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标准与标准化的重要性与应用

标准与标准化的重要性与应用

时间:2023-06-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标准化包括制定标准和贯彻标准的全部过程。国际标准由国际标准化组织理事会审查,国际标准化组织理事会接纳国际标准并由中央秘书处颁布。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已被全世界许多国家采用,其理化标准已成为各国制定标准的重要参考依据。国家标准是指由国家标准化主管机构批准发布,对全国经济、技术发展有重大意义,且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标准。国家标准的编号由国家标准的代号、国家标准发布的顺序号和国家标准发布

标准与标准化的重要性与应用

国际标准化组织对标准的定义是“基于一致性并由公认社会团体批准的标准化成果的文件;为获得最佳秩序,对重复使用的问题给出答案的文件,它在一致同意的基础上,由公认团体批准。”国际电工组织(IEC)对标准的定义是“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活动及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的文件。该文件经协商一致并经一个公认机构批准。”由此,可以达成共识的是:标准是一种规则,且因为是工业革命和工业社会的产物,标准又一般是技术规则;同时,相对于法律这种具有约束力的社会规则,标准又是一种自愿性的规则。总结来说,标准是一种公开、公共、正式的技术规则。

世界贸易组织对标准的定义是:“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文件。”世界贸易组织《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WTO/TBT)中通用术语的含义通常应根据联合国系统和国际标准化机构所采用的定义,同时考虑其上下文并按照协定的目的和宗旨确定。其对“标准”的定义是:“标准是经公认机构批准的、非强制执行的、供通用或重复使用的产品或相关工艺和生产方法的规则、指南或特性的文件。该文件还可以包括或专门关于适用于产品、工艺或生产方法的专门术语、符号、包装、标志或标签要求。”

我国GB/T 20000.1—2014《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1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对标准的定义是:“通过标准化活动,按照规定的程序经协商一致制定,为各种活动或其结果提供规则、指南或特性,供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文件。”标准化即为了在既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促进共同效益,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确立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以及编制、发布和应用文件的活动。“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是标准化的实质,“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则是标准化的目的。世界贸易组织和国际标准化组织都把标准当作是一种自愿协商制定和自愿使用的规则。然而,我国一直将“标准” 当作是一个更加宽泛的规则,既包括自愿使用的规则,还包括需要强制执行的规则。在实际使用中,更加看重这些需要强制执行的“标准”。

标准化包括制定标准和贯彻标准的全部过程。各国对于标准化的管理以及标准的性质有所不同,标准化管理机构有的是政府的一个部门或办事机构,有的是政府参与的民间团体,有的则是纯粹的民间团体。

例如日本,为了发展战后经济水平,相继颁布《工业标准化法》和《与农林物资标准化和品质的正确标识相关的法律》及与之相关的《关于农林物资标准化和品质正确标识的法律施行令》《农林物资规格调查会令》《关于农林物资标准化和品质正确标识的法律施行规则》等一系列的省令和政令。

美国则是在1918年成立美国国家标准学会(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 Institute,ANSI)来协调指导美国的标准化活动,美国国家标准学会在研究、制定标准,提供国内外情报的同时,又起着美国标准化行政管理机关的职能。

苏联于1985年修订《国家标准化体系》,并规定标准化的定义是:“特殊领域中,为达到最佳的有序化程度,对科学、技术、经济的重要问题寻找决策的一种活动。”虽然有别于过去的定义,但是扩大了标准化的作用范围,适应了时代的变革。

中国为了提高社会经济效益,顺应国际市场的发展与变化,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需要,制定了《标准化法》。该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于1988年通过并公布,自1989年4月1日起施行,共分为六章,对标准的制定、实施及法律责任进行了说明。

为加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管理,加强企业标准化工作,根据《标准化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有关规定,制定了《国家标准管理办法》《行业标准管理办法》《地方标准管理办法》和《企业标准管理办法》。除此之外,茶叶标准化相关法律法规还有:

(1)《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5)《茶叶卫生管理办法》;

(6)《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7)《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

(8)《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

(9)《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实施细则》;(www.xing528.com)

(10)《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规定》;

(11)《食品标识管理规定》;

(12)《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等。

国际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和国际电信联盟(ITU)制定的标准,以及国际标准化组织确认并公布的其他国际组织制定的标准。国际标准由国际标准化组织理事会审查,国际标准化组织理事会接纳国际标准并由中央秘书处颁布。国际标准和国外标准可划分为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标准、欧盟农药残留标准、日本肯定列表和其他主要茶叶生产国(如中国、斯里兰卡、肯尼亚、印度等)的标准等。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已被全世界许多国家采用,其理化标准已成为各国制定标准的重要参考依据。

中国茶叶标准按成熟程度划分有法定标准、推荐标准、试行标准、标准草案。按内容划分有产品标准、方法标准、卫生标准和基础标准等,而国际或国外标准主要是方法标准,其卫生指标主要是在技术法规或指令中加以规定,如日本的食品卫生法,欧盟的EC149/2008指令等。根据《标准化法》规定,中国茶叶标准按级别分类可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企业标准。各层次之间有一定的依从关系和内在联系,形成一个覆盖全国且层次分明的标准体系。

对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应当制定国家标准。国家标准是指由国家标准化主管机构批准发布,对全国经济、技术发展有重大意义,且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标准。其分为强制性国家标准(GB)和推荐性国家标准(GB/T)。强制性国家标准是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和法律及行政法规规定强制执行的国家标准;推荐性国家标准是指生产、检验、使用等方面,通过经济手段或市场调节而自愿采用的国家标准。

国家标准的编号由国家标准的代号、国家标准发布的顺序号和国家标准发布的年号构成。国家标准的代号有GB(强制性国家标准)、GB/T(推荐性国家标准)、GB/Z(国家标准指导性技术文件)。

对没有国家标准而又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可以制定行业标准。行业标准即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标准。行业标准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当同一内容的国家标准公布后,则该内容的行业标准即行废止。其分为强制性行业标准和推荐性行业标准,如NY和NY/T。

行业标准的编号由行业标准的代号、行业标准发布的顺序号和行业标准发布的年号(发布年份)构成,茶行业常用的行业标准的代号有GH(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行业标准)、NY(农业行业标准)、SN(商检行业标准)等。

对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而又需要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统一的工业产品的安全、卫生要求,可以制定地方标准。地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在公布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之后,该地方标准即应废止。

地方标准的编号由地方标准的代号、地方行政区代码前两位、地方标准发布的顺序号和地方标准发布的年号(发布年份)构成。例如,福建省行政区代码前两位为“35”,其地方标准编号示例为:DB 35/×××—××××(强制性地方标准)、DB 35/T ×××—××××(推荐性地方标准)、DBS 35/×××—××××(地方食品安全标准)。

国家鼓励学会、协会商会、联合会、产业技术联盟等社会团体协调相关市场主体共同制定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的团体标准,由本团体成员约定采用或者按照本团体的规定供社会自愿采用。国家鼓励社会团体制定高于推荐性标准相关技术要求的团体标准。团体标准不同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需要按照既定的程序制定、发布和实施,只要一个团体需要就可按自己制定的程序发布和实施,由团体来承担相应的责任,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和中国茶叶学会已成立标准专业委员会参与其团体标准制定、修订。

团体标准的编号由团体标准的代号“T”、团体代号、团体标准发布的顺序号和团体标准发布的年号构成。团体代号由各团体自主拟定。目前已有一些茶叶相关团体标准发布使用,如T/RBX 002—2017《日照红茶》、T/KJFX 001—2017《茶叶中毒死蜱快速测定拉曼光谱法》、T/XHS 001—2018《狮峰龙井茶》等。

企业可以根据需要自行制定企业标准,或者与其他企业联合制定企业标准。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应当制定企业标准,作为组织生产的依据,并报有关部门备案。已有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国家鼓励企业制定严于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在企业内部适用。

企业标准的编号由企业标准的代号“Q”、企业代号、行业标准发布的顺序号和行业标准发布的年号构成。企业代号由企业所在地区主管标准的行政部门授给。企业标准没有推荐性标准。例如,Q/JCY 0002S—2014《济南崇阳茶业有限公司 乌龙茶》。

新形势下,茶产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需要人们树立起规范意识、法律意识,以此更好地应对市场竞争中的各种问题,发展茶叶标准化无疑是最好的途径。2019年全国18个主要产茶省(区市)的茶园面积共4597.87万亩(1亩≈666.7m2),其中可采摘面积为3690.77万亩。全国干毛茶产量为279.34万t,总产值达2396.00亿元。茶叶在中国是一个脱贫致富的民生产业,茶叶安全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中国现阶段依然面临种植耕作方式复杂多样,农产品和加工产品品种繁多,国际进出口贸易数量日益增加,污染物、农药残留等农产品安全需要强化,迫切需要茶叶安全标准的完善与细化。

茶叶标准化是保障茶产品质量和消费安全的基本前提,是解决茶叶质量和安全问题的源头。茶叶标准化是增强茶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由于茶叶标准的复杂性,因此无法建立统一茶叶价格信息采集系统,也不利于建立茶叶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这就要求我国根据茶叶质量安全控制需要,尽快完善茶叶标准化体系(包括产地环境、生产规范、采摘规则、加工条件、包装贮运、标识管理等方面的标准),使茶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