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型和芯是用型砂和芯砂制造的。型(芯)砂是由砂、黏结剂、水和附加物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的。黏结剂种类很多,有黏土、水玻璃、桐油、合脂等,应用最广的是价廉而丰富的黏土。用黏土作为黏结剂的型(芯)砂称为黏土砂,用其他黏结剂的型(芯)砂则分别称为水玻璃砂、油砂、合脂砂等。图1-4为黏土砂结构示意图。
1.型(芯)砂的组成
(1)砂
原砂(即新砂)的主要成分是石英(SiO2)。铸造用砂,要求原砂中二氧化硅含量为85%~97%。砂的颗粒以圆形、大小均匀为佳。
为了降低成本,对于已用过的旧砂,经过适当处理后,还可以掺在型砂中使用。对一般手工生产的小型铸造车间,则往往只将旧砂过筛一下以去除砂团、铁块、木片等杂物。
(2)黏结剂
能使砂粒相互黏结的物质称为黏结剂,常用的黏结剂是黏土。黏土主要分为普通黏土和膨润土两类。湿型(造型后砂型烘干)型砂普遍采用黏结性较好的膨润土,而干型(造型后将砂型不烘干)型砂多用普通黏土。
(3)附加物
为了改善型(芯)砂性能而加入的物质称为附加物。常用的附加物有煤粉、木屑等。加入煤粉能防止铸件黏砂,使铸件表面光洁;加入木屑可以改善铸型和芯的透气性。
(4)水
通过水使黏土和原砂混成一体,并具有一定的强度和透气性。水分过多,易使型砂湿度过大,强度低,造型时易黏模,使造型操作困难;水分过少,型砂则干而脆,造型、起模困难。因此,水分要适当,当黏土和水的质量比为3∶1时,强度可达最大值。此外,为防止铸件表面粘砂并使铸件表面光滑,常在铸型型腔表面覆盖一层耐火材料,称为扑料。通常在铸铁件的湿型表面扑撒一层石墨粉或滑石粉,而在铸钢件的湿型表面扑撒石英粉。对于干型和芯的表面,则可以刷一层涂料,而铸铁件可用石墨粉加黏土水剂,铸钢件则常用石英粉和黏土水剂。
2.型(芯)砂应具备的主要功能
(1)透气性
透气性是指紧实砂样的空隙度。若透气性不好,易在铸件内部形成气孔缺陷。型(芯)砂的颗粒应粗大、均匀且为圆形,黏土含量要少,型(芯)砂舂得不要过紧,这些均可使透气性提高。含水量过少时,砂粒表面黏土膜不光滑,透气性不高,而含水量过多,空隙被堵塞,又会使透气性降低。
(2)流动性
流动性是指型(芯)砂在外力或本身重力的作用下,沿模样表面和砂粒间的相对移动的能力。流动性不好的型(芯)砂不能造出轮廓清晰的铸件。
(3)强度
型(芯)砂抵抗力破坏的能力称为强度。型(芯)砂强度过低,易造成塌箱、冲砂和砂眼等缺陷;而强度过高,则易使型(芯)砂透气性变差。型(芯)砂的强度随黏土的含量和砂型紧实度的增加而增加。砂子的颗粒越细,强度越高。含水量过多或过少均可使型(芯)砂的强度降低。(www.xing528.com)
(4)韧性
韧性是指型(芯)砂吸收塑性变形能量的能力。韧性差的型(芯)砂在造型(芯)起模(脱芯)时,易损坏。韧性不好的型(芯)砂,在铸件凝固和成型后的收缩过程中,将产生收缩应力,可能导致铸件产生裂纹。
(5)溃散性
型(芯)砂在浇注后易溃散的性能称为溃散性。溃散性对清砂率和劳动强度有显著影响。
(6)耐火性
耐火性是指型(芯)砂抵抗高温热作用的能力。耐火性差,铸件易产生粘砂现象,使铸件清理和切削加工过于困难。砂中二氧化硅含量越多,砂子的颗粒越大,耐火性越好。
型(芯)砂除了应具备上述主要性能外,还有一些其他性能要求,如耐用性、发气性、吸湿性等。
3.型砂和芯砂的制备
(1)型(芯)砂组成物配制
型(芯)砂组成物需按一定的比例配制,以保证一定的性能。型(芯)砂有多种配比方案,现举两例供参考。
小型铸铁件湿型型砂的配比:新砂10%~20%,旧砂70%~80%,另加膨润土2%~3%、煤粉2%~3%、水4%~5%。
铸铁中小件芯砂的配比:新砂40%,旧砂50%,另加黏土5%~7%、纸浆2%~3%、水7.5%~8.5%。
在同一砂型内,与液态金属接触的面层型砂比背部型砂要求高,因此,型砂又有面砂和背砂(又称填充砂)之分。
(2)型(芯)砂的制备方法
型(芯)砂的性能不仅决定于其配比,还与配砂的工艺操作有关。混碾越均匀,型(芯)砂的性能越好。
型(芯)砂的混制工作是在混砂机中进行的,目前工厂常用的是碾轮式混砂机(如图1-5所示)。混砂工艺:按比例将新砂、旧砂、黏土、煤粉等加入混砂机中,先干混2~3 min,混拌均匀后再加水或液体黏剂(水玻璃、桐油等)湿混10 min左右,即可出砂。混制好的型砂应堆放2~4 h,使水分分布得更均匀,这一过程叫调匀。砂型在使用前还需经行松散处理,使砂块松开、空隙增加。
图1-5 碾轮式混砂机
型(芯)砂的性能应用型砂性能试验仪检测。单件小批量生产时,可用手捏检验法(如图1-6所示)检测,即当型砂湿度适当时可用手把型砂捏成团,手放后它也不松散,手上也不会粘砂,抛向空中则砂团应散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