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莺脰湖流域与广德湖的成因研究

莺脰湖流域与广德湖的成因研究

时间:2023-06-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史籍记载,鄞西地区初时有属莺脰湖流域的广德湖、槎湖,属小江湖流域的小江湖、马湖等。(一)海迹湖广德湖及其前身莺脰湖的成因,在二三十年前的研究中,似乎不那么明确。正如前述,笔者认为它是奉化江—甬江古河道的一部分,因三江高地西翼的堰塞,它成为莺脰湖的小湖部分。

莺脰湖流域与广德湖的成因研究

莺脰湖流域,西起四明山溪流,北以F5隆起带为界,东至奉化江,南边的情形则要复杂一些,最初应该在建岙—里龙港—湖后山—前虞—东杨—千丈镜河一线,与小江湖水系相邻;之后,南岸步步北退,导致部分流域面积归入小江湖流域,莺脰湖流域因而变为广德湖流域。

F5隆起带以南的鄞西地区,在先秦时期几乎是一个泽国,湖泊面积要远远大于陆地面积。根据史籍记载,鄞西地区初时有属莺脰湖流域的广德湖、槎湖,属小江湖流域的小江湖、马湖等。

(一)海迹湖

广德湖及其前身莺脰湖的成因,在二三十年前的研究中,似乎不那么明确。1984年学者陈桥驿等发表《论历史时期宁绍平原的湖泊演变》[26]一文,在文字列举全新世末海侵后的海退(始于距今4000年左右)宁绍平原里由潟湖演化而来的诸淡水湖中,连鄞江南边的马湖都算上了,但就是没有广德湖。

邹逸麟先生也说:

广德湖的成因目前尚无确凿资料可以作出判断。据其地理位置来推测,可能也是海退以后山麓坡脚的一片洼地,后为人工筑塘围堤而成为湖。[27]

以至于地方水利史只能小心翼翼地说“其湖为海迹潟湖人工围堤而成”[28]。这差不多是说广德湖是人工湖的意思了。其所以认识如此,或因为在意于曾巩《广德湖记》中有“当是时湖成三百年矣,则湖之兴其在齐梁之际欤?”一语,而推定广德湖于公元479—589年间才形成,但这又与海迹造湖岁月相距实在太过遥远,故而犹疑。

目前的研究,大多已认定广德湖与东钱湖、杜湖、白洋湖和绍兴的鉴湖一样,是海迹湖泊;不过迄今依然认为,广德湖之所以其大如此,是“储仙舟修浚的广德湖估计将原有数个湖沼湿地围筑成湖”,“这次整修,扩大了湖面”。[29]

这或许未必确切。从文献记载看,储仙舟的“功迹”,极可能只是于唐大历八年(773)将莺脰湖更名为广德湖,他对广德湖“加修治之功”云云,首见于南宋宝庆《四明志》卷二,或为附会之说。广德湖史上唯一一次“增”“大”,是唐贞元九年(793),刺史任侗“因故迹增修”(《新唐书》)、“又治而大之”(曾巩《广德湖记》)。

笔者认为,自史籍最早录得南朝刘宋大明四年(460)从山阴移民到句章与余姚、鄞三县之界,“垦起湖田,并成良业”(《宋书》卷五十四)以来,到公元8世纪末明州刺史任侗当政时,即使广德湖面积有所扩大,亦未必会将部分“并成良业”之田废而还湖。实际还湖之田,可能只是私垦且尚未登入田赋簿记之田,与其说是治湖行动,毋宁说是田籍整理。

如前所述,笔者认为莺脰湖最初由鄞西潟湖演变而来,是海迹湖泊,除了洪水溢出而淹没农田时会使湖面扩大之外,莺脰湖自遇到人类以来,它生命的后半段,湖面便不曾逆转地萎缩。据前引《论历史时期宁绍平原的湖泊演变》一文可知,在海退活动停止、宁绍平原成陆之初,鄞西地区也像整个浙东平原一样,水面远远大于地面。

海迹湖的形态特点是湖盆浅平,岸坡平缓,因此生物循环极易发生,沼泽化的过程远较其他湖泊为快。更重要的是,海迹湖既然水浅坡缓,其占地面积必然相应较大,因此当人类对耕地的需求增长时,它们便极易遭到围垦。湖泊本是自然界兴废变化最迅速的地理实体之一,而海迹湖又属于湖泊中变化最迅速的湖泊。[30]

当句章县迁治湖畔之北时,姚江东南翼平原土地已基本成为农田,鄞西地区能开发的只有F5隆起带南侧的莺脰湖近畔,而围垦是从句章新城的附近开始的,这使得莺脰湖的“脰”越来越短、越来越细,同时沿湖垦殖的农田日益增大,集聚的人口随之增加,原先的湖中之岛崇法寺冈(后称祖关山)渐与田塍路埭相接,从而成为句章新城和周边居民择定的阴宅之地,这是祖关山有汉晋六朝墓葬群的原因。

(二)莺脰湖

广德湖初名为鸎脰湖(曾巩《广德湖记》),“鸎”通莺,故本文作“莺脰湖”。

1.鸎,非罂

鸎脰湖,后又讹为罂脰湖(明成化《宁波郡志》卷三[31])。但历来对“罂”的字义及名为“罂”的陶器形态颇多异议,或说瓶之大腹小口者为罂,或称缶即是罂,莫衷一是。1957年在余姚出土了刻有“维唐故大中四年……故记此罂”题记的瓷器[32]人们才对罂的形态和用途有了直观的了解(见图1-2-1)。

【图1-2-1】唐代的罂形瓷器

所以,有将“罂”解为“形如葫芦状的酒器”[33],或许不确。

因此,鸎之为甖或罂,当为传抄时所生的鲁鱼亥豕之讹。

广德湖之原名为鸎脰湖,最早由北宋曾巩(1019—1083)的《广德湖记》披露,自唐大历八年(773)更名为广德湖后,至熙宁二年(1069)张峋治湖工竣、曾巩作记,原湖名被废弃已近300年,迄今未见此前有别的文献提到广德湖的旧名。

2.脰,小湖

脰,本义为项、颈,也就是脖子之意;脰,又引申为脰鸣,指从脖子喉咙里发出声音。总之还是与脖子有关,而且是莺科鸟,叫得动听。

那么,湖名莺脰,究竟是指湖面形状像莺的脖子,还是指如有莺脖子那样的鸟呢?如是前者,总觉得不大贴切,——以脖子来命名河道还差不多;如是后者,不妨称为莺湖,却为何非要称为莺脰湖呢?

细啧之下,这“莺脰湖”之意,恐怕是指有“脰”连着身与头的莺形湖。

如果是这样,则身大,指大湖,头小,指小湖,大小湖之间有连接的水道是为脖子。所谓莺脰湖,实指大湖与小湖由束峡水面连接而成的湖。

但“脰”是否真的存在?究竟在哪儿?

经反复研读20世纪60年代的卫星地图,发现千丈镜河—庙前河—月湖的连线与宁南向斜轴向重合(参见图1-1-15)。尤其令人诧异的是,千丈镜河、庙前河的鱼骨状或蜈蚣状形态(见图1-2-2),极具地上河的特征。

【图1-2-2】20世纪60年代尚存的鱼骨状的庙前河,北部河道线形如∽倒扣

这教人怀疑它的河床之基,很可能是宁南向斜之轴。由于宁南向斜东西两翼的背斜部分为海侵咸潮和山林洪水长期反复地冲刷、剥蚀,从而产生“向斜成峰、背斜成谷”的地形倒置现象,[34]形成向斜核部略高于两翼的向斜山脊。海退后,这道向斜山脊首先出露水面或地表,成为原始奉化江—甬江河道的西岸和莺脰湖的东岸。人类进入鄞西地区后,向湖畔、向江滩要地,围垦在这道江岸湖堤两侧展开;又因向斜山脊顶部为湖水(庙前河)或溪水(千丈镜河)所侵蚀,形成凹陷,进一步变成了地上河(见图1-2-3)。这种地上河,实为最佳天然沟渠,人们当然呵护有加,故而从远古至今,面貌不改。

【图1-2-3】庙前河形成原理图解

月湖也在宁南向斜轴上,它如今依然具备的形状,几乎平行于千丈镜河—庙前河的自然延伸线。正如前述,笔者认为它是奉化江—甬江古河道的一部分,因三江高地西翼的堰塞,它成为莺脰湖的小湖部分。小湖是王家桥河—庙前河的渊源,它负责灌溉莺脰湖以东、奉化江以西这一南北走向狭长地带的农田,只要大湖来水不断,它自然也不会枯竭。但到了唐贞观年间,大湖来水发生困难,是以鄞西地区发生首次著录于史册的治水案例——王君照治小湖。

大湖来水发生困难,是因为“脰”的部分变细变浅。而脰,最初当在今夏禹路隧道圆弧一线,这圆弧线是倒扣着的∽形线,左侧凸向湖面部分;倒扣着的∽右侧凸向陆地部分,则是祖关山以南的湖面。倒扣∽形线,今为王家桥河[35],推测在莺脰湖时代,它为小湖的天然湖堤。但这块处于莺脰湖边角的区域,也像后文将要提及的前虞湖迹区一样,很早就进入沼泽化过程,20世纪60年代卫星地图上南北走向的柳西河、咏归桥河和城西南濠河的模样,似乎还保留着从沼泽连片水洼演变过来的形状,并且还可注意到,柳西河与咏归桥河都是南窄北宽,提示南部的地势可能略高。汉晋以来的垦殖活动,则加快了这片沼泽向人工湿地即水稻田转化的步伐,随着庙后河—王家桥河—庙前河两侧的大片土地被围垦,到了唐大历年间,“脰”便越来越细、越来越长,无奈退变成芦港(旧名芦蓬头)以东的西塘河古河道,大湖与小湖不得不分离(见图1-2-4),莺脰湖时代因此谢幕,遂改名为广德湖。

如果这种猜测不错,则小湖应该就是后来的日月二湖之前身,它俩自始便属于莺脰湖(后名广德湖)的一部分。因此,所谓日月双湖之源“自它山入于南门,潴为二湖”(《四明它山水利备览》卷上)的说法,就是不对的,因为这一说法严重低估了日月双湖的“年龄”。

【图1-2-4】“县南二里有小湖”推想图。方框即唐县署的接官亭址,△处距县署约二唐里

到了唐贞观年间,小湖面积或许未及原先之半,且因从大湖而来的束峡湖面(“脰”)被垦淤而成古河道,入小湖的水量更少,库容大降,导致小湖—王家河—庙前河一线毗连的农田发生灌溉困难,于是令王君照在贞观十年(636)启动了鄞西地区史上第一项水利工程——治小湖。如果将舒亶的《西湖引水记》中的“按,州《图经》,鄞县南二里有小湖”一语理解为从唐代的志书上辗转而来的话,则原文或为“县南二里有小湖”,而唐贞观时县治还在接官亭址,其南二里(1唐里合今约531米)以半径计,恰在今铁路与祖关山河交界处,推测那里是当年小湖的西岸(见图1-2-4的△处)。治湖的主要工程内容推断为疏浚,以增加小湖的进水量与蓄水量,俾使庙前河不致断流。

王君照治湖后,垦小湖的步伐并没有停止,过了百多年,“脰”已然不像脖子,而东边的“鸟头”小湖也现一分为二的雏形后,“脰”的西边“鸟身”部分便在唐大历八年(773)被命名为广德湖。

所以,广德湖实际上是莺脰湖的一部分,严格来说,广德湖并不是莺脰湖的新名字。

小湖,经过六朝至唐代的开发,已被围垦了大半,部分小湖淤填后,形成了后来罗城区域东南隅和西南隅的陆地,而小湖则与原形绝不相类,故成为日月双湖和城外西南濠河。

(三)湖界

1.北岸

莺脰湖以及后来的广德湖,以F5隆起带为北岸,终其一生,只是岸线发生由长到短的变化,位置却始终不变。

广德湖废后,这一带的湖迹,就成为西塘河。

2.西岸(www.xing528.com)

广德湖的西岸的遗迹,就是如今的湖泊河。

从流域的概念上说,莺脰湖之西,可达四明山的东西分水岭山脊连线。直观地看,从四明山向东奔流入湖的山溪,从北到南依次为深溪、西岙之水、林村之水、凤岙之水、建岙之水。即使后来广德湖被废,这数条山溪仍属广德湖水系。

3.东南岸

莺脰湖原始的东南岸,在镜水北东的千丈镜河—栎社—石碶—庙前河一线。

到了莺脰湖更名为广德湖时,广德湖的东南岸可能已西退至今望春桥经古林到张家潭一线。

4.南岸

莺脰湖以及后来的广德湖,其南岸变化是最大的。

从1980年浙江省区域地质调查大队绘制的宁波幅地质图H-51-XX上看,蜃蛟—古林—布政—西杨—前虞这一圈内外,河道蜿蜒成网,犹如湖底干涸而形成的龟裂皲纹(见图1-2-5-1);又从20世纪60年代的卫星地图上看,这块区域也像是有过湖盆的遗迹(下称前虞湖迹区,见图1-2-5-2)。网上丈量这块区域的面积为25—30平方公里。

【图1-2-5-1】湖盆干涸所显现的湖底河网

【图1-2-5-2】前虞湖迹区

故,蒋山—蜃蛟—前虞—照天港这一线,可能是唐五代时广德湖的南岸。

笔者猜测,前虞湖迹区的湖面变而为田,恐怕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它在整个莺脰湖中,可能是湖盆较高、湖水较浅之所在,迨至晚唐时期已是湿地。吴越国明州守钱亿筑广德湖湖堤时,或许已将它围在了湖外。当然,其间或许有过反复,在莺脰湖(广德湖)的整个演变史上,仅见唐贞元九年(793)有过“因故迹增修”“治而大之”的记录(《新唐书》、曾巩《广德湖记》),这可能指的是前虞湖迹区边上的湖—田进退之事。

最可注意者,是前虞湖迹区之西的仲夏畈。

周时奋注意到:

鄞县西乡诸多,分布有一定规律,其中如意、林家、蒲家、张马、前虞、后虞、阮家、车河等,其地理位置正好构成一条宽约一公里的北西—南东走向直线地带,这一地带的西北端与四明山东坡相连接,其北侧为广德湖旧址,其南侧正好是杨守陈所说的小江湖。[36]

从该文的前后文看,他是认为小江湖西界在“光溪下游的山口”,而其北岸则处“宽约一公里的北西—南东走向直线地带”。

对此,笔者琢磨再三,觉得对于小江湖北岸的位置,仍有进一步商榷的必要。

上述蒋山—蜃蛟—前虞这一线,与周时奋所指出的“宽约一公里的北西—南东走向直线地带”,基本重合,其北侧固然为广德湖,但其南侧是否为原始小江湖,却是未必。这一直线地带的南侧,即是大名鼎鼎的仲夏畈,俗称鬼叫畈。[37]1946年前,整个仲夏畈内无河流。按常理,这块田畈似乎得不到灌溉,至少是低产区。周时奋认为这块地“很可能是小江湖最后湮灭处,由于湖成沼,再成烂田,无水利设施,因而一直未得开发”[38]。但实地采访了解到的情况却非如此。老乡说,亩产正常,灌溉靠的是池塘。卫星地图显示的确尚存不少池塘的遗迹。笔者收藏的1957年底绘制的地形图显示,仲夏畈内的地势并不高,同为水田高程,此地大概比仲夏港南侧一带水田略低0.1—0.2米。

1958年宁波市土壤普查土地规划工作委员会进行的为时四个月的土壤调查鉴定工作中发现,仲夏畈底土属典型的青紫泥分布地区之一,与其他青紫泥分布地区一样——

地势平坦,略有凹陷,群众称为“盆子田”“水鸭畈”。距村离河较远,耕作管理粗放。水路长,灌耕系统不完整,进水不灵,排水不便,易受旱涝灾害。地下水位高达1.5尺左右。生长的杂草以鸭舌头、针草、野荸荠为主。

形成原因:土壤由滨海沉积母质发育而成,土粒匀细黏重。由于地处畈心,距村离河远,管理不便,长期耕作粗放,群众称干活为“走娘家”。施肥水平低,少施有机质,灌排不便,地下水位高,很少进行水旱轮作,因而土壤结构差,通透性不良,铁类物质呈低价铁(亚铁)状态,故底土呈青紫钯,群众称“青紫泥”。[39]

这说明仲夏畈具有原始莺脰湖的属性,这里将它称为仲夏湖迹区。

详读卫星地图及1957年的地形图后发现,原仲夏港一线,存在长丘带,比两侧水田高0.5—1.0米(见图1-2-6沿河两侧勾勒的地形线)。

笔者猜测,这条长丘,就是莺脰湖与小江湖最早的天然界堤之一段。自此向东到四港口、下王、西杨、镜水这一线,也就是原始莺脰湖的南岸。

随着淤积与人工围垦,仲夏湖迹区和前虞湖迹区由沼泽而渐次成陆,这两片率先脱离了莺脰湖区,游离于莺脰湖与小江湖之间。

从卫星图上看,仲夏湖迹区比起前虞湖迹区来,难见有天然河道的遗迹,仅有的丁字形河渠,还是乡绅在抗战胜利后才开通的。从影像色调上看,仲夏湖迹区比前虞湖迹区要浅一些,显示仲夏湖迹区的地势略高[40]。于是可以推断:就湖湮成陆的时间而言,仲夏湖迹区要早于前虞湖迹区。

【图1-2-6】1957年测绘的仲夏港一带的地形图。细线为长丘边界,粗线为仲夏港河道走向,其左下分汊,左通仲夏堰,下通惠明桥之上河口

前虞湖迹区的河网密度要远大于仲夏湖迹区,且其西边有从北向南流向的野猫洞港,所以,前虞湖迹区虽然湮废成陆不再成为莺脰湖的一部分,但它依然属于莺脰湖及后来的广德湖水系。

成问题的,则是仲夏湖迹区。

(四)原始莺脰湖的形状

据上,推想原始莺脰湖的形状如图(见图1-2-7)。

(五)广德湖的面积估算

至于后来的广德湖究竟有多大,似乎是一个只能靠猜测求答案的问题。

从历年考古成果看,鄞西平原区的史前文化遗址、遗存,现仅发现蜃蛟芦家桥、章家山、墩头山三处,其中芦家桥遗址,经鉴定认为相当于河姆渡遗址的第三文化层,距今约5000年。[41]这些遗址遗存,均呈点状分布在四明山麓的低矮山丘,中间却是一个巨大的空白(参见图1-1-9),这暗示鄞西后来成为平原的区域内,当时曾有一个大湖,其面积几乎与后来的平原一样大。

【图1-2-7】原始莺脰湖形状推想图。A为祖关山,B为白鹤山,C为望春山

五代吴越国建隆年间(960—963),钱亿修治广德湖,筑塘岸周长12871丈(南宋乾道《四明图经》卷第三)。这是史籍记载广德湖最早的尺度数据。相同周长以圆形的面积最大。以此周长估算湖面积,应不超过2200顷(圆形),或介于1300顷(正三角形)至1700顷(正方形)之间,合今75—98平方公里。

北宋熙宁二年(1069),知县张峋(字子坚)治湖时筑环湖之堤9134丈,其湖界大致为芦港以西的西塘河,西边的湖泊河,南、东面的尚存夹塘的塘河(见图1-2-8)。依同理估算,湖面积当不超过1100顷(圆形),或介于670顷(正三角形)至870顷(正方形)之间,合今38—50平方公里。

面积估算或有不确,但广德湖在此100年间面积又萎缩一半,则可以肯定。

(六)槎湖

槎湖,最初亦为莺脰湖的一部分,当北宋张峋治湖时已与广德湖分离。广德湖废弃时残留,至明清时期才湮废,遗址处布政张家潭东。

推测其湖的形状像一只倒挂的船(槎湖之名或由此而来[42]),船头对着行春碶(参见图1-2-8)。槎湖湮废后,由于地势略低,直至20世纪60年代,原湖区方圆范围内仍无村落。小湖南下之水经庙前河到此停息,暴流之时,或从行春碶处冲入奉化江。

【图1-2-8】北宋张峋治湖时的广德湖范围及槎湖推想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