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模式IGBT(Bi-mode Insulated Gate Transistor,BIGT)[55,56]是ABB公司在常规RC-IGBT基础上开发的一种新的逆导型IGBT结构,目的是解决RC-IGBT的负阻现象。
1.BIGT结构
如图5-55所示,BIGT结构是由RC-IGBT和普通的IGBT复合而成的,由于该结构可以按IGBT与二极管的两种模式工作,故称为双模式IGBT。其中普通IG-BT在此称为引导IGBT(其p+集电区称为p+引导区),右侧为一个常规的RC-IGBT。通常位于BIGT芯片中央,两侧是具有集电极短路点的RC-IGBT。短路点布局有多种形式,比如n+短路区可以与p+引导区的布局是平行条纹(见图5-55下图)、正交条纹,或是离散点状或小正方形布局。采用p+引导区的作用有两个:一是在导通初期引导IGBT开通;二是提高版图设计的自由度,使n+区与p+区的尺寸不需严格控制。由于存在p+引导区,使n+区面积缩小为集电区总面积的25%,有利于降低二极管正向压降。为了改善器件通态特性,采用了增强型平面(EP)元胞设计,在元胞下方增加了n增强层(见图5-55上图),以产生电子注入增强效应。对二极管而言,n增强层可以降低阳极的空穴注入效率,同时采用He2+辐照在n增强层处形成一个低寿命区[55],有利于获得快速软恢复特性。
2.BIGT的工作原理
在器件导通初期,电压及电流密度很小时,引导IGBT会先导通,发生电导调制效应。随着电流密度进一步增加,电导调制区从引导区逐渐向RC-IGBT区扩展,基本上可消除初次负阻现象。载流子向RC-IGBT区扩展的速度取决于n+短路区的布局。通过对BIGT中载流子密度3D分布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正交条纹(S2)的载流子扩展速度最快,小正方形(D2)布局时的载流子扩展速度稍快。
(www.xing528.com)
图5-55 BIGT的剖面结构及背面的集电极图形
3.BIGT的特性
(1)导通特性BIGT正向导通特性曲线如图5-56所示。正向工作时BIGT按IGBT的导通模式工作,并且与n+短路区的布局有关;反向工作时,BIGT按二极管的导通模式工作。当n+短路区与p+引导区的布局采用正交条纹(S2)时,导通特性最好;采用平行条纹(S1)时,导通特性较差;采用正交-平行条纹(S3)时,IGBT的导通特性介于S1与S2之间,并且在小电流下仍有小的二次负阻现象;如图5-56b所示,当n+短路区采用多种不同(条形、点形及方形)的图形区时,BIGT的正、反向导通特性曲线均有所不同。采用离散点状(D1)时,IGBT饱和电压最小,但同时二极管的导通特性明显变差;采用小正方形(D2)时,对二极管导通特性没有影响,但IGBT的饱和电压稍大。可见,采用正交条纹布局和小正方形点状短路区时,可以兼顾BIGT的正、反向导通特性。
(2)开关特性 如图5-57所示,BIGT在25℃和2800V电压下关断50A电流时,采用正交条纹(S2)布局的关断拖尾电流要比平纹条纹(S1)的较大,但在125℃高温下采用两种条纹布局的IGBT关断波形几乎重合。可见,采用正交条纹(S2)来布局n+短路区和p+引导区,不仅有利于载流子的扩展,而且能有效地利用器件的面积,在IGBT和二极管导通损耗之间获得折中,使BIGT性能达到最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