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三)室内低压配电线路

(三)室内低压配电线路

时间:2023-06-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室内低压配电线路的绝缘强度、机械强度、导电能力、输电环境应与实际要求相符,并有一定的余量,以满足负荷的变化。6)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准在低压配电线路上接用电器或乱接线路,也不允许有危及低压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的行为。2)暴风雨后,室内引至室外的线路及闸箱等应进行特殊巡视检查,及时发现不妥和故障,避免引起室内线路的故障。

(三)室内低压配电线路

室内低压配电线路应按设计安装并验收合格,并符合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标准号GB 50303—2002和GB 50150—2006。室内低压配电线路的绝缘强度、机械强度、导电能力、输电环境应与实际要求相符,并有一定的余量,以满足负荷的变化。

1.基本要求

1)室内配线系统增加电气设备或照明设备负荷后,应验算原来的低压母线、导线、开关及熔断器、电缆等是否仍符合技术条件和安全规范的要求,同时应把安装日期、接入增加容量及安装人员、批准人员记录在案。同时应更换模拟图版和图纸。

2)室内配线系统,更换母线导线截面、电气开关元件及变动配线路径之后,应重新绘制图纸或修改原图纸,更换后必须符合技术条件和安全规范的要求。

3)雷雨季节前,应对所有配线、配电箱柜、盘、电器灯具及动力装置等进行安全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和发现缺陷、隐患的程度及部件,制定统一完善的检修计划并下达实施,实施应在监督下进行,并有验收记录。

4)易燃、易爆等特殊场所的配线、电器和灯具等,必须按防爆、防火要求安装试验,同时根据实际具体情况制定巡视检查周期。每季不应少于一次。

5)平时不用,而在节日、事故或特殊情况下才使用的电器及线路,应按周期测定其绝缘电阻,并保持其完好状况,必要时应进行通电试验,使用后应将电源断开。一般应每年一次。

6)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准在低压配电线路上接用电器或乱接线路,也不允许有危及低压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的行为。否则,应负法律责任。

2.巡视检查和检修

(1)周期的确定

1)低压室内配线,每月一次巡视检查,重要负荷的配线还应增加夜间巡视。天花板、吊顶及各种装饰物隔层里的布线应在用电高峰时间内进行巡视检查,并测其接线点的温度。并清除杂物。

2)暴风雨后,室内引至室外的线路及闸箱等应进行特殊巡视检查,及时发现不妥和故障,避免引起室内线路的故障。

3)车间配线的裸母线以及配电盘柜和闸箱,每季应进行一次停电检查和清扫。室内配线的干线,包括封闭式母线、竖井内线缆、穿线铁管、塑料管的主干线应每年停电检查一次。

(2)室内配线巡视检查

1)导线与建筑物或其他设施是否存在摩擦、相蹭,绝缘支持物及绑线是否有损坏或脱落;吊顶或天花板内的配线有无防火措施,应在负荷高峰时用点温计测量导线或接头是否温度太高。

2)车间裸母线各相的弛度和线间距离是否相同,是否符合标准要求;裸母线的防护网(板)与母线的距离有无变化或破损。负荷高峰时,母线接头的温度是否太高。

3)明装线路的电线管、线槽、桥架及槽板有无破裂、砸伤、脱落、露线等现象,金属外壳外皮接地及跨接线是否保持完好。

4)管路的防水弯头是否脱落,导线与管是否磨蹭,有无损坏绝缘。必要时应停电后应用绝缘电阻表摇测绝缘电阻。

5)相线回路零线回路、保护地线回路各连接点的接触是否良好,有无腐蚀或脱开。与设备的连接、与接地体母线的连接是否可靠正常。漏电保护装置动作是否正确。线路有无断线现象。

6)线路的连接点或接线点有无虚接、发热、打火、烧伤现象,有无放电痕迹。必要时应在负荷高峰时检查测量。

7)三相的电流是否平衡,不平衡度是否超过允许范围并校验工作零线的载流是否正常。工作零线和保护零线有无混接现象。

8)检查所有开关是否控制相线,相线进线是否接在静触头上。

9)有无私自在线路上接用的电器以及乱拉、乱接现象等。其接线是否造成事故。

3.停电清扫检查项目

低压线路至少应每年进行一次清扫、环境恶劣的应按实际情况缩短周期。

(1)清扫裸导线及瓷绝缘子上的污垢灰尘,并调整垂度及相间距离。

(2)用500V绝缘电阻表摇测线路的绝缘电阻,应大于0.5MΩ,并检查绝缘导线是否残旧和老化,对于老化严重或绝缘破裂的导线应更换。更换后应进行验收和试验。

(3)调整三相负荷的不平衡度,检查竖井内、桥架线槽内导线或电缆的运行情况,并进行适当的调整,将负载较大的回路中部分负荷接到负载较小的回路上去,并用钳形表测量其电流,使其达到平衡。

(4)紧固导线的所有连接点或重新紧固,加强所有接头的绝缘强度和机械强度。

(5)补充导线上损坏的或缺少的支持物及绝缘子,并重新绑绝缘子。紧固导线上松动的绝缘子。

(6)加固或更换损坏的电线管、线槽、桥架及槽板,并进行除锈补漆作业,修复已松动的固定点。

(7)建筑物伸缩缝、沉降缝的接线箱及导线有无异常,并修复。修复其他隐蔽线路,检查其负荷实况。

8)清除电缆沟、电线沟内的杂物积水,并检查所有接地部位,更换沟内绝缘低劣、老化的电缆。

9)拆除临时接线,根据需要改装为正式接线并进行验收。

10)完成其他不停电不能完成的作业。

4.低压电器的检查、清扫和检修

(1)不能直接看到触头的封闭式开关,每季进行一次开盖检查。经常带负荷操作的各种类型的开关,每月进行一次检查。接触器、低压断路器及二次回路每月进行一次检查和试验。

(2)清除开关内部灰尘污渍以及断弧或熔丝熔断造成的炭质或金属粉末。必要时应更换灭弧罩。

(3)检查开关的触头是否牢固或接触不良,被烧坏的接点应予以更换或打磨。修复后应进行接触电阻及分合试验。

(4)闸刀和操作杆连接应紧固,动作应灵活、可靠。必要时应在连接部位点少许机油。(www.xing528.com)

(5)封闭式开关的“分”“合”标志是否清晰正确,与触头的动作是否吻合。检查漏电保护装置动作是否可靠、灵敏。

(6)开关的金属外壳接地是否良好,开关的电源进线和负荷出线的连接是否良好,有无发热、烧坏现象,二次接线是否正确、有无脱落。

(7)熔丝及熔盒配合是否正确,熔盒内有无积炭等。

(8)大型接触器、断路器动作是否灵敏可靠,保护装置动作是否正常,外壳有无发热迹象。

5.配电盘柜及闸箱的检查

(1)导电部位的各连接点是否有松动、接触不良及过热现象,并紧固所有接线点。

(2)仪表及指示灯是否完整,指示是否正确。仪表是否在检定周期内。

(3)盘柜、闸箱及门是否破损,有无不妥或影响使用的问题存在,有无漏雨进水现象。

(4)导线与电器连接情况是否完好,二层底或盘后的接线是否完好,有无烧焦放电的痕迹。

(5)断路器的容量、熔丝的规格与实际负荷是否匹配,漏电开关选择是否合适,其动作是否正常。

(6)外壳接地是否良好,进线及出线处导线绝缘情况是否良好,有无打火放炮的痕迹。

(7)回路所带负荷的标志是否清晰并与实际相符。

(8)箱柜内有无存放无关用品,有无灰尘,有无杂物,是否干净整洁。有无小动物咬坏痕迹。

(9)电器应完整、功能正确可靠、接线整洁、无烧伤损坏。

(10)电动机控制回路动作程序是否正确,保护是否正常等。

6.照明装置的检查

(1)检查周期

1)每年四月做好雨季前的检查和检修工作。

2)每年7~8月间做好雷雨季节中的检修防护工作。

3)每年11月做好防冻防风的检修工作。

4)暴风雨及大风后做好特殊巡视和检查工作。

5)特殊企业及生产厂房的检查期限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2)检查内容

1)天花板或吊顶内安装的吸顶灯荧光灯镇流器及其他灯具等发热元件,应在运行一年后进行检查,检查有无烤焦木板装饰板等现象,必要时对全部灯具加强防火措施,并检查所有导线的接头,有无松动、打火现象。

2)专用绞车悬挂固定的大型花灯应每年做一次升降试验,检查钢丝绳、绞车棘轮及闭锁装置、固定螺栓等机械部分的机械强度、磨损情况、有无锈蚀或其他不安全因素,同时应检查随车电缆的绝缘情况及其控制是否正确,开关是否可靠。

3)大型灯具的玻璃罩防止其破碎向下溅落的措施是否可靠。一般用透明尼龙细线编制而成。每年检查一次,必要时应加固。

4)灯具上所装的灯泡是否超过额定容量,其散热是否对灯罩有不良影响。有无烤焦、烧坏灯罩现象。

5)灯具各部件有无松动、脱落、损坏或接触不良,应及时修复或更换。特别是控制开关及灯具结线部位有无异常。

6)照明控制开关,拉线开关、按键或搬把开关是否控制相线,螺口灯相线和零线的接法是否正确。相线应接在灯口内的顶舌上,零线接在螺扣上。

7)插座有无烧伤及过热现象、接地线接触是否良好。检查插座的相线、工作零线及保护零线的接法是否正确。

8)局部安全照明时,检查行灯变压器一次侧电源线的绝缘及熔断器是否良好,外壳及移动式灯具外壳接地线是否完好。

9)室外的照明线路及灯具有无飞保险保护,灯口是否采用防水式,其控制箱是否漏雨,灯具的泄水孔是否畅通,并清除灯具内杂物灰迹。

10)公共场所应急照明或疏散指示灯的标志是否明显,一般应一星期试亮一次。

11)霓虹灯变压器安装高度是否符合要求。二次连接的导线绝缘是否良好,必须使用15kV的高压尼龙绝缘导线,与地或装饰面的距离是否符合要求,一般应大于20mm

12)灯具及新增装设的灯具是否符合安全要求,有无接线错误造成三相失衡。

13)装设在室内低压配电线路上的吊扇、壁扇、窗式空调器、稳压器、单相电动机等单相电气设备应检查其运行状况是否良好,电流是否超过允许范围、有无发热、振动噪声或其他隐患。单相电气设备应按小型电动机每1~3年进行一次检修、加油、检查轴承等,同时应检查电器的接地是否良好。

14)危险、爆炸、火灾等特殊场所的灯具应按特殊场所的规定进行。

15)用电高峰时测量三相电流,必要时调整负荷,避免工作零线负担太重而引起故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