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两个世纪的贸易交流:欧洲商船与中国丝绸产业发展的演变

两个世纪的贸易交流:欧洲商船与中国丝绸产业发展的演变

时间:2023-06-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明代中期以后,欧洲商船绕过好望角,远涉重洋到达广州,建立了与中国的直接贸易,促进了东南沿海地区丝绸生产的发展。清代中期实行广州一口通商后,大量丝绸、棉布等织物通过广州港装船出海,运往欧洲、美洲和东南亚各国。然而,18世纪中期发生在英国的工业革命逐渐使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工业革命以蒸汽机的发明为标志,首先在纺织业上获得了重大突破。这一系列的革新为纺织业的机械化创造了条件。

两个世纪的贸易交流:欧洲商船与中国丝绸产业发展的演变

世界上大多数文明古国一样,我国的染织业历史悠久。最早利用的纤维是麻与葛,属于植物纤维;其次是蚕丝,属于蛋白质纤维。棉纤维很晚才进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而羊毛纤维的利用虽然甚早,但一直局限在西北地区,没有获得充分的发展。我国现存最早的纺织品,是出土于江苏吴县草鞋山遗址的一块葛类织物残片,距今6000多年。考古发现还证明我国是丝绸业的发源地,在河南荥阳青台村遗址和浙江湖州钱山漾遗址中,均发现了丝织物残片,分别距今5500年、4200年,且为人工驯化的家蚕的丝所织。此后我国染织技术不断发展,商周时期已具备了简单的提花和染色、刺绣技术,出现了绢、纨、缟、绫、罗、绮、锦、绣等织物品种。到了秦汉时期,丝绸织造形成了完备的技术体系,丝绸印花也已出现,纹样粲然可观。唐代束综提花机问世,提花信息被储存到花本中,从而实现了纹样在经纬两个方向的循环,表现更为自由生动。宋末元初,棉纺织技术在大江南北普及,棉布从此成为大众衣料,衣被天下。明清两代,各类纺织品的生产已趋向专业化,品种丰富,图案绚丽,其织造、印染及后整理工艺达到了手工技术的极致。除发达的民间染织业外,历代王朝都在全国重点产区设有官营织造机构,为宫廷织造奢侈的高档织物。

公元前2世纪,汉武帝河西走廊纳入帝国版图后,一条从长安(今西安)到罗马丝绸之路建立起来。以丝绸为主体的贸易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特别是对中国丝绸技术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唐代丝路贸易继续繁荣,异域的文化和艺术也体现在中国丝绸上。宋元时期,随着中外文化的交流和经济重心的南移,海上丝绸之路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通道。明代中期以后,欧洲商船绕过好望角,远涉重洋到达广州,建立了与中国的直接贸易,促进了东南沿海地区丝绸生产的发展。清代中期实行广州一口通商后,大量丝绸、棉布等织物通过广州港装船出海,运往欧洲、美洲和东南亚各国。在手工染织时代,中国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丝绸产品更是各国争相竞购的奢侈品,在世界文明史上扮演了十分精彩的角色。

然而,18世纪中期发生在英国工业革命逐渐使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工业革命以蒸汽机的发明为标志,首先在纺织业上获得了重大突破。1738年飞梭装置的发明,大大加快了织布的速度,而这又促进了纺纱技术的发展。在对手摇和脚踏纺车进行多次改革的基础上,1779年走锭细纱机问世。1785年,水力驱动的织机也试验成功。这一系列的革新为纺织业的机械创造了条件。随着蒸汽机应用于纺织品生产,大规模集中性的纺织工厂就诞生了,从而实现了人类纺织史上的重大进步。到18世纪末,英国生产的毛、棉织物就垄断了当时的世界市场。19世纪中期,由纺织业带动的英国制造业的产值占世界工业总产值的40%左右,其中1860年纺织品出口占英国总出口额的将近六成,大大超过其他工业产品,纺织业对英国经济的贡献可见一斑。在英国的带动下,欧美各国群起仿效,纺织业纷纷转型,即从作坊向工厂、从手工向机械生产方向发展。在丝绸行业,复杂的提花织物如何实现机械化生产一直是难点所在。19世纪初,法国里昂的丝织作坊主贾卡(J. M. Jacquard)发明了打孔纹板和机械提花龙头,实现了提花过程的机器化,从而提高了提花织物的生产效率,也为像景织物的出现创造了条件。1856年,英国人在制取奎宁的试验中意外地发现一种紫色染料——苯胺紫,随即投入生产,这标志着合成染料工业的开端。德国人在这场革命中也不曾落后,1868年,德国化学家格雷贝(C. Graebe)和利伯曼 (C. Liebermann)合成茜素,1880年化学家拜尔(A. von Baeyer)注册了合成靛蓝的专利,1901年博恩(R. Bohn)合成了蓝色染料——阴丹士林(indanthrene),这三个合成染料史上里程碑式的发明,使德国的染料工业及纺织品染色走在了世界前列。19世纪60年代,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全面向西方工业国家学习,以传统染织中心——京都为基地,积极从欧洲引进技术、设备和人才。经过短短二十几年的努力,日本的纺织工业取得了迅猛发展,特别是传统的丝绸业经过西方文明洗礼,从技术到产品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工业革命使世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此时,纺织品大国同样也是世界强国,资本在全球寻找市场和原料产地,古老的中国进入了西方的视野。中国有着全世界最多的人口及价格低廉的劳动力,是巨大的原料生产基地和纺织品市场,然而却仍在延续千百年来的手工染织方式,即手工纺纱、手工织布、束综提花机提花、植物染料染色,工艺复杂。尽管有些织物如妆花、缂丝等质量很高,但总体生产效率低下,产品变化缓慢。进入中国、打开中国市场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入侵的主要动力。道光二十年(1840)鸦片战争爆发,道光二十二年(1842)《南京条约》签订,五口通商,特别是紧邻江浙纺织品生产中心的上海被辟为通商口岸,中国的大门因此洞开。先是外国以机器生产的洋纱,再是外国用动力织机生产的洋布如洪水般涌入。光绪二十一年(1895)甲午战争失败后签订的《马关条约》,使得外国的工商资本也大举登陆,外商纷纷在中国采买原料,办厂开店,引入动力织机和工厂化的生产方式。因此,在中国百年近代史上,纺织业所受到的冲击最为直接。(www.xing528.com)

在西方机制洋纱洋布的冲击下,中国传统染织业面临巨大危机。怎样守住本土市场,并在国际市场上与外国产品竞争,成为纺织业生死存亡的关键。鸦片战争后的若干年间,尽管洋纱洋布涌入国门,但强大的传统和面广量大的手工生产仍然在顽强地阻挡着工业化的浪潮。19世纪中期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使得江浙纺织品生产中心遭到重创。当战乱平息,收拾残局时,清政府中的一部分人已开始意识到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意识到中国的落后,不是手工艺的落后,而是工业的落后、教育的落后。要应对西方列强的经济掠夺和军事入侵,必须“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不是抱着祖宗成法不放。19世纪60年代,在朝廷的倡导下洋务运动兴起,一些洋务派大臣着手从欧洲引进动力纺织机器和技术人员,兴办工艺教育,并仿照西方建立近代机器纺织厂。光绪二十年(1894)甲午战争爆发,昔日的东方小国——日本经过短短二十几年的变法维新,居然在这场战争中打败天朝大国的事实,引起中国朝野震动,从而使中国人关注到日本的新型工业和近代教育。在日本现代化的过程中,纺织业功不可没,是名副其实的功勋产业。日本纺织品不仅大量倾销中国市场,更在其他海外市场攻城略地,侵夺传统的中国纺织品市场。光绪二十一年(1895)《马关条约》签订后,欧美国家与日本纷纷在中国兴办纺织工厂,导致利权外溢,激发了中国向工业化转型的决心。在“振兴实业,挽回利权”的口号下,不仅官方鼓励,民间商人、士绅也纷纷集资兴办纺织厂。由于国际市场对原料的需要更为迫切,因此在纺纱、缫丝等行业,我国工业化的步伐更快一些,与此同时,以染织为核心的工业教育也开始起步。宣统三年(1911)清王朝在内忧外患中落幕,民国建立,机器织造业的发展进入快车道,特别是丝织业,各地大部分工厂都是从民国开始兴办的。

1914年至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中国纺织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遇,在此期间,欧美列强忙于应付战争,自顾不暇,向中国倾销的纺织品数量锐减,这给了刚刚起步的中国纺织工业以良好的国内外环境,因此在北洋政府时期,中国的民族纺织工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打下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但同样受益的还有日本,日本纺织品趁机扩大了在中国的纺织生产,占据了更多的市场份额。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纺织品最强大的对手变成了日本。欧美列强在战后恢复了元气,其纺织品再度向中国大量出口,但中国的民族工业已经有了与外国资本对抗的实力,同时与国际市场的关系也更加紧密了。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经济危机,同样给中国纺织业带来了沉重打击,但至30年代中期,中国纺织业已基本上走出了危机带来的一时萧条,迎来了行业的全面复苏与繁荣。有些纺织企业已经拥有很大的规模,在企业管理、技术设备、产品开发等方面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然而,民国二十六年至三十四年(1937—1945),全面爆发的抗日战争阻碍了中国纺织工业现代化的前进步伐。连绵的战火一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方告终结,在长达十几年的战争期间,社会动荡,时局不稳,纺织厂有的毁于战火,有的开开停停,在管理、技术、产品等诸多领域都陷入了暂时的停滞甚至倒退之中。

中国近代染织设计,就是在这一波澜壮阔的时代背景中起步的。在纺织界变革生产方式、引进先进技术、启动染织教育、开拓国内外市场的过程中,人们意识到产品是最核心的。明清以来,在手工生产基础上形成的国产纺织品,如缂丝、妆花、刺绣等,尽管非常精美,但工艺繁复,生产效率低下,成本高昂,是为宫廷和上层贵族们专门制造的,而面广量大的大众纺织品,如土布、土绸等,多为农家副业生产和小作坊加工,原料和产品单一,工艺缺乏革新,面貌陈旧,总体乏善可陈。当国外的机制洋布、洋绸大量进口时,吸引中国人的不仅是其细洁匀称的质地,更有其鲜艳的色彩、新颖的花色,以及不断翻新的流行时尚,也就是说,除了质量和价格,舶来品的质地和花样更令人心动。正如近代艺术教育家姜丹书先生在《美术与衣的工业》中所称:“我国织物,自古以来虽云布、帛并兴而并进,然花色织品,多属于帛;帛者绸也,至布则多属‘平织’物,欲加美化,唯有染色;至于‘提花’及‘印染’等法,并得其妙,虽亦早知镂空硬油纸版,刮上石灰浆,而施浸染剔地成花之法,然技风古拙,不能与外来品争美。”“盖同一布也,白布黑布,人皆不顾;印成花布,众目所注;同一布也,质牢而形陋,人人嫌其丑; 形美而质否,不胫亦能走。故若不求形、质上之改良,而徒欲以‘爱用国货’为劝人之道,何济于事!”[1]人人皆有爱美求新之心,且衣料为日常生活之必需、彰身之具、观瞻所系,如在质地、花样、价格各方面洋货比国货好很多,怎能以爱国心为要求,让大家只用国货,不用洋货?最根本的出路,乃是改良中国纺织品。这种改良不仅是在纹样上模仿舶来品,而是从原料、组织结构、图案设计、生产技术上进行全方位的改良。这正是民国以来改良织物公会出现的背景,也是染织设计师们的理想所在——通过染织设计,提高国产纺织品的价值和竞争力,从而赢得市场,挽回利权,实现工业救国的理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