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二十六年所设的县,虽比大县小了不少,但其境域等于“古句章(Ⅰ&Ⅱ)减慈溪加古县”,还是比古县大了许多,它成了横跨甬江—奉化江的县,是后来鄞县的前身。
关于开元县署,南宋宝庆《四明志》说:“旧经云,县在府子城之东二百八十步。城周回四百四十步。其实非有城郭,特县治之基周回若此尔。”(卷十二)
五尺为一步,唐尺合今0.295米[9],故280步合今413米。今蔡家巷即原子城东墙,向东400余米,即相当于今国医街,猜测此为县署的西墙(宝庆志说得很明白,此处只是县署,非县城。故曰西墙),县署“周回四百四十步”,如为正方形,则县署的面宽为110步,即162米,也就是说县署的东墙相当于今平安大厦东边的小路,这样现在的开明街正处在县署南墙中分位置,即为县署的正门,此处就是宋时的开明桥北,[10]今中山西路北的开明街两侧,所以,本文将开元县治所位置,称为开明街址。
五尺为一步,唐尺合今0.295米[9],故280步合今413米。今蔡家巷即原子城东墙,向东400余米,即相当于今国医街,猜测此为县署的西墙(宝庆志说得很明白,此处只是县署,非县城。故曰西墙),县署“周回四百四十步”,如为正方形,则县署的面宽为110步,即162米,也就是说县署的东墙相当于今平安大厦东边的小路,这样现在的开明街正处在县署南墙中分位置,即为县署的正门,此处就是宋时的开明桥北,[10]今中山西路北的开明街两侧,所以,本文将开元县治所位置,称为开明街址。
开明街址成为县署,明代三志认为在长庆迁州治时[11],而徐兆昺则认为在早先的大历年间[12]。本文认为,此处设县署当在设州之开元二十六年(738),当时的县,是史上第一个进入三江高地西翼的官制力量。
开明街址成为县署,明代三志认为在长庆迁州治时[11],而徐兆昺则认为在早先的大历年间[12]。本文认为,此处设县署当在设州之开元二十六年(738),当时的县,是史上第一个进入三江高地西翼的官制力量。(www.xing528.com)
五代时县更名为鄞县,但南宋方志上并无明确的其时有县治迁徙的记载,之所以会有鄞县于梁开平三年(909)迁回三江口的演绎,实在是因为小溪说下的“州县治互易”之论,将县治又“搬回”了小溪之故,——总得找个理由,让鄞县再回到三江口吧。
五代时县更名为鄞县,但南宋方志上并无明确的其时有县治迁徙的记载,之所以会有鄞县于梁开平三年(909)迁回三江口的演绎,实在是因为小溪说下的“州县治互易”之论,将县治又“搬回”了小溪之故,——总得找个理由,让鄞县再回到三江口吧。
开明街址,相继作为县(738—909)和鄞县(909—宋末)的官署驻地,直至宋末。
开明街址,相继作为县(738—909)和鄞县(909—宋末)的官署驻地,直至宋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