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源X以某种随机方式产生消息x,消息x经过信道传输后在收信端得到对应的输出消息y,所有的输出消息y组成信宿Y。研究信道就是在固定信道的情况下(即已知信道转移概率P(y|x)),研究信息在信道上的传输问题。
平均互信息I(X;Y)是用来定量分析集合X和Y之间信息交互的数学工具。2.4节的分析指出,信道输入符号集X和输出符号集Y之间平均互信息I(X;Y)就是该信道上传输的信息量,或者说是经过通信后收信端接收到的信息量。
平均互信息的关系式I(X;Y)=H(X)-H(X|Y)=H(Y)-H(Y|X)表明,收信端收到的信息量与条件熵H(X|Y)和H(Y|X)有密切关系。为此,给出如下定义:
定义3.1 称信道输出Y条件下,信道输入X的条件熵
为信道疑义度,也称为损失熵。
定义3.2 称信道输入X条件下,信道输出Y的条件熵
为噪声熵。
信道疑义度H(X|Y)的含义是观察信道的输出Y之后,仍然保留的关于信道输入X的平均不确定度。这种对X尚存在的不确定度是由于传输过程中信道的噪声和干扰引起的。同理,由于信道干扰的存在,一个信道输入符号有可能被正确传输,也有可能被错误传输,所以在信道输入X条件下信道输出Y的平均不确定度,即噪声熵H(Y|X)表征了由于噪声的存在使得收信端收到的信息熵H(Y)中,只有H(Y)-H(Y|X)是信源提供给收信者的信息量,而H(Y|X)是由噪声所提供的信息量。
可见,信道疑义度和噪声熵的存在,均源自于信道干扰。两者从不同的角度衡量了干扰对信息传输的影响。
信道平均每个符号所能传输的信息量是信道的信息传输率。由于平均互信息的含义是接收到符号Y后,平均每个符号获得的关于X的信息量,因此可以给出如下定义:
定义3.3 信道的信息传输率R就是平均互信息,其表达式为
若信道平均传输一个符号为t秒,则信道每秒钟平均传输的信息量,即信息传输速率Rt为
由定义可以知道,信息传输率R的单位是“信息量/符号”,即“bit/符号”或“Nat/符号”等;信息传输速率Rt的单位是“信息量/秒”,即“bit/s”或“Nat/s”等。(www.xing528.com)
可以用图3.12所示关系图形象地表述R=I(X;Y)=H(X)-H(X|Y)=H(Y)-H(Y|X)。其中:
图3.12a是一般信道上信息的传输情况,通常信道疑义度和噪声熵都不为0。
图3.12b表明,无损信道将信源送入的信息全部传输到收信端,收信端获得信源提供的全部信息,对信源不存在任何疑问(信道疑义度为0)。但由于信道噪声使得收到的消息中既有信源的全部信息,也有信道噪声传输到收信端的噪声熵(由信道产生)。
图3.12c表明,无噪信道将信源送入的部分信息传输到收信端(部分信息损失在信道中,收信端对信源仍存部分不确定度,信道疑义度不为0),由于信道无噪声(噪声熵为0),收信端收到的信息全部来自信源。
图3.12d表明,无噪无损信道将信源送入的信息全部传输到收信端,且收信端收到的信息全部来自信源。此时,信道疑义度和噪声熵都为0。
图3.12 信道两端的熵关系
a)一般信道 b)有噪无损信道 c)无噪有损信道 d)无噪无损信道
下面再举一个学习的例子说明信息的传输问题。
【例3.2】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讲述了所授课程的全部知识。
如果教室很安静,学生基础扎实且认真听课,则学生接受了全部知识。此时,可以看成是无噪无损的信道情况。
如果学生基础不很扎实,但教室很安静,尽管学生听清了教师的授课内容,并没有接受教师所教授的全部知识。此时,可以看成是无噪有损的信道情况。
如果学生基础很扎实,但教室不很安静,学生能将听到的授课内容(因噪声,接收到的消息有一定的错误,即噪声熵不为0)中正确的知识全部接受,但不是教师授课的全部知识。此时,可以看成是有噪无损的信道情况。
最一般的情况是学生基础不很扎实,教室也不很安静,教师讲的内容学生不能完全听清楚,听清楚的也不能全理解。此时,可以看成是一般的有噪有损的信道情况。
由平均互信息的非负性表明“只要学习了,总是增加知识的”。不可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将所掌握的知识变少。尽管有时一时的疏忽导致增加了一些困惑,只要系统地学完一方面的知识,则我们的能力一定是提高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