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器的常见故障有两类:一类是电容器组的操作故障;另一类是并联电容器运行中的异常。
1.电容器组操作故障
电容器组在操作中将产生操作过电压和合闸涌流,该涌流可高达电容器组额定电流的几倍、甚至几十倍,以致引起断路器、避雷器、瓷瓶对地闪络,电容器击穿等故障。
电容器组在正常情况下的投入或退出运行,应根据系统无功负荷潮流和负荷功率因数以及电压情况来决定。当变电站全部停电操作时,应先拉开电容器组断路器,后拉开出线断路器;当变电所全部恢复正常送电时,应先合上各出线断路器,后合上电容器组断路器。
电容器组操作故障的处理,分以下几种情况分别对待:
(1)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立即拉开电容器组的断路器,使其退出运行:
1)电容器组母线电压超过电容器组额定电压1.1倍或超过规定的短时间允许过电压以及通过电容器组的电流超过电容器组额定电流的1.3倍。
2)电容器油箱外壳最热点温度及电容器周围环境温度超过规定的允许值时。电容器连接线接点严重过热或熔化。
3)电容器外壳有较明显异形膨胀时。
4)电容器内部或放电装置有严重异常响声。
5)电容器瓷套管发生严重放电闪络。
6)电容器喷油起火或油箱爆炸时。
(2)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不查明原因,不得将电容器合闸送电:
1)变电所事故跳闸后不准强送电。
2)电容器组的断路器跳闸后,不查明原因,不准更换熔丝送电。
3)熔断器熔丝熔断后,不查明原因,不准更换熔丝送电。
(3)当全所无压后要将电容器的断路器断开。其原因是当全所无压后,一般情况下所带馈线断路器均断开,因而来电后,母线负荷为零,电压较高,电容器的断路器如不事先断开,在较高的电压下会突然充电,有可能造成电容器严重喷油或鼓肚。同时,因为母线没有负荷,电容器充电后,大量无功向系统倒送,致使母线电压升高,即使是将各路负荷送出,负荷恢复到停电前还需要一段时间,母线仍可能维持在较高电压水平上,超过了电容器允许连续运行的电压值,一般规定电容器的长期运行电压不应超过电容器额定电压1.1倍,长期运行电流不应超过电容器额定电流的1.3倍。此外,当空载变压器投入运行时,其充电电流在大多数情况下以3次谐波电流为主,这时,如电容器电路和电源侧的阻抗接近于共振条件,其电流可达电容器额定电流的2~5倍,持续时间1~30s,可能引起过流保护动作。
鉴于以上原因,当全站失压后,必须将电容器的断路器拉开,待来电并且各馈线送电后,再根据母线电压及系统无功补偿情况投入电容器。(www.xing528.com)
2.并联电容器组运行中的常见故障
(1)并联电容器的常见故障包括6类,详见表8.16。
表8.16 并联电容器的故障类型
1)渗漏油。并联电容器渗漏油是一种常见的异常现象,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出现质量不良;运行维护不当;长期运行缺乏维修导致外皮锈蚀而造成电容器渗漏油。
2)电容器外壳膨胀。高电场作用下使得电容器内部的绝缘(介质)游离时分解出气体或部分元件击穿电极对外壳放电等原因,使得电容器的密封外壳内部压力增大,导致电容器的外壳膨胀变形,这是运行中电容故障的征兆,应及时处理,避免这类故障发生。
3)电容器温度升高。其主要原因是电容器过电流和通风条件差造成的。电容器长期过电压运行造成电容器过流等。此外,电容器内部元件故障、介质老化、介质损耗、tgδ增大等都可能导致绝缘击穿使电容器短路。因此,运行中应严格监视和控制电容器室的环境温度,如果采取措施后仍超过允许温度时,应立即停止运行。
4)电容器瓷瓶表面闪络放电。运行中电容器瓷瓶绝缘有缺陷,表面脏污。因此运行中应定期进行清扫检查,对污秽地区不宜安装室外电容器。
5)异常声响。电容器在正常运行情况下无任何声响,因为电容器是一种静止电器又无励磁,不应该有声音。如果运行中,发现有放电或其他不正常声音,说明电容器内部有故障,应立即停止运行。
6)电容器的爆破。运行中的电容器爆破是一种恶性事故,一般在内部元件发生极间或对外绝缘击穿时与并联的其他电容器将对该电容器释放很大的能量,这样就会使电容器爆破引起火灾。
(2)并联电容器的故障处理。根据检查发现的问题,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处理。
1)电容器外壳渗、漏油不严重可将外壳渗、漏处,除锈、焊接、涂漆。
2)外壳膨胀应更换电容器。
3)如室温过高,应改善通风条件。如因其他原因,应查明原因进行处理,如果是电容器问题,应更换电容器。
4)定期检查,清扫。
5)注意观察,严重时,应立即停止运行,更换电容器。
6)如电容器爆破,应更换电容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