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P-MOSFET驱动电路要求及优化

P-MOSFET驱动电路要求及优化

时间:2023-06-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P-MOSFET是电压驱动型器件,P-MOSFET的栅源之间有数千皮法左右的极间电容,为快速建立驱动电压,要求驱动电路具有较小的输出电阻。使P-MOSFET开通的栅源极间驱动电压一般取10~15V。图1-45 理想的P-MOSFET栅极驱动波形2.栅极驱动电路栅极直接驱动电路图1-46为两种直接驱动的栅控电路。图1-47a所示是采用脉冲变压器进行隔离的P-MOSFET驱动电路。P-MOSFET栅极输入电容通过R3放电,使其关断。电阻R3影响P-MOSFET的关断速度,阻值不宜过大,电阻R4的作用是防止栅极开路。

P-MOSFET驱动电路要求及优化

P-MOSFET是电压驱动型器件,P-MOSFET的栅源之间有数千皮法左右的极间电容,为快速建立驱动电压,要求驱动电路具有较小的输出电阻。使P-MOSFET开通的栅源极间驱动电压一般取10~15V。在关断时,要求施加一定幅值的负驱动电压(一般取-15~-5V),有利于减小关断时间和关断损耗。

1.对栅极驱动电路的要求

1)具有对地电位可浮动的独立直流电源

2)提供栅极需要的正、负栅压,栅极电压上升沿与下降沿要陡,而且为提供一定的动态驱动功率,栅极充放电电流也应具有一定量值。

3)电路的输出电阻要小,以提高栅极输入电容充放电速度,缩短功率器件的开关时间。

4)电路一旦发生过载或短路故障时,能快速封锁输入控制信号,并能使栅极电容快速放电,关断P-MOSFET。

5)驱动与前置电路应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理想的P-MOSFET栅极驱动波形如图1-45所示。

978-7-111-41076-8-Chapter02-86.jpg

图1-45 理想的P-MOSFET栅极驱动波形

2.栅极驱动电路

(1)栅极直接驱动电路

图1-46为两种直接驱动的栅控电路。栅极直接驱动是最简单的一种形式,由于P-MOS-FET的输入阻抗很高,所以可以用TTL器件或CMOS器件直接驱动。

图1-46a在输入信号ui高电平时,晶体管VT导通,15V的栅控电源经过VT给P-MOSFET本身的输入电容充电,建立栅控电场,使P-MOSFET快速导通。在输入信号ui变为低电平时,VT截止,P-MOSFET的输入电容通过二极管VD接地,保证P-MOSFET处于关断状态。由于晶体管VT的放大作用,使充电电流放大,加快了电场的建立,提高了P-MOSFET的导通速度。(www.xing528.com)

图1-46b是推挽式直接驱动电路。当输入信号ui为高电平时,VT1导通,P-MOSFET快速导通。当输入信号ui为低电平时,VT2导通,输入电容放电,栅极接地,P-MOSFET快速关断。两个晶体管VT1和VT2都使输入信号放大,提高了电路的工作速度。它们作为射极输出器工作,不会出现饱和状态,因此信号的传输无延迟。

978-7-111-41076-8-Chapter02-87.jpg

图1-46 栅极直接驱动电路

a)用一个晶体管直接驱动 b)用推挽电路驱动

(2)栅极隔离驱动电路

栅极隔离驱动电路根据隔离元器件的不同分为电磁隔离(又称磁耦式)和光电隔离(又称光耦式)两种。

脉冲变压器是典型的电磁隔离元器件。图1-47a所示是采用脉冲变压器进行隔离的P-MOSFET驱动电路。当输入信号ui为正脉冲时,晶体管VT导通,脉冲变压器二次侧产生的正脉冲通过VD2直接驱动P-MOSFET可提高其开关速度;当ui为零或负脉冲时,VT截止,脉冲变压器二次侧感应负脉冲。P-MOSFET栅极输入电容通过R3放电,使其关断。电阻R3影响P-MOSFET的关断速度,阻值不宜过大,电阻R4的作用是防止栅极开路。

978-7-111-41076-8-Chapter02-88.jpg

图1-47 栅极隔离驱动电路

a)电磁隔离驱动电路 b)光电隔离驱动电路

光电隔离的P-MOSFET驱动电路如图1-47b所示。当输入信号ui为高电平时,晶体管VT1和光耦合器VL导通,比较器A同相端为高电平,其输出为正信号,晶体管VT2导通,为P-MOSFET栅极输入电容提供充电电流,P-MOSFET导通;当ui为低电平时,光耦合器VL不工作,比较器A输出负信号,VT3导通,P-MOSFET栅极输入电容放电,使其关断。电容C1为加速电容,C2为抗干扰电容,C3使比较器输出的正跳沿延迟,以避免因干扰所导致的P-MOSFET误导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