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近代染织设计方面,前人已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近代纺织史与近代设计史两个领域。在近代纺织史领域,大部分成果论述的是生产力与生产方式的转变,在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扩张的前提下,中国纺织业如何从作坊式的分散作业向工厂的集中作业转变,以及原料、设备、产品、管理等方面的进步和变迁,也包括了一些著名的企业家生平及其企业的发展史,但较少涉及染织设计。如《中国近代纺织史》中的“纺织品设计”部分,只用了两千多字的篇幅提到传统纹样的名称,而《近代江南丝织工业史》《浙江丝绸史》以技术的演进为主线,也没有涉及染织设计。近年来的一些硕博论文对近代服装及织物纹样做了探索,但基本上以染织纹样的分类和演变为主,没有从设计维度做进一步展开。在近代设计史领域,研究者更多关注的是平面设计和建筑设计,染织设计往往不是阐述的重点,这可能与研究者的专业背景有关。特别当涉及近代人物时,研究者关注的不是企业家、工程师就是艺术家、教育家,至今未见到对近代染织设计师做的专题讨论。事实上大部分近代染织设计师甚至在厂方的档案资料中也未留下名字,随着前辈们的纷纷过世,其姓名大多已湮没无闻了。因此,我们希望将近代染织设计本身作为探讨的重点,从社会环境、生产方式、技术工艺、社会风尚、理论方法、经营管理等不同侧面来讨论其与染织设计的关系,并尝试寻找产品背后的人,即设计师们。本书主要阐述的就是从鸦片战争以来,特别是洋务运动以来,中国染织业在向工业化转型的过程中,染织设计在其中起到的作用以及具体表现。具体来说,本书包括以下八个章节的内容。
在第一章中,我们探讨了中国传统的染织业及其在近代遇到的困境。鸦片战争之后的三十多年里,传统依然有着强大的惯性,分散的手工染织生产仍然占据主要地位,清代宫廷织造基本延续到清末。在民间,传统染织生产工艺延续了明代以来的传统,产品满足了人们的基本需要。但这种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在近代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先是机制洋纱甚至人造丝的大量进口,接着是洋布、洋绸和呢绒等舶来品的倾销,再是外国资本直接在我国开设工厂,这些都给传统染织业带来严重冲击。由于技术落后,生产效率低,产品面貌陈旧,国内市场受舶来品侵夺,外销市场也不断萎缩,加上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和移风改俗导致的用途缩减等,我国传统染织业逐渐陷入困境。在此情况下,只有改良,方有一线生机。
在第二章中,我们讨论了现代染织业的诞生与发展。19世纪60年代起,清政府尝试向西方学习,以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李鸿章等大臣为代表推进洋务运动,从而诞生了我国第一批官办纺织企业,如上海机器织布局、兰州织呢局和湖北四局等。甲午战争的失败使洋务运动受挫,接下来的清末新政是朝廷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为挽救王朝所做的最后努力。在官办企业的带动下,民间分散型的家庭作业开始向集中型的纺织生产过渡,特别是在江浙沪地区的大中城市中,新式纺织厂纷纷出现,进而形成了一个近代纺织企业群,逐渐取代传统手工作坊和家庭纺织的地位,企业成为纺织业生产经营的主导力量。
在第三章中,我们着重讨论了技术变革对染织设计的影响。洋务运动以来,随着近代纺织工业的逐渐建立,原有的纺织原料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无法满足生产的需要,这种矛盾推动了农业技术的改良。棉进一步取代麻成为占统治地位的纺织原料;桑蚕丝改良,厂丝逐渐取代土丝,同时人造丝的诞生也取代了一部分蚕丝。从技术装备来看,国内染织业经历了从引进、消化吸收到仿制生产的过程,特别是纹制系统和贾卡提花龙头取代传统的束综提花机,电力织机取代手动织机,使得织造的工艺技术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原料变化和技术革命,促使传统纺织品更新换代,大量新产品问世,染织设计也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在第四章中,我们讨论了社会变迁和服饰改易对染织设计的影响。清代染织纹样基本上为寓意纹样,几乎达到了“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地步。民国《服制》的颁布和都市崇洋风的兴起加快了服饰西化的速度,特别是女装摒弃了繁琐的镶边和华丽的刺绣,上袄下裙的文明新装和中西结合的旗袍的流行,对染织纹样的变革提出了要求。民国时期的染织纹样,尽管保留了一部分传统纹样,但总体来说,题材趋向多元,纹样布局改变,表现手法新颖,且印花纹样变得与提花、刺绣同等重要。对外国织物的模仿、纹制工艺的引进、外国专家和留学生在业界的工作,以及企业大量订购外国样本是产生这种影响的主要渠道。影响主要来自欧美和日本,其中前者又以法国为主,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流行于欧美的新艺术风格、装饰艺术风格和日本风格对染织纹样的影响。
在第五章中,我们讨论了近代设计教育和染织设计的关系。清末新政废除了科举制度,引入了近代教育体制,并大办工艺学堂,期待以工艺的进步应对洋货的冲击。染织业是中国传统支柱产业,染织工艺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一些新设的工业学堂开设了染织科,学生毕业后普遍进入企业承担技术和设计工作。之后官办或民办的美术学校兴起,设置图案科或实用美术科,培养为工商界服务的设计人才。同时传统的师徒传承制在现代工厂中演变为练习生制度,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很多民国时期的设计师就是学徒出身的。本章分别以浙江省立甲种工业学校、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四川省立艺术专科学校、美亚织绸厂为例,讨论了工业学校、美术学校和企业练习生培养制度,三者的合力造就了我国第一代面向工业化生产的染织设计师,为新型的染织设计提供了保证。(www.xing528.com)
在第六章中,我们主要讨论了染织设计方法的改变。从晚清到民国,中国染织物的面貌之所以发生了如此显著的变化,除了外在因素的影响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即染织设计方法的变化。传统染织设计是基于手工机械的,其设计方法是对前代的传承;而现代染织设计是基于工业化的批量生产,其设计方法是从国外传入的。前者是经验的积累,属于艺人和工匠们的口授传统,后者是方法论,有一整套理论体系做支撑。本章分别以云锦的设计和民国时期的图案教科书——陈之佛先生的《图案法ABC》为例,阐述了传统的出花样、挑花结本与写生变化、纹制工艺的不同,同时以黄希阁、瞿炳晋合编的教科书《织物组合与分解》为例,阐述了现代织物结构与设计方法的作用。
在第七章中,我们讨论了近代形成的染织设计师群体。设计师是染织产品设计的主体,他们拥有染织方面的专业知识,具备染织设计的技能,能成功地完成设计任务,且以此成果获得相应的报酬。传统的染织行业也有专门的纹样设计者,被称为画匠、画师或画画人,是染织生产过程的附属人员。现代染织设计师的出现是工业时代的产物,他们逐渐取得了工商美术家的地位。民国时期的染织设计师一部分具有学校教育的背景,甚至是留学归来的,一部分是工厂练习生出身,或称学徒;既有在企业服务的驻厂设计师,也有在业余时间提供服务的兼职设计师。这些人聚集在染织业发达的沿海城市,既熟悉生产工艺,又具备设计能力和审美修养,对近代染织业的发展功不可没。
在第八章中,我们讨论了染织企业的经营与设计管理。当分散的家庭与作坊生产向集中化的工厂转变时,这些工厂发现自己处在一个新的市场环境中,面对的消费者是国内外大众。染织企业要生存发展,必须以产品为核心,不断开发受市场欢迎的新产品。在设计管理的模式上,传统企业往往受制于商业资本,不直接面向市场,而现代企业则不然,他们往往自营销售,与市场联系紧密,产品更新换代更快。一些先进的染织企业引进了西方管理方法,有明确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方针,强化产品开发在企业中的核心地位,制定营销策略,建立相对完善的设计管理制度,协调设计过程中的诸多关系,为设计师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等。尽管设计管理是20世纪后期才提出的概念,但从民国染织企业的一些做法中,我们可以看到先行者在这一领域的开拓性成果。
综上所述,现代染织设计不仅是纹样与审美,更是从原料、工艺、结构、风格到色彩、纹样、用途与市场的整体设计,涉及经济环境、社会变革、技术装备、审美观念、人才培养、理论方法和管理制度等。因此本书不是近代染织纹样史,也非产品变迁史,而是以产业为视角,从几个方面来观察、研究染织设计,从而充实中国近代设计史的内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