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工业、商业与科研单位三方围绕烟叶生产的总体目标,各有侧重,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统一管理,在合作中完善建立基地单元三方工作制度、工作规范,质量控制与追踪体系,考核评价体系等,构建三方合作平台,发挥各自优势,共同促进基地单元烟叶生产健康发展。
一、合作现状
(一)合作总体状况
上海烟草集团自2009年在河南开展基地单元建设以来,截至2019年已历经10年,目前,在河南建有5个基地单元,其中特色烟基地单元4个,现代烟草农业基地单元1个,特色烟基地单元分别为襄城县王洛基地单元、郏县茨芭基地单元、临颍县巨陵-固厢基地单元、泌阳县盘古基地单元,现代烟草农业单元为内乡余关基地单元。郏县茨芭基地单元与泌阳县盘古基地单元技术依托单位为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其他三个基地单元技术依托单位为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目前,上海烟草集团在河南基地单元及所在的地市烟草公司,调拨烟叶原料基本稳定在年17.5万担左右,主要等级为中橘二(C2F)与中橘三(C3F)。
(二)合作体现的主要优势
1.原料质量目标更具针对性 实现了烟叶资源配置方式由过去的“种什么买什么”向“要什么种什么”的转变。上海烟草集团对河南基地单元烟叶原料的需求最为清楚,在三方合作中起到了主导作用。在烟叶原料生产的过程中,只有通过工商研三方对原料目标的解读与分析,并进一步传导到烟草商业及基地单元种植主体,才能寻找到合作的共同点与合作的方向,才能凝练到质量特色与规模效益目标上,共同的目标为三方合作创造了条件。
2.技术体系更具适应性 工商研合作技术目标明确,方向清晰。就沪豫烟叶基地单元建设三方合作技术方面而言,就是围绕原料质量如何优化彰显生态优势,如何配套从品种-田间-烘烤-分级-收购系列技术的研究集成,建立较为完善且具有针对性的技术体系,并使商业企业在基地单元中较好地组织实施。
3.生产技术更具创新性 工业企业按照品牌发展对原料的要求,提出要“干什么”;技术依托单位根据技术优势,提出要“如何干”,商业企业依靠生态环境优势,组织“实施干”。在不断提出新问题,不断解决的过程中,促进基地单元生产技术创新。
4.提高生产技术到位率 生产环节,工业企业和技术依托单位驻点人员关注烟叶移栽、田间管理、烘烤等关键环节,深入田间,跟踪生产过程;收购环节重点关注收购烟叶的等级纯度、等级结构,杜绝部位、颜色、等级混淆等现象,提高等级纯度与收购质量;在生产收购中,根据不同情况开展技术指导、技术培训,解决生产与收购技术问题,提高技术到位率。
5.三方合作更具开放性 不同的基地单元有不同的管理经验和成功做法,工业企业基地单元较多,分布在不同的省份,驻点人员能把其他产区的经验带到河南基地单元来;同时,三方人员在工作中相互交流、互相学习,为基地单元的建设提供了新方法、新思路、新举措。
6.信息沟通更具时效性 在烟叶生产过程中,上海烟草集团驻点农艺师或工程师,深入烟区基地单元烟叶生产收购一线,全程参与烟叶生产收购调拨全过程管理,传递工业需求,掌握和反馈基地单元生产、管理、收购等信息,督导烟草商业、技术依托单位按工业需求组织生产。烟叶收购结束后,对基地烟叶进行感官评吸、化学成分测定和外观评价等,并将质量评价结果反馈给产区。在烟叶原料完整产业链上人员相互合作,使得各种信息沟通更加便利。
(三)技术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原料质量方面 工商研三方合作的重点目标任务是提高基地单元的烟叶原料质量,主要体现在烟叶的优质特色与原料的可用性两个方面。沪豫烟叶基地单元历经10年的发展,按照上海烟草集团品牌发展原料需求,在浓香型风格彰显与上等烟比例等级结构上得到了恢复与提高,但总体上分析,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的矛盾未较好解决。
根据近年上海烟草集团对基地单元原料质量评价分析,烟叶质量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等级合格率与纯度需要提高;二是化学成分的符合度需要提高;三是单叶重偏高(图6-12~图6-15)。这些质量问题,各个基地单元与年度间表现不同,但总体上与原料质量还有一定差距。
2.体制机制方面 卷烟工业企业是烟叶产品的使用者,高符合度的优质烟叶原料是他们不懈的追求目标;商业企业为了发展,在全国烟叶总量严控的形势下,一方面积极提高产区烟叶质量,另一方面注重种植规模、烟农效益、烟叶生产总量等影响企业发展利益的问题;技术依托单位既要考虑烟叶质量工业要求,又要考虑产区烟叶生产稳定发展,在合作的基础上三方又有不同的侧重点与任务。因此,在合作运行的机制体制方面,还存在着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工业企业质量观念与质量需求不能在产区得到较好的贯彻与落实,工业企业提出质量问题或不足之处产区解决的程度与认识程度有待加强;二是上海烟草集团“中华”品牌是高档卷烟,需要的烟叶原料等级较高,使用的烟叶主要是中部上等烟“4C”等级,而基地单元产出的烟叶不只是中部上等烟,还有下部与上部烟叶非上等烟,基地单元产出烟叶不能全部调拨使用;三是技术依托单位只有技术研究与技术推广应用的优势,只是服务于烟草工业与烟草商业,仅仅参与烟叶生产过程,而对生产收购与调拨的影响与作用较小。
3.规模效益方面 基地单元种植规模能否稳定在1.7万亩左右,收购烟叶5万担左右,在技术上主要取决于技术水平、生产水平、工业配方使用等,最终取决于烟农种植收益。随着烟叶资源配置方式改革深化,工业企业应该以满足卷烟品牌配方需求为基础,以烟叶生产“四定”(定区域、定品种、定特色、定规模)为抓手,以配方打叶和优化工艺参数为重要手段,与基地单元产区配合,不断加强和优化烟叶原料使用技术能力与水平;烟草商业与技术依托单位应该以基地单元生态与技术优势,化减影响生产种植规模与效益的制约因素,在单产稳定、减工降本、提高等级质量及种植主体积极性上采取完善配套的技术措施,共同推进烟叶生产向更高水平迈进。就目前三方技术合作在稳定种植规模与提高效益方面,还有如下两个主要问题需要解决:一是减少损失增加有效单产,根据近两年收购单产调查,5个基地单元2017~2018年收购单产平均139.6千克/亩,田间单产损失率24.8%,产量损失主要来源于病虫为害、采收烘烤;二是机械化作业减工降本,目前烟叶生产用工较多的环节主要为移栽与采收,这两个环节由于没有比较成熟的机械而增加了种植主体用工投入,根据2013~2014年襄城全程机械化试点,如果在移栽与采收环节使用机械,亩用工可降低到10.5个,亩均用工可减少563.7元。
二、合作内容与方式
(一)合作主要内容
1.质量评价与反馈宣贯 质量评价方面形成了以上海烟草集团为主,各基地单元所在市县烟草公司及技术依托单位为辅的烟叶质量评价体系。每年烟叶收购环节与调拨过程中,上海烟草集团采集大量典型烟叶样品与收购大货样品,进行物理、外观、化学成分、感官质量、安全性等多项指标的评价,并吸收接纳产区与技术依托单位意见,形成全面系统的基地单元烟叶质量评价报告。在此基础上,来年的2~3月反馈给烟叶产区,并组织相关人员到各基地单元产区开展座谈与交流,宣贯质量评价结果与质量需求,分析烟叶质量变化趋势,提出烟叶生产改进措施。
2.共同制订实施方案 每年上海烟草集团、技术依托单位与相关基地单元所在的市县烟草公司共同协作,共同分析工业企业年度烟叶原料评价意见,认真解读质量要求与评价反馈的主要问题,结合各基地单元的实际情况,分别制订各基地单元的总体实施方案与技术实施方案、讨论确定相关的年度科技项目实施方案等。
3.实施关键技术培训 工商研紧密合作,三方抽调人员或技术专家,在不同的生产阶段结合烟叶生产情况,组织市县生产一线人员和种烟大户等,就生产中存在问题、工业企业反馈意见、年度生产技术方案及技术示范方案开展不同内容的培训。同时,结合烟叶生产的各个环节开展有针对性的技术落实培训。
4.全程参与生产过程 一是上海烟草集团每年派3名驻点农艺师,在3~11月常住基地单元参与烟叶全程管理,原料调拨人员不间断在各基地单元巡回指导烟叶生产收购;二是技术依托单位的技术人员驻点或巡回指导各基地单元,与产区公司配合,开展技术落实普及与推广;三是在烟叶生产与收购环节,工商研三方评价基地单元烟叶田间长势、收购质量等,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或建议。
5.开展关键技术研究 上海烟草集团按照技术投入每年确定一定量的科技项目经费,用于烟叶原料质量保障、烟叶产区发展及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创新研究;以不同形式组织烟叶产区商业公司、科研单位,针对特定的关键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开展技术攻关研究与示范验证,以此推动各基地单元技术发展与烟叶原料质量提高。
6.加强信息沟通交流 工商研三方及时交流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讨论烟叶生产与收购现状及趋势,分析技术需要与基地单元建设情况,提出进一步提高原料质量与保障能力的思路与对策等。
(二)合作主要方式
1.签订合作协议 工商研三方签订基地单元建设协议或科技项目计划合同,明确三方职责、任务与工作内容,以及相关的考核指标。在此基础上,工商研三方制订年度基地单元建设方案、制定项目年度计划方案等,明确目标与工作措施,共同组织实施,并按照合同协议要求,年终提交基地单元或项目的总结报告。
2.完善管理组织 工商研三方共同组建各基地单元生产收购领导机构。一般分为领导组和技术组,有条件的可成立基地单元管理办公室。参加人员包含基地单元所在市级烟草公司主管领导及烟叶生产、购销、技术中心部门负责人、上海烟草集团物资采购中心相关人员及技术依托单位技术专家等。从而形成工商研统一的领导组织,确定具体人员,明确工作职责,分解工作任务,协同推进基地单元建设。
3.健全工作机制 合作三方共同开展技术指导、技术培训、沟通交流、过程参与、定期评估、质量控制、信息回馈、总结交流等工作,创新工商研合作机制,统一形成基地单元建设、生产收购、调拨管理及技术研究等业务流程和工作要求,促进基地单元工作管理规范化运行。
4.发挥科研引导作用 技术依托单位根据“中华”卷烟品牌原料需求、产区生态特点和烟叶风格特色与质量水平,在产区公司或上海烟草集团立项,给予一定的科技项目经费支持,开展技术研究、技术示范和技术推广,以共性问题研究与技术应用为主,强化特色优质烟叶配套技术体系构建,加强生产技术普及落实,提高烟叶生产技术到位率与科技进步贡献率。
5.开展评价验收 工商研共同开展基地单元评价,不断完善建设内容,持续提升建设水平;建立基地单元动态评估机制,实现基地单元动态管理,保障基地单元烟叶数量、质量与风格特色稳定与持续提升,促进基地单元可持续发展。
三、合作管理机制
(一)总体要求
以“中华”卷烟品牌原料需求为导向,以沪豫烟叶基地单元为平台,以浓香型烟叶特色的恢复与发展为核心,以生产机制、管理模式创新为重点,以技术改进和集成为手段,管理与技术相结合、农业和工业结合、研究和应用结合。通过三方职能定位,共同协作、各司其职、相互监督,以机制保障、管理保障和技术保障三管齐下,提高沪豫烟叶基地单元特色优质烟叶生产水平,不断满足上海烟草集团对基地单元烟叶原料均匀性、符合性、稳定性的要求。(www.xing528.com)
(二)三方职能
工业企业要根据品牌发展需求,提出原料需求预测,明确烟叶风格特色、品种、质量、数量与结构需求等,参与制定基地单元建设规划,与地市级烟草公司签订基地合作协议。主动参与、深度介入基地单元建设,共同制定方案并组织实施,跟踪指导烟叶生产,监督烟叶收购,开展烟叶质量评价,参与烟叶仓储、复烤设施建设和复烤工艺再造,推广配方模块加工。
商业企业应根据品牌原料需求,优化区域布局。根据烟叶风格特色和烟区地形地貌划分基地单元网格,配套完善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立适宜的烟叶生产组织体系和专业化服务体系,再造业务流程和工作标准,推进信息化管理,规模化生产特色优质烟叶,按工业需求组织收购加工。
技术依托单位要充分发挥主力作用。根据重点骨干品牌原料需求、产区生态特点和烟叶质量风格,开展技术研究、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围绕制约烟叶质量特色主要问题,加大技术服务与科技攻关力度,强化特色优质烟叶生产技术的落实,提高烟叶生产科技含量。
(三)技术合作管理
按照“坚持方向,突出重点,持续创新,支撑发展”的总体要求,围绕原料需求和基地单元烟叶质量特色,突出规模稳定、减工降本、提质增效、环保节能,遵循研究、集成、示范、推广四个结合,注重科学性、合理性与可操作性,完善一生管理、GAP管理与质量管理,实现工商研合作技术管理方法和方式转变。
1.合作管理原则
(1)突出质量特色:烟叶生产过程对质量管理和调控措施的差异性,使生产出的烟叶有不同的质量特点,这些特点体现在“中华”卷烟品牌对河南基地单元烟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物理特性和感官质量要求的个性化差异。因此,技术合作管理的核心就是坚持“中华”品牌导向烟叶原料质量要求,在技术管理的目标、措施、方法和方式中,围绕个性化、特色化,构造工商研科技联盟,完善深度合作技术管理,最大化提高烟叶质量的符合度。
(2)突出技术实用:河南烤烟种植历史悠久,在百年浓香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经过20世纪烟叶种植的发展,积淀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因此,在基地单元技术管理方面,应秉承浓香型烟叶生产的传统,吸收借鉴浓香型烟叶生产的基本经验和方法。同时,结合其他省份烟叶生产技术与管理经验进行自我创新。在此基础上,针对基地单元质量缺陷和生产状况,开展以应用技术为主的科技攻关研究,集成生产技术优势,以创新性、实用性、系统性归纳总结出各基地单元主推技术,促进关键技术的推广应用。
(3)突出协调统一:技术管理涉及技术设计、技术研究、技术应用、技术推广等多个内容。技术管理需要创新体系、应用体系、管理体系等多方面的支撑。在基地单元技术合作管理上,坚持技术内容和技术管理体系的统一完整,以技术为保证,以管理为抓手,形成上海烟草集团、市级烟草公司与科研单位技术人员的整合,充分利用县级烟叶技术力量与烟农合作社平台,采用技术研究、技术培训、技术督导、技术咨询、技术示范等多种形式,同时,结合新媒体传播技术,共同推动烟叶技术与生产水平提高。
2.技术合作重点
(1)技术研究方面:以技术依托单位及各基地单元所在的地市级烟草公司为主要研究实施单位,发挥上海烟草集团在化学分析、质量评价等方面的技术优势,在上海烟草集团的组织下,自立科技项目与委托科技项目。根据科技项目管理要求,围绕提高烟叶原料质量或其他烟叶生产突出问题,进行系列的技术研究,并在研究的同时对创新成果积极示范应用。
(2)技术应用方面:开展技术培训。技术依托单位具有人才、新技术储备,各地市烟草公司与县级烟草公司在技术应用方面具有条件与经验,在基地单元烟叶生产过程中,种植主体也有对新技术、新经验的渴望与需求。在基地单元优质烟叶开发中,工商研三方依靠各自优势从生产目标、改进技术措施、新技术新方法等方面,针对基地单元实际情况,以基地单元集中或分散的方式,每年组织技术专家对生产骨干或种植大户实施不同层次培训,将新技术新成果新经验,传递给基地单元技术人员或组织管理人员。
开展新技术示范。在田间实施新技术新方法示范,以点带面起到引领带动作用。在基地单元技术合作实践中,工商研三方以不同的形式开展了技术示范。 2011~2014年,上海烟草集团与许昌市烟草公司在襄城县王洛共同建设了综合科技试验场。2018~2019年,上海烟草集团在襄城、郏县、临颍等地建立了高端原料定制化示范点。2017~2019年,工商研三方在襄城、泌阳、内乡等基地单元开展了提高中部上等烟比例多项内容的综合技术示范等。通过新技术新成果的集成示范,带动了基地单元产区烟叶生产的技术推广。
完善技术方案。围绕“中华”品牌烟叶原料的质量要求,根据工业企业对各基地单元上年度烟叶原料质量评价,工商研三方紧密结合,研判下年度烟叶生产情况,集中优势、突出重点、理清思路、相互协同,共同提出包含技术关键、具体指标等在内的年度技术实施方案。
开展技术普及。以地市级烟草公司为主力,上海烟草集团与技术依托单位参与。在烟叶质量评价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每年的技术改进措施与对策,以解决或化减质量不足为根本点,采用补贴引导、科技户带头等方式加强技术普及与技术管理创新,并以地市级烟草公司、县级烟草公司、基地单元涉及烟站形成三级技术推广网络,制订实施方案,明确考核指标,促进技术应用普及。
(3)质量评价方面:烟叶原料的最终使用者为上海烟草集团。原料质量状况、质量的变动以及原料的符合性、均匀性和稳定性由上海烟草集团做出评价与认定,原料在“中华”品牌中的地位和作用由上海烟草集团提出。因此,工业应用评价代表了基地单元烟叶生产的主攻方向,也是发挥质量优势、解决质量问题,不断提高烟叶原料保障的关键。
在烟叶质量评价方面,沪豫烟叶基地单元基本形成了以上海烟草集团质量评价为主体,技术依托单位质量诊断评价为辅的评价机制。上海烟草集团每年采用收购环节烟站抽取不同等级烟叶、各基地单元送样品、调拨后大货随机采样,并参考技术依托单位当年各基地单元质量诊断的评价方法,大批次大批量采集烟样完成等级、物理、外观、化学、感官、安全性等质量指标的评价,并提出质量问题及解决途径等,通过质量评价指导基地单元烟叶生产。
四、合作评价
工商研三方技术合作成效主要体现在基地单元建设水平与原料保障水平上。为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需要对技术合作成效进行系统全面的评价。通过工商研三方互评及对基地单元烟叶生产整体水平、烟叶质量水平、特色化水平、原料保障水平综合评价等,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一)工商研三方相互评价
以国家烟草专卖局制订的《基地单元现代烟草农业建设评价验收暂行办法》与《烟叶基地单元评价验收细则》为依据,由河南省烟草公司牵头,成立互相评价领导组织。采用工业与科研单位对商业、商业与科研单位对工业、工业与商业对科研单位相互评价考核方法,完成工商研三方互评。在评价的基础上,分析指出问题,找到存在的不足,互相激励提高成效。
对烟草商业的评价主要包含区域布局、种植品种结构、育苗管理、田间管理、成熟采收、烟叶收购等级纯度、烟叶质量、合作水平等8大项内容。根据每大项中不同的小项赋予的分值打分评价;对卷烟工业的评价主要包含生产收购介入程度、科研立项、工业质量评价、信息反馈、合作水平等5大项内容,根据每大项中不同的小项赋予的分值打分评价;对科研单位的评价主要包含科研项目研究、技术服务2大项内容,根据每大项中不同的小项赋予的分值打分评价。
(二)基地单元综合评价
基地单元建设与原料保障水平如何,只有通过三方基地单元这一合作平台的烟叶生产水平、烟叶质量水平、特色化水平、原料保障水平的综合性评价才能得以体现。基地单元综合评价是验证三方合作效果的最有效办法。
1.生产整体水平 烟叶生产水平是烟叶原料特色化水平在田间的具体体现。只有生产水平均衡,发育协调,叶片舒展,病虫草害较轻,成熟落黄良好,才能生产出特色烟叶。工商研三方在沪豫基地单元建设技术合作上,以“中华”品牌烟叶需求为导向,以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为基础,在不断推进规模化种植的基础上,围绕现代烟草农业“减工降本、提质增效”,选择合理的烟田,优化调整布局,推广和落实各项科技技术,重视生产技术体系的宣贯,抓好商品化育苗,统一平衡施肥,严格水分管理,强化以成熟度为中心的烘烤技术落实等,不断提高烟叶生产整体水平。沪豫烟叶基地单元田间烟叶生产整体水平评价指标见表6-1。
2.烟叶质量水平 烟叶质量是反映和体现烟叶性状均衡情况的综合性概念。它包括外观质量和内在质量,由6个基本质量组成,即商品等级质量、外观质量、化学成分、感官质量、物理特性、烟叶安全性等。烟叶质量与特色烟的概念有联系也有区别,优质烟叶不一定是特色烟叶,但特色烟叶一定是优质烟叶。因此,烟叶质量是特色的基础和保证。
基地单元中烟叶质量是重要的评价考核,提高烟叶质量是烟叶生产长期的主攻方向,提高质量要有先进的质量理念。要正确处理单产和质量的关系,要依靠科技进步,要加强质量管理。结合上海烟草集团对河南浓香型烟叶原料的需要,提出各质量要素考核指标。在质量考核中,上海烟草集团针对沪豫烟叶基地单元烟叶质量状况,加大了钾氯比、单叶重、叶片密度等指标分值的权重,以此引导各基地单元对烟叶质量问题的重视程度。
3.特色化水平 烟叶特色化水平体现着烟叶原料的质量水平和在品牌发展中的作用与地位,是品牌导向型基地单元建设考核中的首要要素。特色化水平的高低,要靠上海烟草集团在“中华”卷烟品牌中的作用与使用情况来说明和证实。各基地单元应充分发挥产区生态环境优势,以提高科技应用水平和生产技术措施到位率为支撑,坚持生态绿色、低本高效、可用性强为一体的烟叶生产方向,积极打造独具基地单元生态特色、品种特色、区域特色的优质烟叶品牌,实现烟叶品质特色化。沪豫各基地单元烟叶特色化水平,上海烟草集团每年各基地单元烟叶质量评价报告中有明确的描述与结果。
4.原料保障水平
(1)种植规模:稳定规模是烟叶原料保障上水平的基本前提。烟叶产区要充分发挥烟叶种植收购合同在控制总量、落实计划上的基础性作用;健全强农支农惠农政策体系,优化资源要素配置,不断改善烟叶生产条件,保护烟农利益,稳定烟农种烟积极性;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规范烟叶生产投入管理;健全工作机制,大力推进基地单元建设组织管理,采取不同措施稳定规模,提高单位面积有效产量。上海烟草集团2012年在河南基地单元所在地市级烟草公司调拨烟叶32.5万担,2019年已下降到17万担左右。主要原因:一是质量风格与等级质量不稳定;二是基地单元烟叶种植规模减少。
(2)等级结构优化:等级结构优化决定着烟叶原料在品牌发展中的应用数量和在配方中的地位。上海烟草集团“中华”卷烟品牌市场定位较高,对优质特色中部上等烟需求较大,主要集中在中部烟叶“4C”4个上等烟等级。为生产出更多的上等烟,应规范田间生产,加大技术普及落实,提高烟叶耐熟易烤特性,及时处理不适宜鲜烟叶,加强收购管理和生产过程控制,使上等烟比例达到60%以上,中部上等烟比例不低于50%,上中等烟比例95%以上,收购烟叶等级合格率大于85%,单个等级内本部位正组率大于9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