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双极型晶体管(三极管)的特点和应用

双极型晶体管(三极管)的特点和应用

时间:2023-06-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双极型晶体管简称三极管,其分类有:按频率分:高频管、低频管。图7.1三极管的结构示意图和图形符号1)结构示意图的基本概念三极管的结构是由三个导电区、三个电极和二个PN 结组成。图7.2三极管的三种连接方式三种连接电路虽各具特点。

双极型晶体管(三极管)的特点和应用

双极型晶体管简称三极管,其分类有:

(1)按频率分:高频管、低频管。

(2)按功率分:大功率管、中功率管、小功率管。

(3)按材料分:硅管、锗管。

(4)按结构分:NPN 型、PNP 型。

1.基本结构

三极管是由两个PN 结组成,根据组合的方式不同,可分为NPN 型和PNP 型两种,其结构示意图图形符号如图 7.1 所示。

图7.1 三极管的结构示意图和图形符号

1)结构示意图的基本概念

三极管的结构是由三个导电区、三个电极和二个PN 结组成。

三个导电区:基区、发射区和集电区称为三极管的三个导电区。

三个电极:由三个导电区域引出三个电极,分别称为基极B、发射极E 和集电极C。

二个PN 结:导电区域之间形成PN 结,即基区和发射区之间的PN 结称为发射结,基区和集电区之间的PN 结称为集电结。

2)三个导电区的特点

基区:起控制载流子的作用。掺杂浓度很低,做得很薄,一般仅为几个微米到几十微米。

发射区:起发射载流子的作用。掺杂浓度比基区大得多。

集电区:起收集载流子的作用。掺杂浓度比发射区小,尺寸较大。所以发射极和集电极是不能互换的。

2.连接方式

三极管有三个电极,任选其中一个电极为公共电极时,可组成三种不同的连接方式,分别称为:共基极、共发射极、共集电极,如图7.2 所示。

图7.2 三极管的三种连接方式

三种连接电路虽各具特点。无论采用哪种接法,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三极管,其工作原理是相同的。

3.特性曲线及工作状态

1)伏安特性曲线

三极管伏安特性曲线是指三极管各电极之间电压和电流的关系曲线。其特性曲线直观的表达出管子内部的物理变化规律,描述出管子的外特性。下面以共发射极电路(见图7.3)为例,讨论三极管的输入、输出特性曲线。

图7.3 三极管特性曲线测试电路图

图7.3 所示电路中,电压UBE称为发射结电压,电压UCB称为集电结电压,电压UCE称为集-射极电压,电流IB称为基极电流,电流IC称为集电极电流,电流IE称为发射极电流,电阻 W1、W2称为可调电位器

集-射极电压UCE的大小可通过调节图7.3 中的可调电位器W2来实现;基极电流IB的大小可通过调节图7.3 中的可调电位器 W1,改变发射结电压UBE来实现。

a)输入特性曲线

输入特性曲线:指当集-射极电压UCE为常数时,基极电流IB与发射结电压UBE之间的关系曲线族[见图 7.4(a)],即

(a)当式(7.1)中集-射极电压UCE取不同的电压值时,将得到不同的输入特性曲线。

如图7.4(a)所示曲线中,当式(7.1)中集一射极电压UCE≥1 V 时,集电结电压UCB所产生的PN 结内电场,把绝大部分从发射区扩散到基区的载流子拉入集电区。因此,在相同的发射结电压UBE下,由于从发射区发射到基区的电子数基本相同,即使继续增大集-射极电压UCE,对基极电流IB的影响也不大,故集-射极电压UCE≥1 V 的输入特性曲线基本上是重合的。

(b)死区电压。

输入特性曲线描述的是一个PN 结(发射结)的正向特性,所以其输入特性曲线与二极管的正向伏安特性曲线相似,也存在一段“死区”,这时的三极管工作在截止状态(即基极电流IB≈0)。只有当外加电压大于死区电压(即发射结死区电压UBE)时,三极管的基极电流 IB﹥0。

为了方便学习讨论,本教材指定在正常工作时,NPN 型硅管的发射结死区电压UBE为0.6~0.7 V;PNP 型锗管的发射结死区电压UBE为-0.2~-0.3 V。

图7.4 共发射极电路的三极管输入、输出特性曲线

b)输出特性曲线

输出特性曲线:指当基极电流IB为常数时,集电极电流IC与集-射极电压UCE之间的关系曲线族[见图 7.4(b)],即

如图7.4(b)所示的是以基极电流IB变量的一组特性曲线,下面以基极电流 IB1=40 μA的曲线为例展开讨论。

(a)饱和状态。

当调节图7.3 中的可调电位器W2,使式(7.2)中集-射极电压UCE=0 V,因集电极无收集从发射区发射到基区的电子作用,集电极电流IC=0。当集-射极电压UCE微微增大时,发射结虽处于正向电压之下(即UBE﹥0),但集电结电压UCB很小(例如:UCE< 1 V,UBE=0.7 V;UCB=UCE–UBE≤0.3 V),集电区收集电子的能力很弱,此时,集电极电流IC主要由集-射极电压UCE决定,随着集一射极电压UCE的增加而增加,其变化规律如图7.4(b)所示的饱和区。当三极管工作在饱和区时,称为管子工作在饱和状态。

(b)放大状态。

三极管进入饱和区后,继续增大集-射极电压UCE(即增加集电结电压UCB),当式(7.2)集-射极电压UCE>1 V 时,基区中的电子绝大部分被集电区收集;如果再继续增高集-射极电压UCE,集电极电流IC也不会有明显的增加,特性曲线基本与集-射极电压UCE轴平行,如图7.4(b)所示的放大区,其三极管在放大区的工作状态称为放大状态,又称为三极管的恒流特性。

三极管工作在放大状态下的基本条件:发射结加正向偏置电压,集电结加反向偏置电压。

(c)电流放大特性。

当基极电流IB增大时,集电极电流IC随之增大,曲线上移,且集电极电流IC比基极电流IB增加多得多,如图7.4(b)所示基极电流 IB是微安级增加,集电极电流 IC则是毫安级的增加,其关系为

其中,β 称为交流电流放大系数,上式显示了三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所以,称三极管为电流放大器件。

2)工作状态

根据不同的外加结电压UBE、UCB,三极管的工作状态有所不同,其工作状态有三种,即饱和状态、放大状态和截止状态;三种工作状态对应输出特性曲线的三个工作区,下面讨论三个工作区的电压、电流特性。

a)饱和区

如图7.4(b)所示饱和区中集电极电流IC受集-射极电压UCE控制,该区域内UCE较小,一般UCE<0.7 V(硅管),三极管没有放大作用。其饱和状态的电压、电流特点为

电压条件:发射结、集电结均为正偏。

临界饱和:UCES≈0.3 V 或UCES≈0 V(注:变量下标“S”表示其电量是临界饱和值)。

电流关系:集电极电流IC基本上不受基极电流IB控制,即 IC≠βIB,IB﹥IBS

b)放大区

如图7.4(b)所示放大区中集电极电流IC基本平行于UCE轴,称为线性区。其放大状态的电压、电流特点为(www.xing528.com)

电压条件: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

电流关系:IC=βIB,即集电极电流IC与基极电流 IB成正比关系。并且0 ﹤IB﹤IBS

c)截止区

如图7.4(b)所示截止区中基极电流 IB≈0,其截止状态的电压、电流特点为

电压条件:发射结反偏。

电流关系:IB≈0,IC≈0,三极管C、E 之间相当于开路,失去电流放大作用。

分析放大电路时,常根据三极管的结偏置电压的大小和管子的电流关系判定工作状态。在实验中则通过测定三极管的极间电压判定工作状态。

【例7.1】 在如图7.5 所示电路中,已知所有的二极管、三极管均为硅管,即PN 结正偏电压为0.7 V,放大系数β=60。试分析各三极管的工作状态。

图7.5 例7.1图

分析:

(1)首先判断三极管发射结是否反偏,如果反偏,工作状态为截止状态。

(2)发射结正偏,但UBE﹤死区电压,工作状态为截止状态。

(3)发射结正偏,UBE≥死区电压,则通过基极电流 IB判断,即计算临界饱和电流IB﹥IBS时为饱和状态;0 ﹤IB﹤IBS时为放大状态。

解 (1)求解图(a)。

因NPN 型三极管的基极电压为负电压(即-1 V),发射结反偏,即UBE=-1 V ﹤0,所以,三极管工作状态为截止状态。

(2)求解图(b)。发射结正偏

即UBE﹤0.7 V,三极管工作状态为截止状态。

(3)求解图(c)。

发射结正偏(UBE≥0.7 V ),集电结反偏(UBC﹤0)。设临界饱和UCES=0 V,则临界饱和电流为

设三极管工作在放大状态区,则有

即 IB﹥IBS,三极管工件状态为饱和状态。

(4)求解图(d)。

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设三极管临界饱和电压为UCES=0 V,则

如设:晶体管工作在放大状态区,则有

即 IB﹤IBS,三极管工件状态为放大状态。

【例7.2】 用万用表测得工作在放大状态下的三极管的3 个极(见图7.6 所示)对地电位分别为:V1=-7 V,V2=-2 V,V3=-2.7 V,试判断此三极管的类型和引脚名称。

分析:已知三极管工作在“放大状态”,则说明三极管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介于中间电位值的对应管脚为基极B;根据锗管UBE为0.2~0.3 V、硅管UBE为0.6~0.7 V,确定发射极E

管脚;再根据放大状态下,NPN 型管的UBE>0,PNP 型管的UBE<0,判断三极管的类型。

解 已知三个管脚电位关系为

则管脚3 为基极B。又因

则管脚2 为发射极E,管脚1 集电极C;由于

则三极管类型为PNP 型硅管。

图7.6 例7.2图

4.主要参数

三极管的特性除了用特性曲线的直观方式表达外,还可以用参数来说明。参数是表征管子性能和使用范围的,不注意就会使管子的工作不满足要求,甚至损坏管子。晶体管的主要参数有下面几个。

1)电流放大系数

当无输入信号时,晶体管接成共射极电路,其集电极直流电流IC与基极直流电流IB的比值称为共发射极直流电流放大系数(手册上用hFE表示),即

在共发射极电路中,当集-射极电压UCE为常数时,集电极流的变化量∆IC与基极电流变化量∆IB的比值称为晶体管的共发射极交流放大系数β(手册上用hfe表示),即

从定义上来看,和β 是不相同的,但在输出特性曲线近于平行的情况下,两者数值较为接近,所以常用≈β 这个近似关系进行估算。选择晶体管时,应注意选择β 值的大小,β 值太小,管子的电流放大能力差;β 值太大,管子的热稳定性较差。通常小功率管以 100 左右为宜。

2)集-基极反向饱和电流ICBO

ICBO是由于集电结处于反向偏置,集电区和基区少数载流子的漂移运动所形成的电流。因此ICBO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在室温下,小功率锗管的ICBO约为几微安到几十微安,小功率硅管在 1 μA 以下。ICBO越小温度移稳定性越好,所以很多场合选用硅管。

3)集-射极反向电流(穿透电流)ICEO

ICEO是指当晶体管基极开路(IB=0)、集电结处于反向偏置和发射结处于正向偏置时的集电极电流。

4)集电极最大允许电流ICM

集电极电流IC超过一定值时,电流放大系数β将有明显下降,当β值下降到正常数值的2/3时的集电极电流称为集电极最大允许电流ICM。在使用晶体管时,IC超过了ICM并不一定会使管子损坏,只不过使β值减小而已。

5)集电极最大允许耗散功率PCM

由于集电极电流在流经集电结时,集电结消耗较大的功率,产生的热量结温升高,从而会引起晶体管参数的变化。当晶体管因受热而引起的参数变化不超过允许值时,集电极所消耗的最大功率,称为集电极最大允许耗散功率PCM

PCM值还与环境温度有关,因此三极管还受使用温度的限制。也就是说受结温的限制,通常锗管允许结温约为 70~90 °C,硅管约为 150 °C。对于大功率三极管,常用加装散热片的方法来提高PCM值。

6)集-射极击穿电压BU(BR)CEO

在常温(25°C)下,基极开路时,加在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的最大允许电压,称为集-射极击穿电压BU(BR)CEO,如果集-射极电压UCE大于BU(BR)CEO时,三极管的集电极电流将变得很大,产生击穿现象,管子性能变坏,甚至损坏。三极管如果工作在高温下,其BU(BR)CEO值将要降低,使用时应特别注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