,悬弓弹化。弹后以木板搓成长条以登纺车,引绪纠成纱缕。然后绕籰、牵经就织。凡纺工能者一手握三管纺于锭上。”[9](图1-3)这些手工技术与机具一直沿用到近代。

图1-2 《点石斋画报》中的《璇宫课织》

图1-3 《天工开物》之赶棉、纺缕

鸦片战争以前,我国普通百姓的日常衣着以棉布为主,大部分为农家自纺自织,称为“土布”,朴实耐用,用途极广。各地所种棉花,农民们“纺之为纱,织之为布者,家户习为恒业。商贾贩花列肆,小民以纺织所成,或纱或布,侵晨入市,易棉花以归。仍治而纺织之,明旦复持以易花纺者,日可得纱四五两,织者日成布一匹。熬脂夜作,衣食赖此”[10](图1-4)。五口通商以后,洋纱洋布侵入中国市场,与土布形成竞争局面。首先是洋纱输入,原来棉纱原料为农家自己所纺,此时开始渐渐改为直接采购国外机器所纺之洋纱自织,“纱细而匀,乡人购以织布,不复有人纺纱矣”[11]。此后洋布输入,更直接导致土布业的危机。我国土布业面广量大,家家户户织布,土布成本低廉且结实耐用,加上自产自销,因此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尚可维持一线生机。但19世纪中期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所到之处攻城略地,造成人口锐减,加上各种成本上涨,导致自纺自织的土布,已无力与市场上价廉物美的洋布抗衡了。19世纪70年代之后,农民们织布需要的棉纱原料基本上改为向纱店直接采购机制纱,只有在偏远地区才有自己纺纱而织者。织成的布匹,一般售于布商,汇集于土布行,再转售各地。

图1-4 传统土布织机

(鲁道夫·P.霍梅尔:《手艺中国:中国手工业调查图录(1921—1930)》)

除江南地区外,我国近代土布的产地还有:(www.xing528.com)

新疆:主要为喀什、莎车、库车、吐鲁番、和田等地,采用手工纺纱,产品除新疆本地消费外,还输出俄罗斯。

中原:如陕西、河南、山西、山东等地的棉花种植区,部分采用本地手工纱,部分采用进口及国产机制纱,主要销往本地区与西北地区。

东北:主要为辽宁的海龙与铁岭、吉林的长春,采用国产(含本地区)与进口机制纱,主要销售市场亦在东北。

两湖:湖北主要为黄冈、天门、孝感、黄州、保安等地,湖南主要为平江、长沙、湘阴、浏阳等地,采用手工纱、国产及进口机制纱,除本地区外,还销往江西以及西南地区。

另外,广东、广西地区也有较多的土布生产。事实上正如宋应星所说,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有棉布生产,织机家家必备。但近代在洋纱洋布的冲击下,情形已大不如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