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应器的结构是否合理不但会影响加热温度的分布,而且也影响加热层的形状与深度,同时对感应加热设备的功率能否充分发挥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正确设计感应器对保证产品质量和提高技术经济指标是非常重要的。可是在一些工厂中,对感应器(尤其是中、高频设备所用的感应器)的结构设计往往是不够重视的。
应当指出,目前在感应器设计中还存在着以下的问题:①还不能完全用理论计算来解决感应器的结构问题。②感应加热所处理工件的技术要求往往不够明确。③对工件的检查手段也仅停留在硬度检查上,而对加热层形状与加热层深度等则重视不够。
因此,为提高感应加热的质量,应当在经验的基础上,综合各方面的知识来进行感应器的设计,并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改进感应器的结构。
这里则仅限于介绍中、高频感应器的设计。
(一)中、高频电流特点
设计感应器时首先要了解所采用的电源电流的特点,例如集肤效应、邻近效应、圆环效应及尖角效应等。只有很好地掌握这些特性,才能根据工件表面淬火的技术要求,设计与制造出好用的感应器来。
1.集肤效应
当交流电流通过施感导体时,在导体的表面电流最大,越向内部电流密度越小,这种现象称集肤效应(或称表面效应)。电流的频率越高,集肤效应越显著。当电流频率很高时,电流大部集中在导体表面,而中心部分已无电流,这样导致导体的有效电阻增加,导体发热显著增加。因此,感应器的施感导体常常采用空心的铜管制成,管内通水冷却,以降低施感导体的温度。
2.邻近效应
当两个载有一定频率的交流电流的导体彼此相距很近时,则每个导体内的电流将重新分布。如果两个导体中电流方向(瞬时方向)相反时,则最大电流密度就出现在两导体相邻的一面,如图9-3(a)所示。如果两导体内电流的瞬时方向相同,则最大电流密度将出现在两导体相背的一面,如图9-3(b)所示。两个导体间距越小,则电流重新分布的现象越明显。这种电流向一侧集中的现象称为邻近效应。导体内电流的频率越高,邻近效应越明显。这在考虑感应器结构时是不能忽略的。
图9-3 邻近效应
(a)导体中电流瞬时方向相反;(b)导体中电流瞬时方向相同
3.圆环效应(www.xing528.com)
当交变电流流过圆形导体时,电流在导体横截面上的分布将发生变化,此时电流仅仅集中在圆环的内侧,这种现象称为圆环效应。圆环的曲率半径越小,径向宽度越大,圆环效应也越显著。在许多情况下,电流只在圆环的内侧流过,而外侧没有电流。
当加热圆柱体的外表面时,圆环效应与邻近效应一致,感应器中的电流与工件表面靠近。但是对于加热内孔用的感应器来说,圆环效应与邻近效应恰好不一致,圆环效应使电流在感应器内侧流过,因而电流距内孔表面较远,邻近效应减弱,使加热效率降低。
感应电炉就是对这几种效应的综合利用,在感应器中置以钢管(炉料),感应器两端施交流电压,即产生交变磁场,此时感应器本身表现为圆环效应,感应器与钢管间产生临近效应,钢管本身表现为集肤效应。
4.尖角效应
当感应器与工件间的距离相同,但在工件的尖角处的加热强度远较其它光滑部位强烈,往往会造成过热,这种现象称为尖角效应。尖角效应是由于磁力线易于在尖角处集中,感应涡流较大的缘故。因此在设计不规则形状工件用的感应器时,就要考虑尖角效应的影响。应将尖角或凸出部位的间隙(工件与感应器之间的空隙)适当加大。使磁力线不要过分的集中,以削弱此处感应电流的密度。
(二)确定感应器的结构与尺寸的原则
感应器的结构随处理工件技术特点(形状、尺寸及技术要求)的不同而不同,但它基本上都是由两部分组成,即施感导体与汇流板。施感导体又称感应圈,它用来产生交变磁场,使工件产生涡流而进行表面加热,其形状和尺寸应根据所处理工件的形状、尺寸和技术要求来定。施感导体均用紫铜管制成,常用铜管的直径为6、8、10、12、14、16mm及20mm等,使用时常拉制成正方形或矩形,管壁厚度为1.0~1.5mm。汇流板又称插脚,它的一端焊在施感导体上,另一端接到中、高频降压变压器的次级线圈上,以便向施感导体输入电流。汇流板一般用厚度为2~3mm的紫铜板制成,其间距为1.5~3mm。图9-4及图9-5为用于处理圆柱形工件外表面的中、高频感应器。
图9-4 中频感应器
1—施感导体;2—汇流排;3—接线座;4—冷却水管;5—喷水管
图9-5 高频感应器
1—施感导体;2—汇流排;3—冷却水管
感应器的设计包括以下几方面:施感导体的形状、尺寸;施感导体的圈数、施感导体与工件加热面的间隙,汇流板的尺寸与连接方式,冷却方式等。感应器的结构尺寸主要应根据:中、高频电流的特性,中、高频电流在感应器中的流向,磁力统分布情况以及涡流在工件表面上的流向及分布情况来确定。除此而外,还要考虑到使用方便和使用寿命等问题。在具体工件的感应器设计过程中就是要灵活地运用高、中频电流的各种效应,有时要加强某一效应,有时要减弱另一效应。确定感应器的结构与尺寸的详细方法及原则可参见其它资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