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静电引信的起源和应用范围

静电引信的起源和应用范围

时间:2023-06-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静电引信的研究最早起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德国,在随后的几十年中,美国和苏联都展开了相应的研究。现在,西方各国都在积极开展静电引信的研究。从美国静电引信研究公开的专利和AD报告看,其开展静电引信的研究范围从20世纪60年代的迫击炮弹、105mm反坦克弹、40mm对空炮弹配用的被动静电引信和主动静电引信,到20世纪90年代研究的对空导弹被动静电引信、被动静电-无线电复合引信以及声-静电复合引信。

静电引信的起源和应用范围

国外将静电探测器分为被动式探测器(Passive Electrostatic Detector)和主动式探测器(Active Electrostatic Detector):凡利用目标产生的静电场探测目标信息的,称为被动式静电探测器;若静电场由探测器产生,当目标出现时对这一静电场产生扰动而获取目标信息的,称为主动式静电探测器。静电引信作为静电探测器的一种特殊类型,也可分为主动式静电引信和被动式静电引信。

静电引信的研究最早起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德国,在随后的几十年中,美国和苏联都展开了相应的研究。早期的静电引信受限于当时的电子技术发展水平,采用电子管器件导致电路环境适应性较差,而且当时信号处理技术水平较低,主要根据信号幅值的大小进行目标识别和起爆控制,易受到气候和空中带电干扰物(如云、雨等)影响而引起早炸,因而静电引信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和高速微处理器的诞生以及现代信号处理理论及方法的出现,为静电引信克服易受干扰的缺点提供了技术支持。尤其是现代战场条件下,武器系统面临日益加剧的电子对抗和隐身威胁,静电引信所具有的隐蔽性好、抗隐身、抗电子干扰等特征,使静电引信再一次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现在,西方各国都在积极开展静电引信的研究。美国以军事研究实验室(U.S.Army Research Laboratory,ARL)牵头,包括麻省理工学院(MIT)、斯坦福大学(Standford University)以及洛克希德.马丁公司(Lockheed Missile and Space Co.)、德州仪器(Texas Instruments)等公司在内,组成联合研究实验室(Army Research Lab's Federated Laboratory)开展静电引信的研究工作。从美国静电引信研究公开的专利和AD报告看,其开展静电引信的研究范围从20世纪60年代的迫击炮弹、105mm反坦克弹、40mm对空炮弹配用的被动静电引信和主动静电引信,到20世纪90年代研究的对空导弹被动静电引信、被动静电-无线电复合引信以及声-静电复合引信。(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