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滤波的单相不控整流电路常用于小功率单相交流输入的场合。目前大量普及的微机、电视机等电气产品所采用的开关电源中,其整流部分就是如图3-2a所示的单相桥式不控整流电路。以下就对该电路的工作原理进行分析,总结其特点。
图3-2 电容滤波的单相桥式不控整流电路及其工作波形
a)电路 b)波形
1.工作原理及波形分析
图3-2b为电路工作波形。假设该电路已工作于稳态,并以电阻R作为负载。工作原理及波形分析如下:
电路的基本工作过程是,在u2正半周过零点至ωt=0期间,因u2<ud,故二极管均不导通,此阶段电容C向R放电,提供负载所需电流,同时ud下降。至ωt=0之后,u2将要超过ud,使得VD1和VD4开通,ud=u2,交流电源向电容充电,同时向负载R供电。
设VD1和VD4导通的时刻与u2过零点相距δ角,则u2为
在VD1和VD4导通期间,有
式中,ud(0)为VD1、VD4开始导通时刻直流侧电压值。
将u2代入并求解得
而负载电流为
设VD1和VD4的导通角为θ,则当ωt=θ时,VD1和VD4关断。将id(θ)=0代入式(3-12)得
tan(θ+δ)=-ωRC (3-13)
电容被充电到ωt=θ时,,VD1和VD4关断。电容开始以时间常数RC按指数函数放电,当ωt=π,即放电经过π-θ角时,ud降至开始充电时的初值2U2sinδ,另一对二极管VD2和VD3导通,此后u2又向C充电,与u2正半周的情况一样。由于二极管导通后u2开始向C充电时的ud与二极管关断后C放电结束时的ud相等,故有
注意到θ+δ为第2象限的角,由式(3-13)和式(3-14)得
在ωRC已知时,即可由式(3-16)求出δ,进而由式(3-15)求出θ。显然δ和θ仅由ωRC决定。图3-3给出了根据以上两式求得的δ、θ随ωRC变化的曲线。
二极管VD1和VD4关断的时刻,即ωt达到θ的时刻,还可用另一种方法确定。显然,在u2达到峰值之前,VD1和VD4是不会关断的。u2过了峰值之后,u2和电容电压ud都开始下降。VD1和VD4的关断时刻,从物理意义上讲,就是两个电压下降速度相等的时刻,一个是电源电压的下降速度|du2/d(ωt)|,另一个是假设二极管VD1和VD4关断而电容开始单独向电阻放电时电压的下降速度|dud/d(ωt)|p(下标表示假设)。前者等于该时刻u2导数的绝对值,而后者等于该时刻ud与ωRC的比值。据此即可确定θ。(www.xing528.com)
2.数量关系
(1)输出电压平均值
空载时,R=,放电时间常数为无穷大,输出电压最大,。
整流电压平均值Ud可根据前述波形及有关计算公式推导得出,但推导过程繁琐,故此处直接给出Ud与输出到负载的电流平均值IR之间的关系如图3-4所示。空载时,。重载时,R很小,电容放电很快,几乎失去储能作用,随着负载加重,Ud逐渐趋近于0.9U2,即趋近于接近电阻负载时的特性。
图3-3 δ、θ随ωRC变化的曲线
图3-4 电容滤波的单相不控整流电路输出电压与输出电流的关系
通常在设计时根据负载的情况选择电容C值,使,T为交流电源的周期,此时输出电压为
Ud≈1.2U2 (3-17)
(2)电流平均值
输出电流平均值IR为
IR=Ud/R (3-18)
在稳态时,电容C在一个电源周期内吸收的能量和释放的能量相等,其电压平均值保持不变,相应地,流经电容的电流在一周期内的平均值为零,又由id=iC+iR得
id=iR (3-19)
在一个电源周期中,id有两个波头,分别轮流流过VD1、VD4和VD2、VD3。反过来说,流过某个二极管的电流iVD只是两个波头中的一个,故其平均值为
IVD=Id/2=IR/2 (3-20)
(3)二极管承受的电压
二极管承受的反向电压最大值为变压器二次电压最大值,即。
在以上讨论过程中,忽略了电路中诸如变压器漏抗、线路电感等的作用。另外,实际应用中为了抑制电流冲击,常在直流侧串入较小的电感,成为感容滤波的电路,如图3-5a所示。此时输出电压和输入电流的波形如图3-5b所示,由波形可见,ud波形更平直,而电流i2的上升段平缓了许多,这对于电路的工作是有利的。当L与C的取值变化时,电路的工作情况会有很大的不同,这里不再详细介绍。
图3-5 感容滤波的单相桥式不控整流电路及其工作波形
a)电路图 b)波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