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机器人即虚拟人(Virtual Human),又称Humanoid,与Avatar(替身、化身)意思相近,涵盖各种计算机系统中虚拟的人类基本特性,包括其外观几何特性、动作特性、行为和情感特性等。情感虚拟人(Affective Virtual Human)就是使虚拟人具有特定的个性和情感交互(情感识别和表达)能力,具有特定的人工心理数学模型和情感识别及情感表达方式,是人在计算机生成空间(虚拟环境)中的几何特性与行为特性的表示,是多功能感知与情感计算的研究内容,是人工心理理论在虚拟现实领域的具体应用。
虚拟人技术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它一直是近年来计算机领域中的热点课题之一,已取得许多令人瞩目的成果,图1-7简单概括了具有情感的虚拟机器人国内外的发展历程。
图1-7 国内外情感虚拟人发展过程
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对情感虚拟人的研究开展较早,发展也较快。我国对情感虚拟人研究开始的时间虽然比国外要晚些,但是也取得了丰硕的成绩。本书将情感虚拟人技术分为以下三类:(www.xing528.com)
1)主要以实现运动控制为目标的情感虚拟人技术,如JACK系统、Dream Flight和Marilyn Monroe、DIGuy系统和JointMotion系统。Dream Flight和Marilyn Monroe代表了上世纪计算机拟人技术的较高水平。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数字化技术研究室开发的JointMotion系统采用的动作捕获方法控制虚拟人的动作,可以达到很逼真的效果,其他院校如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在这方面也都有所成就。
2)以实现对话/聊天功能为目标的情感虚拟人技术,如小I机器人,它一经推出便受到MSN聊天用户的喜爱。
3)以实现面部表情、手势和注视能力为目标的情感虚拟人技术,如REA(MIT研究)、BEAT(MIT研究)、STEVE、MAX、MACK(MIT研究)、Sam(MIT研究)、Greta、MIRALab和麦洛等。其中由Peter Molyneux设计的虚拟男孩麦洛,不仅会跟用户对话,逐渐学习成长,而且用户也能直接用语音下达命令,甚至如果用户在纸上写字然后用摄像机来拍,麦洛还会读纸上的字。从虚拟人技术发展的历程来看,这种和谐自然的交互方式已经成为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