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broadcast)一词首先在一战中开始使用,加拿大人费辛顿和美国人德佛斯特雷是早期实验广播电台的杰出代表。1909年,在加利福利亚州的圣何塞市,工程和无线电学院的赫罗德开始播出预定节目,每周一次,内容有音乐和新闻。在欧美许多城市也出现了类似的业余电台。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座人民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诞生于1940年12月30日。中国共产党的无线电通信事业是在连年战争中发展起来的,它源于新闻事业。中国共产党的广播电台是从新华社的无线电通信报务活动中派生出来的,在很长的时期内,广播电台隶属于新华社,称新华广播电台。1949年6月5日,中共中央决定,广播事业脱离新华社的领导,扩充成立中共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1949年12月5日,改名为广播事业局,习惯上称为中央广播事业局,成为中国广播电视事业长期的管理机构。同时,北平新华广播电台改名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成为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正式喉舌。
1940年春,根据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指示,以周恩来同志为主任,成立了广播委员会,领导广播电台的筹建工作。中共的电台是从新华社的无线电通信报务活动中发展起来的,长期以来叫新华广播电台,设备由苏联供给,是柴烧锅炉发电机。1940年2月30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试验广播开始,1940年12月30日正式开播标志着人民广播事业的开始(两年后由于广播设备损坏停播)。从此,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有了完全属于自己的声音,广播电台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夺取革命胜利的有力武器。1949年6月5日新华广播电台脱离新华社,成立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12月5日更名为中央广播事业局,北平新华广播电台也改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对广播事业进行了一系列的恢复和改造,主要表现在:1.恢复和新建了一批广播电台,增加了发射功率,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中心的全国广播网初具规模;2.建设农村有线广播网,全国建立了23721个收音站;3.完成对民营广播电台的社会主义改造,大陆广播电台全部由国家经营。从1952年至1966年,我国召开了九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对广播事业的发展作了宏观全面部署,加快了从中央到地方广播事业的发展。1974年10月中央台的调频广播正式开播,从1956年到1973年5月1日正式开播还有一段趣闻。1978年5月1日中央台对外广播正式更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广播电台。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五大召开以后,我国的广播电视事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在节目管理和运营机制上都有了可喜的变化。全国基本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无线和有线相结合的广播和电视、城市和农村、对内和对外并重的现代化广播电视宣传网。到1996年底,全国拥有收音机、收录机5亿多台,有线广播喇叭8100多万只,全国广播电台已达1204台(不含系列台),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746座,全国实现多套广播节目上卫星,全国广播人口覆盖率达到84.2%。随着广播发射功率的增大、广播专用微波电路的延伸,广播转播台站和地方台站遍布全国,中国广播事业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19世纪末,少数先驱者开始研究设计传送图像的技术。1904年,英国人贝尔威尔和德国人柯隆发明了一次电传一张照片的电视技术,每传一张照片需要10分钟。1924年,英国和德国科学家几乎同时运用机械扫描方式成功地传出了静止图像。但有线机械电视传播的距离和范围非常有限,图像也相当粗糙。
1923年,俄裔美国科学家兹沃里金申请到光电显像管、电视发射器及电视接收器的专利,他首次采用全面性的“电子电视”发收系统,成为现代电视技术的先驱。电子技术在电视上的应用,使电视开始走出实验室,进入公众生活之中,1925年,英国科学家研制成功电视机。1928年,美国纽约31家广播电台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电视广播试验,由于显像管技术尚未完全过关,整个试验只持续了30分钟,收看的电视机也只有十多台,此举宣告了作为社会公共事业的电视艺术的问世,是电视发展史上划时代的事件。1929年,美国科学家伊夫斯在纽约和华盛顿之间播送50行的彩色电视图像,发明了彩色电视机。1933年,兹沃里金又研制成功可供电视摄像用的摄像管和显像管,完成了使电视摄像与显像完全电子化的过程,至此,现代电视系统基本成型。今天电视摄影机和电视接收的成像原理与器具,就是根据他的发明改进而来。
1936年11月2日,英国广播公司在伦敦郊外的亚历山大宫,播出了一场颇具规模的歌舞节目,并首次开办每天2小时的电视广播。全伦敦只有200多台收视电视机,但它标志着世界电视事业开始发迹。对当年柏林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报道,更是年轻的电视事业的一次大亮相。当时共使用了4台摄像机拍摄比赛情况,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全电子摄像机。这台机器体积庞大,它的一个1.6米焦距的镜头就重45公斤,长2.2米,被人们戏称为“电视大炮”。此后,价格相当昂贵的电视在英国中上层家庭开始有所普及。1937年,该公司播映英王乔治五世的加冕大典时,英国已有5万观众在观看电视。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英国约有2万家庭拥有了电视机。
1939年4月30日,美国无线电公司通过帝国大厦屋顶的发射机,传送了罗斯福总统在世界博览会上致开幕词和纽约市市长带领群众游行的电视节目,成千上万的人拥入百货商店排队观看这个新鲜场面。二战结束时,美国约有7000台电视机。二战前开办电视的还有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
1958年,中国第一台黑白电视机在天津诞生,同年,开始试播。当时,全国只有50多台黑白电视机。电视机经历了从黑白到彩色,从电子管、晶体管电视迅速发展到集成电路电视,目前,电视正在向智能化、数字化和多用途化迈进;电视转播也由卫星传播到卫星直播。
电波传输方式:
电磁波是由同相且互相垂直的电场与磁场在空间中衍生发射的震荡波,是以波动的形式传播的电磁场。电磁波是电磁场的一种运动形态。电与磁可说是一体两面,变化的电场会产生磁场,变化的磁场则会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构成了一个不可分离的统一的场,这就是电磁场,而变化的电磁场在空间的传播形成了电磁波。
电磁场、电磁波的理论源自于麦克斯韦方程组,该方程组是电磁学理论的基础系统而完整地概括了电磁场的基本规律,并预示了电磁波的存在。
第一个方程表示静电场是有源的。
第二个方程表示磁场是无源的。
第三个方程表示变化的磁场可以产生感应电场。
第四个方程表示变化的电场可以产生磁场。
电磁波基本特性:
1.电磁波为横波,电磁波的磁场、电场及其行进方向三者互相垂直;
2.携带有能量,可以作为信息的载体;(www.xing528.com)
3.不需要依靠介质传播,在真空中速度为光速;
4.与光一样在通过不同介质时,会发生折射、反射、绕射、散射和吸收等现象。
用于通信和广播电视的无线电波就是工作于相应频率的电磁波,有时也称为射频信号,其频率f与波长λ的关系为:f=c/λ(c为光速)
广播电视无线信号作为一种电磁波,有着与一般电磁波完全相同的传播特性。现实中广播电视无线信号的覆盖范围和覆盖效果取决于很多因素,抛开发射机输出信号质量问题,主要有以下因素:
1.发射台位置;
2.有效辐射功率;
3.信号频率;
4.覆盖区地形起伏;
5.传播路径及长度;
6.覆盖区类型。
彩色电视制式主要有以下制式:
1.NTSC彩色电视制式:它是1952年由美国国家电视标准委员会指定的彩色电视广播标准,它采用正交平衡调幅的技术方式,故也称为正交平衡调幅制。美国、加拿大等大部分西半球国家以及中国的台湾、日本、韩国、菲律宾等均采用这种制式。
2.PAL制式:它是西德在1962年指定的彩色电视广播标准,它采用逐行倒相正交平衡调幅的技术方法,克服了NTSC制相位敏感造成色彩失真的缺点。西德、英国等一些西欧国家,新加坡、中国大陆及香港、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采用这种制式。PAL制式中根据不同的参数细节,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G、I、D等制式,其中PAL-D制是我国大陆采用的制式。N制的分辨率是720×480;P制的分辨率是720×576。我国之所以采用P制而未采用N制主要的原因应该出于当时(1958年我国建立第一个电视台——北京电视台,是CCTV的前身)政治原因考虑,经过反复考证,未采用美国的N制,而采用了相对便宜、性能稳定的P制。
3.SECAM 制式:SECAM,法文 Sequentiel Couleur A Memoire 的缩写,又称塞康制,意为“按顺序传送彩色与存储”,1966—1967年法国研制成功,它属于同时顺序制。有SECAM、SECAM-B、SECAM-D、SECAM-G、SECAM-K、SECAM-L共6种格式。SECAM在信号传输过程中,亮度信号每行传送,而两个色差信号则逐行依次传送,即用行错开传输时间的办法来避免同时传输时所产生的串色以及由其造成的彩色失真。SECAM制式特点是不怕干扰,彩色效果好,但兼容性差。帧频每秒25帧,扫描线625行,隔行扫描,画面比例4∶3,分辨率720×576。采用SECAM制的国家主要有俄罗斯、法国、埃及和非洲的一些法语系国家等。
1971年,全国已建有电视台32座。21世纪初,中国大陆的电视覆盖率高达94%。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全党工作重心的转移,我国的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大致经历了五次变革: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国家指导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种经济体制的“高速”变革,对广播电视的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1983年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确定了我国广播电视发展的正确方针,明确提出了要“自己走路”、要“以宣传为中心”、要“以新改革为突破口”、要“四级办节目、四级混合覆盖”、要“开展多种经营,广开财源”的发展思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经济得到了持续高速发展,我国广播电视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度,1997年广播电台发展到1363座,无线电视台发展到980座,有线电视台发展到1200座;同时还出现了相当多的经济电视台和500多家企业电视台,人们对广播电视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了新的认知,并积极地寻找广播电视的新资源,信息社会的到来和知识经济在我国初露端倪,大大提高了广播电视产业在整体信息产业群中的地位。张海涛同志在全国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培训班开班典礼讲话中谈到“广播电视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广播电视是实施政治宣传、引导社会舆论、传播先进文化的最有力工具之一,在团结人民、教育人民、鼓舞人民和激励人民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广播电视又是最普及的信息工具、最便捷的文化载体,是广大人民群众获取资讯信息、享受文化娱乐的主要渠道和重要手段。因此,广播电视的导向正确和播出安全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关系到我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广电的性质、地位决定了它的作用和任务”。
广播电视的优势和特性就在于“播”,没有播出就没有广播电视。毛泽东同志早在1962年就对广播的安全播出工作作出指示:广播电台要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各就各位、坚守岗位、正常工作、安全播音。1963年,他再次批示:广播不能中断。主席的批示说明了广播电视在国家政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也说明了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在广电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缺少职务头衔王太华同志提出“确保正确导向是广电工作的灵魂,确保安全播出是广电工作的生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