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葡萄酒已经成为朋友家庭聚餐所必不可少的一分子,但多数人只是图个气氛,真正会品酒、选酒、懂酒的人并不多。尤其是在选酒上,很多人容易被价格、年份这些外在因素误导,这里就选酒的几个常见误区作些解析。
人们喜欢红色,在中国人的潜意识里红色预示着吉祥、喜庆、热情、奔放,无论是在传统的节庆假日,还是在日常聚会当中,人们都更愿意选择红葡萄酒作为馈赠亲朋的礼物或者点燃激情的饮品。无形中,原本就占据着葡萄酒销售市场半壁江山的红葡萄酒在中国更加如鱼得水,在各类场合红葡萄酒的频繁曝光给人们造成了一种葡萄酒就是红葡萄酒的假象。
如果将葡萄酒按照颜色的不同来区分,那么葡萄酒分为红葡萄酒、白葡萄酒和玫瑰红葡萄酒(也叫桃红葡萄酒),其中红葡萄酒所占比例最大,约占所有葡萄酒品种中的60%,而白葡萄酒与玫瑰红葡萄酒加起来的总量也不过占所有葡萄酒品种中的40%左右。
大自然赋予了人类才智与葡萄的神奇,葡萄酒不同于其他饮品的根源就在于它的优雅与内涵完全依赖于自然的掌控,在此基础上才会有人的因素渗透其中。不管它的酿造方式如何,红葡萄酒、白葡萄酒、玫瑰红葡萄酒都有着它瑰丽、玄妙之处,如果只把红葡萄酒作为葡萄酒来进行评定与鉴赏,无视白葡萄酒与玫瑰红葡萄酒的存在,那么就不免有些暴殄天物,茫然不知的人们也就不免遗憾地少了许多体验之趣。
望着货架上琳琅满目的葡萄酒产品,刚刚接触葡萄酒的人们常常手足无措、难于选择,甜美的味道总是令人舒畅、愉快,于是闯入人们视线的那些似乎更容易被接受的“甜型葡萄酒”往往能顺利地从众多葡萄酒中脱颖而出。
国内许多葡萄酒酿造厂商则利用了人们在购物时的这种心理,推出了大量经添加额外糖分而制成的带有甜味的“甜葡萄酒”,于是将消费者逐步引入一个“甜型葡萄酒”就是“甜的葡萄酒”的误区之中。
如果以葡萄酒中含有的糖分多少来区分的话,葡萄酒大体可分为干型葡萄酒、半干型葡萄酒、半甜型葡萄酒、甜型葡萄酒四大类。通常来说,葡萄酒甜与不甜的口味主要取决于葡萄酒中天然糖分转化为酒精的比例。
其中,在现今葡萄酒市扬中占据较大份额的干型葡萄酒最为人所常见。这类葡萄酒在酿制的过程中葡萄汁中的天然糖分被完全转化为酒精,每升含糖量不超过4克,因此在品尝的时候明显感觉不出甜的味道。依次类推,其他葡萄汁的天然糖分被部分转化成酒精的葡萄酒中,每升含糖量4至12克的葡萄酒被称为半干型葡萄酒,每升含糖量12至50克的葡萄酒被称为半甜型葡萄酒,每升含糖量在50克以上的葡萄酒则被称为甜型葡萄酒。
甜型葡萄酒的酿造对酿酒葡萄的品质以及酿造工序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人们总结出各种保留、浓缩葡萄酒糖分的方法来酿制甜型葡萄酒,如利用白兰地终止发酵酿制的波特酒、利用空气蒸发酿制的雪莉酒、利用寒冷天气酿制的冰酒、利用霉菌侵染酿制的贵腐酒等。
由此可见,甜型葡萄酒中的糖分完全来自于葡萄汁液中的天然糖分,而非后期人为的额外添加。对于那些以后期添加额外糖分而获得的所谓“甜葡萄酒”,人们有理由说“不”。
人们在馈赠亲友或者独自品尝的时候更多地是看中某款葡萄酒的价值和品质,而那些有着悠久酿酒历史与优秀的酿造工艺的豪门名庄则自然而然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有着豪门血统的极品佳酿不仅有着优雅、美妙的品质,还有着让人望之兴叹的价格。于是,有的人一看到葡萄酒酒标上“Haut—Brion”的字样,就不禁内心激荡,再看价格适合就连忙收入囊中,结果回去研究才发现买的是一瓶奥比昂的副牌酒,其品质与正牌酒相差甚远。
尽管这些在葡萄酒市场中极富盛名的豪门名庄所出产的葡萄酒品质稳定、优异,但是同一品牌的不同产品也会有着不小的差距。葡萄酒酒庄作为一个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实体,为了满足不同层次的、不同消费观念的人群需要,必须将其产品有所区分、错开档次,依据不同的细分市场需求酿制不同的葡萄酒产品,加之并不是所有采收回来的葡萄品质、葡萄成熟度都能满足酒庄主打产品的规格需要,葡萄酒酒庄的副牌酒也就由此应运而生了。
因此,对于有的知名葡萄酒酒庄来说,其出产的副牌酒可能与其他酒庄的正牌酒的品质不相上下,价格反而高出很多。遇到这种情况,消费者就要从个人的角度去理性判断,是看重葡萄酒的品牌与价格,还是更看重葡萄酒的品质了。
毋庸置疑,作为一种极为依靠自然因素的农业产品,酿酒葡萄的生长与成熟更多地依赖于土壤、气候、日照、水分等自然条件,进而直接影响到不同年份葡萄酒品质的优劣。
一直以来,对葡萄酒痴迷的人们对于葡萄酒完美年份的追逐就从未停歇过。每当遇到风调雨顺的好年份,葡萄酒的排名与葡萄酒酒商们推出的各类年份酒就如同雨后春笋般挤满人们的视线。于是,一边是葡萄酒市场中酒商的疯狂宣传,一边是消费者盲目的顶礼膜拜,葡萄酒年份的概念被人们越来越扩大化、模糊化,甚至出现了年份越久葡萄酒的品质就越好的笑话。
实际上,不同的酒庄在不同的年份所采取的种植、采收、酿造的措施都不一样。对于那些珍惜声誉如同珍惜生命一般的知名酒庄,随着葡萄酒酿造理念与酿造工艺的不断更新与进步,葡萄酒年份所带来的差异正在被日益削减。为了获得最好品质与成熟度的酿酒葡萄,人们在年份好的时候控制葡萄的产量,在年份不好的时候更加注重对葡萄的筛选,用减少葡萄酒产量甚至停产来确保每一瓶葡萄酒品质的稳定与卓越。
此外,对于有些葡萄酒酒庄来说,在那些完美年份里意外的天灾人祸也会使原本优异的葡萄酒品质顷刻之间荡然无存,而这种随机性正是大自然赋予葡萄酒所与生俱来的无限魅力。对于消费者来说,购买的是葡萄酒的品质而不是年份,年份的好坏只是我们判断与评定葡萄酒品质众多方面的一个标签,它并不意味着葡萄酒品质的全部。
在人们耳熟能详的葡萄酒旧世界产区,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德国等国家都有着悠久的葡萄酒酿酒历史与严格的葡萄酒分级制度,而这也正是造就它们在葡萄酒历史中数百年辉煌的基石。(www.xing528.com)
有着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的法国人,他们深信着不同的土壤与气候能够赋予葡萄酒不同的生命与美妙。而法国人制定出延续百年的分级制度的出发点也并非如封神点将般给予某个酒庄以适当的名分。他们运用严格的分级制度控制着葡萄酒的产地、酿酒葡萄品种、葡萄种植方式、葡萄种植密度、葡萄采收细节、葡萄酒酿造过程、葡萄酒酒精含量、葡萄酒储藏方式等葡萄酒酿造的各个环节,以法律的硬性手段控制不同葡萄酒产区葡萄酒酿造传统的延续与特点的稳定,从而不断延续着法国不同葡萄酒产区的传统与骄傲。
这种复杂的分级制度不仅有着森严的评判标准,还有着让人惊叹的庞大体系。单拿法国葡萄酒等级中的最高级别法定产区葡萄酒(简称AOC)来说,由高至低就有城堡AOC级别、村庄AOC级别、次产区AOC级别和大产区AOC级别之分,其中城堡AOC级别与大产区AOC级别的葡萄酒在品质上就有着巨大的差距。而意大利的葡萄酒等级划分也是参照法国,分为四个等级:DOCG(优质葡萄酒)、DOC(法定葡萄酒,约等同于法国AOC等级)、IGT(优良餐酒,等同于法国的VDP等级)和VDT(普通葡萄酒,相当于法国的VDT等级)。
随着时间的流逝,部分励精图治的酒庄出产的葡萄酒品质突飞猛进,有的酒庄所出产的葡萄酒品质则日益衰退,那些慢慢褪去光芒的酒庄逐渐被他人赶上甚至超越。于是就会出现人们在品评一些质量一般的AOC级别葡萄酒时大失所望,而往往那些质量出众的VDQS级别葡萄酒却能有着不俗的表现。这种情况让那些经常徘徊于某一葡萄酒等级边缘的葡萄酒酒庄变得异常尴尬,仍旧以从前分级制度建立初期的排名作为参照则难免有失公正。
因此,人们在选择葡萄酒的时候不能盲目地单凭葡萄酒等级就作出评判,应多尝试对不同葡萄酒对比着品尝与鉴别,从而判断出葡萄酒品质的孰高孰低。
众所周知,葡萄酒能够透过橡木本身细微的气孔接触到外部微量的空气,这种适量的氧化会使经过若干年陈年后的葡萄酒变得格外香醇圆润,橡木桶自身的精华与单宁也会赋予葡萄酒新的生命与风味。除去具有本身葡萄品种所特有的香气之外,葡萄酒根据所选橡木桶的不同能呈现出风格各异的变化,或花香、或果香、或泥土香、或皮革香等等。
于是,越来越多的酿酒师在酿造葡萄酒之前都会更倾向于将葡萄品种与橡木桶放在一起进行综合考虑。葡萄酒市场中随处可见的橡木陈酿葡萄酒仿佛一夜之间将橡木桶渲染成为优质葡萄酒的代名词,而经橡木桶储藏过的葡萄酒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成为葡萄酒市场中炙手可热的新贵。
抛开这些橡木桶本身质量的高低不谈,对于为数众多的葡萄酒品种来说,并非所有的葡萄酒都适宜橡木桶的长期储藏。尽管其中的多数经过橡木桶储藏后都会淡化单宁、增添风味、提升品质,但是我们不能忽视的是也有部分葡萄酒在经过橡木桶的储藏后会出现与前者背道而驰的局面。这些与橡木桶无缘的葡萄酒要么会在漫漫的沉睡中逐渐老去,丧失掉年轻阶段的天然果香,要么原本清新、幽雅的果香会被橡木桶的味道所掩盖。
所以消费者在选购葡萄酒的时候,不要片面听信葡萄酒销售人员或者宣传内容中那些有关橡木桶的评述,应把葡萄酒酿制所使用的酿酒葡萄品种同橡木桶综合起来评判,告别橡木情结会让我们看到葡萄酒更真实、更准确的内涵。
人们在挑选葡萄酒的时候,总会留意到葡萄酒名称标签后面那些字母与数字,例如“2000 Chateau La Mission Haut—Brion[RPl001]。一些葡萄酒爱好者常将这些信息作为选择葡萄酒的重要参照,而对于刚刚入门的人们来说,一时也难以捕捉到什么头绪,只是感觉这些字母与数字似乎与葡萄酒的价格有关。
事实上,就同这些刚刚入门的人们一样,不少的葡萄酒酒庄庄主在难以确认自己酿造的葡萄酒品质的时候,常常邀请一些有着丰富经验与品评权威的人士来品尝鉴赏,然后依据这些人的评分确定葡萄酒上市的指导价格。而这些葡萄酒名称后面的字母与数字,就代表着品评人的名字与品评分数。其中我们比较常见的有:“RP”,声名远扬的美国人罗伯特·帕克(Robert Parker)和他的《葡萄酒倡导家》杂志;“JR”,著名的英国葡萄酒作家、评论家詹妮·罗宾逊(Jancis Robinson);“AM”,极具权威的勃艮第葡萄酒评论家艾伦·米多斯(Allen Meadows);“ST”,国际著名酒评人斯蒂芬·坦泽(Stephen Tanzer)以及他的杂志《国际葡萄酒窖》杂志;“WS”,美国《葡萄酒观察家》杂志等。
这些孜孜不倦的葡萄酒媒体与酒评人以其诚恳、专业、理性的态度将葡萄酒事业一步步推向巅峰。葡萄酒爱好者景仰他们,信赖他们,但是如果把这种景仰与信赖完全地转变为一种依赖,相信这就不是这些葡萄酒媒体与酒评人的初衷了。葡萄酒这种凭借经验与感觉的酒评方式没有固定的计算公式与参照标准,再加之世界上每个葡萄酒酒评人的思维方式与价值判断尺度或多或少都有着不同,同一种葡萄酒在不同酒评人的分数栏中有着不一样的表现是可以让人理解的。
因此,这些酒评数据与评分只是代表着个人的意见,不代表由众多人综合判断而得出的最终结论,人们盲目地通过追逐知名酒评家的评分来选购葡萄酒是有一定风险的。
经常行走于琳琅满目的酒架之间,人们总能发现这么一个规律,那就是品质出众的好葡萄酒通常都有着一个高昂的价格。
的确,在那些有着悠久酿酒历史与深厚文化底蕴的葡萄酒酒庄,它们精选细作、费劲周折地以一种近乎追求艺术般执著的态度酿制出优雅、卓越的葡萄酒。这些凝聚着大自然精华与人类劳动结晶的醇美佳酿往往产量不多,再加上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的关税与运输支出无形之中增加了市场中葡萄酒的成本,而所有这一切最终通常都得由葡萄酒的消费者一方买单。
由此可见,葡萄酒昂贵的价格背后人们所购买的是葡萄酒的历史与文化,品味的是生活意境的出众与脱俗。
相对于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旧世界产区的葡萄酒酒庄来说,那些来自葡萄酒新世界产区如美国、澳大利亚、阿根廷等地的葡萄酒酒庄虽然没有前者悠久的酿酒历史与文化、充沛的市场宣传与影响,但是他们以其先进的设备与工艺、务实的管理与经营,不比前者逊色多少的葡萄酒品质以及极富市场竞争力的价格,正逐步成为葡萄酒消费市场中不可忽视的力量。
对于更多的大众葡萄酒爱好者来说,葡萄酒背后的价值论并不是那么掷地有声,更能吸引人们关注的是葡萄酒本身的品质与价格。但求最好不求最贵,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葡萄酒。与其在餐厅中装作一副凝重姿态,不如找一个悠闲的周末,邀几名亲密的挚友,一款品质优异、别有风情的新世界产区葡萄酒,一样可以体会葡萄酒带给我们的轻松与愉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