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设计易于开冲油排渣的前模拆电极?

如何设计易于开冲油排渣的前模拆电极?

时间:2023-06-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电极设计要为放电加工时易开冲油排渣考虑,基准台应高于最高面2~5mm。STEP 01在UG NX 12.0主界面单击“菜单”→“文件”→“打开”,打开光盘“HC-Mould”文件夹中的CUHC-M1CA文件,如图6-107所示模具,胶位面整体拆电极。STEP 07在UG NX 12.0主界面单击“主页”→拉伸“”命令,选择电极底面拉伸一个基准台避空高度。

如何设计易于开冲油排渣的前模拆电极?

1.为什么采用电极加工模具

1)电火花加工精度高。

2)可加工数控铣加工不到的部位。

3)模具的特殊要求(火花纹面、镜面)。

4)电极材料更易于加工出复杂的形状。

5)电极和工件之间不接触,宏观作用力小,不会引起变形。

2.拆电极需注意和考虑的问题

1)考虑电极的布局安排,尽量组合拆,考虑平移、旋转、镜像的关系,要结合用料与编程。

2)考虑CNC加工、打火花所需时间的关系,合理利用材料。

3)考虑用刀,即用什么方法,用什么类型和多大直径的刀具进行加工。

4)考虑避空。

5)考虑实际加工出现的问题(要方便加工,防止变形等)。

6)碰穿面、擦穿面、枕位面和胶位面铜公要各自分开拆。

7)曲面整齐清晰,避免很多碎面,曲面需修剪整齐。

8)打斜顶位需要与线割位置接顺。

9)当出现两个以上的外形比较接近的电极时,基准角要采用不同的做法,以便于区分。

10)比较薄的筋位电极需要做加工,以宽度不少于3mm为标准。

3.电极基本结构参数

1)电极放电面自然延长0.5~1mm后拉伸成直身,方便检测和加工时接刀。

2)电极设计要为放电加工时易开冲油排渣考虑,基准台应高于最高面2~5mm。

3)电极基准台厚度一般取5~6mm,加大加长的电极基准台要根据比例加厚,预防变形。

4)电极基准一般大于电极外形3~5mm即可。

5)电极与模具基准对应的角倒C角,其他三个边倒圆角,优点是在加工时可以避免出现毛刺,方便抛光。

STEP 01在UG NX 12.0主界面单击“菜单”→“文件”→“打开”,打开光盘“HC-Mould”文件夹中的CUHC-M1CA文件,如图6-107所示模具,胶位面整体拆电极。

978-7-111-59438-3-Chapter06-199.jpg

图6-107 CUHC-M1CA文件

STEP 02设置图层,在UG NX 12.0主界面单击“视图”→图层设置“978-7-111-59438-3-Chapter06-200.jpg”命令或按快捷键CTRL+L,打开“图层设置”对话框,如图6-108所示。在“工作图层”中输入11按回车键,把11层设置为工作图层来进行拆电极,如图6-109所示。

978-7-111-59438-3-Chapter06-201.jpg

图6-108 “图层设置”对话框

978-7-111-59438-3-Chapter06-202.jpg

图6-109 切换工作图层

STEP 03在UG NX 12.0主界面单击“电极设计”→包容体“978-7-111-59438-3-Chapter06-203.jpg”命令,打开“包容体”对话框,如图6-110所示。按住鼠标中键调整图形视角,再按F8键,把图形设为俯视图方向,对角窗选要拆电极部位创建一个体,如图6-111所示。

978-7-111-59438-3-Chapter06-204.jpg

图6-110 “包容体”对话框

978-7-111-59438-3-Chapter06-205.jpg

图6-111 对角窗选创建体

STEP 04在UG NX 12.0主界面单击“主页”→求差“978-7-111-59438-3-Chapter06-206.jpg”命令,先选择目标体,再选择工具体,如图6-112所示。在“求差”对话框中,勾选“保存工具”,如图6-113所示。单击“确定”进行求差,关闭图层1或按快捷键CTRL+B隐藏工具体,可以看到求差后的目标体形状,如图6-114所示。

STEP 05在UG NX 12.0主界面单击“主页”→删除面“978-7-111-59438-3-Chapter06-207.jpg”命令,窗选图6-114箭头所指的多余的部位,单击“确定”,删除后的图形如图6-115所示。

978-7-111-59438-3-Chapter06-208.jpg

图6-112 选择体

978-7-111-59438-3-Chapter06-209.jpg

图6-113 “求差”对话框

978-7-111-59438-3-Chapter06-210.jpg

图6-114 求差后的目标体

978-7-111-59438-3-Chapter06-211.jpg

图6-115 删除面后的体(www.xing528.com)

STEP 06在UG NX 12.0主界面单击“主页”→修剪体“978-7-111-59438-3-Chapter06-212.jpg”命令,将多余的外形平面用修剪体剪掉,选择目标体,在“工具选项”设置为“新建”平面,如图6-116所示。在图形中选择修剪平面,如图6-117所示,注意修剪的方向,如方向不对,单击反向进行切换。单击“确定”,修剪后的图形如图6-118所示。

STEP 07在UG NX 12.0主界面单击“主页”→拉伸“978-7-111-59438-3-Chapter06-213.jpg”命令,选择电极底面拉伸一个基准台避空高度。在过滤器中设置选择方式为“面的边”,如图6-119所示。再旋转图形,选择电极底部面,在“拉伸”对话框中设置“距离”为3mm,注意拉伸的方向,如方向不对,单击反向进行切换,如图6-120所示。单击“确定”,拉伸后的图形如图6-121所示。

978-7-111-59438-3-Chapter06-214.jpg

图6-116 “修剪体”对话框

978-7-111-59438-3-Chapter06-215.jpg

图6-117 选择修剪平面

978-7-111-59438-3-Chapter06-216.jpg

图6-118 修剪后的图形

978-7-111-59438-3-Chapter06-217.jpg

图6-119 选择方式设置为面的边

978-7-111-59438-3-Chapter06-218.jpg

图6-120 “拉伸”对话框

978-7-111-59438-3-Chapter06-219.jpg

图6-121 拉伸一个高3mm的体

STEP 08在UG NX 12.0主界面单击“主页”→合并“978-7-111-59438-3-Chapter06-220.jpg”命令,选择电极体和拉伸的体合并。

STEP 09摄像头位置替换掉模具中已加工好的部位,在UG NX 12.0主界面单击“主页”→替换面“978-7-111-59438-3-Chapter06-221.jpg”命令,打开“替换面”命令,如图6-122所示。按图6-123所示来选择原始面和替换面,单击“确定”完成替换面的操作。

978-7-111-59438-3-Chapter06-222.jpg

图6-122 “替换面”对话框

978-7-111-59438-3-Chapter06-223.jpg

图6-123 选择原始面和替换面

STEP 10摄像头位置进行做避空,在UG NX 12.0主界面单击“主页”→偏置区域“978-7-111-59438-3-Chapter06-224.jpg”命令,选择图6-124中方槽位底面。在“偏置区域”对话框中输入偏置“距离”为-1mm,如图6-125所示。单击“确定”生成偏置。

978-7-111-59438-3-Chapter06-225.jpg

图6-124 选择面

978-7-111-59438-3-Chapter06-226.jpg

图6-125 “偏置区域”对话框

STEP 11包容体产生基准台,在UG NX 12.0主界面单击“电极设计”→包容体“978-7-111-59438-3-Chapter06-227.jpg”命令,打开“包容体”对话框,勾选“单个偏置”,在“偏置”值中输入4mm,如图6-126所示。选择电极底面,把“单个偏置”钩去掉,在图形中Z-输入0、Z+输入6,如图6-127所示。单击“确定”生成基准台。

978-7-111-59438-3-Chapter06-228.jpg

图6-126 “包容体”对话框

978-7-111-59438-3-Chapter06-229.jpg

图6-127 单个偏置

STEP 12在UG NX 12.0主界面单击“主页”→合并“978-7-111-59438-3-Chapter06-230.jpg”命令,选择电极主体和基准台合并。

STEP 13在UG NX 12.0主界面单击“曲线”→直线“978-7-111-59438-3-Chapter06-231.jpg”命令,选择基准面对角拉一直线,如图6-128所示。对角线主要是在出火花图样时标注中心距离值。

STEP 14为了区分电极方向,在基准台的其中一个角做倒角,在UG NX 12.0主界面单击“主页”→倒斜角“978-7-111-59438-3-Chapter06-232.jpg”命令,选择基准台其中一个边倒斜角,大小为4mm,如图6-129所示。

978-7-111-59438-3-Chapter06-233.jpg

图6-128 对角线

978-7-111-59438-3-Chapter06-234.jpg

图6-129 倒斜角

STEP 15基准台其余三个角进行倒圆角,圆滑过渡,不起毛刺。在UG NX 12.0主界面单击“主页”→边倒圆“978-7-111-59438-3-Chapter06-235.jpg”命令,打开“边倒圆”对话框,如图6-130所示。选择基准台另三个角的边倒圆角,大小为1mm,如图6-131所示。单击“确定”生成圆角,电极如图6-132所示。

978-7-111-59438-3-Chapter06-236.jpg

图6-130 “边倒圆”对话框

978-7-111-59438-3-Chapter06-237.jpg

图6-131 倒斜角

电极完成后,可以在底面设置面的透明度进行观察合不合理,是否有过切,也可以利用分析里的简单干涉功能进行检查。

978-7-111-59438-3-Chapter06-238.jpg

图6-132 电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