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冒口补缩距离技巧详解

冒口补缩距离技巧详解

时间:2023-06-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冒口的有效补缩距离是指冒口周围能够获得致密组织的距离,通常由冒口区与末端区构成。冒口的有效补缩距离是确定冒口数量的重要参考依据。图54 均匀壁厚铸件各区域与轴线缩松的形成a)、b)等液相线和等固相线异动情况 c)中间凝固区域放大 d)凝固结束后的三个区域1—末端扩张角 2、3—冒口区扩张角 4—0°中间区扩张角1.水平补缩距离工艺设计中冒口的有效补缩距离主要是指水平补缩距离。

冒口补缩距离技巧详解

冒口的有效补缩距离是指冒口周围能够获得致密组织的距离,通常由冒口区与末端区构成。冒口的有效补缩距离是确定冒口数量的重要参考依据。冒口区是指冒口周围直接由冒口进行补缩而获得的致密组织区。末端区是指远离冒口的铸件端部,由于端部的边角效应,该区域的补缩通道扩张角比较大,易于补缩,所形成的致密区域称为末端区。补缩通道是指铸件在凝固过程中,冒口中的金属液对铸件的体收缩进行补偿,该补偿过程中金属液所流经的空间就是补缩通道。超出冒口有效补缩区域的铸件部位,有可能产生缩孔和缩松缺陷。均匀壁厚铸件各区域与轴线缩松的形成如图5⁃4所示。

978-7-111-56428-7-Chapter05-9.jpg

图5⁃4 均匀壁厚铸件各区域与轴线缩松的形成

a)、b)等液相线和等固相线异动情况 c)中间凝固区域放大 d)凝固结束后的三个区域

ϕ1—末端扩张角 ϕ2ϕ3—冒口区扩张角 ϕ4—0°中间区扩张角

1.水平补缩距离

工艺设计中冒口的有效补缩距离主要是指水平补缩距离。图5⁃5~图5⁃8与表5⁃5所给出的补缩距离是参考值,可根据铸件的结构、对铸件质量等级的要求和合金的具体成分等因素进行调整。

978-7-111-56428-7-Chapter05-10.jpg

图5⁃5 冒口区长度与铸件厚度

978-7-111-56428-7-Chapter05-11.jpg

图5⁃6 末端区长度与铸件厚度

978-7-111-56428-7-Chapter05-12.jpg

图5⁃7 冒口区+末端区的长度与铸件厚度

978-7-111-56428-7-Chapter05-13.jpg(www.xing528.com)

图5⁃8 发热冒口区的长度与铸件厚度

5⁃5 平板件及杆件的补缩距离

978-7-111-56428-7-Chapter05-14.jpg

(续)

978-7-111-56428-7-Chapter05-15.jpg

注:本表适用于w(C)=0.20%~0.30%的铸钢件

2.冒口延续度

冒口延续度是指冒口根部尺寸中的长度与同方向铸件的长度之比。根据冒口延续度同样可以推算冒口的补缩距离。普通铸钢件和轮形铸件的冒口延续度见表5⁃6和5⁃7。

5⁃6 普通铸钢件的冒口延续度

978-7-111-56428-7-Chapter05-16.jpg

5⁃7 轮形铸件的冒口延续度

978-7-111-56428-7-Chapter05-17.jpg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