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架线工程施工及注意事项

架线工程施工及注意事项

时间:2023-06-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更换导、地线的工作,允许利用旧线带新线的方法进行抽换施放。220kV线路工程的分裂导线的展放宜采用张力放线,展放过程中导线不准拖地。张力放线的操作可按《超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张力架线施工艺导则》的规定实行。当达不到规定时接续管应加护套。c)单金属绞线损伤截面积为4%及以下。c)补修预绞丝应与导线接触紧密,其中心应位于损伤最严重处,并应将损伤部位全部覆盖。

架线工程施工及注意事项

(一)放线

(1)搬运导线时应轻装轻卸,防止摔坏线盘,碰伤导线。

(2)放线前应进行下列准备工作:

1)根据线盘的线长及架线方向,合理布置线轴的安放位置。

2)将放线架支设稳固。

3)清除放线通道上的可能损伤导线与避雷线的障碍物,并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

4)跨越电力线、通信线、铁路及公路时,应搭设安全稳固的跨越架,无法搭设跨越架时,应有可靠的跨越措施。

5)根据沿线具体情况合理布置护线人员,对交叉跨越及可能损伤导、地线的地方,应派专人看守,联系信号必须明确统一。

(3)施放导、地线时应尽可能采用架空牵引的方法,并将导、地线放在放线滑轮内施放,放线滑轮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要求:

1)滑轮的轮槽直径应与导线或地线的直径相配合,其滑轮在轮槽底部的轮径与所放导线或地线的直径之比不宜小于15。

2)根据线路的基本情况,如上拔、悬挂点高差大、连接管穿过滑轮等,应选用特制的放线滑轮。

3)放线的滑轮应与施放的导线或地线金属同类,施放铝线和钢芯线应使用铝制或涂有橡胶的滑轮,钢绞线可使用铁质滑轮。

4)放线滑轮应转动灵活;应牢固可靠地挂在电杆或横担的适当位置上,以保证导、地线的施放和收紧。

5)放线滑轮的活门必须关好、销牢。

6)张力放线用的多轮滑车除应符合国家标准《放线滑车直径与槽形》的规定外,其轮槽应能顺利通过接续管及其护套,轮槽应采用硅胶或其他韧性材料,滑轮的摩擦阻力系数不应大于1.015。

(4)严禁把导线直接放在铁横担上或棒式瓶上进行施放,以免损伤导线。

(5)更换导、地线的工作,允许利用旧线带新线的方法进行抽换施放。但必须认真仔细地检查杆塔稳固情况,拆除导、地线上的防震锤,将原有导、地线线夹解开,把导、地线放在预先挂好的放线滑轮内,并须检查旧线上有无障碍物,然后方可抽放导、地线。

(6)220kV线路工程的分裂导线的展放宜采用张力放线,展放过程中导线不准拖地。张力放线的操作可按《超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张力架线施工艺导则》的规定实行。

(7)采用张力放线方法施工的输电线路,应具备下列施工条件:

1)放线区段不大于6km,放线区段内能选择一处牵、张场场地,牵引机和张力机能运达场内。

2)牵、张场场地两侧杆塔允许直线临锚。

3)具备采用直线杆塔紧线,耐张杆塔高空平衡挂线的方法。

4)直线杆塔应设附件安装施工用孔,耐张杆塔应设锚线孔、临时拉线孔、挂放线滑车孔,孔径与施工工具相配合,承载能力满足施工荷载。

5)用于张力放线的导线不得有钢芯断头,且应定长或分级定长供应。

(8)张力放线时所用的特种受力工具,如连接网套、牵引板、平衡锤、不旋转连结器、卡线器、链式葫芦等,均按出厂允许承载能力选用,并注意与导线规格和主要机具相匹配。

(9)张力放线时,接续管通过滑车时产生的弯曲不得大于2%。当达不到规定时接续管应加护套。有明显弯曲时应校直,校直后的接续管严禁有裂纹,达不到规定时应割断重接。

(二)导、地线的损伤处理

(1)导线在同一处的损伤同时符合下列情况时属轻微损伤,可不作补修,只将损伤外棱角与毛刺用#0砂纸磨光。

1)一般放线。

a)铝、铝合金单股损伤深度小于直径的1/2。

b)钢芯铝绞线及钢芯铝合金绞线损伤截面积为导电部分截面积的5%及以下,且强度损失小于4%。

c)单金属绞线损伤截面积为4%及以下。

2)张力放线。外层导线有轻微擦伤,其深度不超过单股直径的1/4,且截面积损伤不超过导电部分截面积的2%。“同一处”损伤截面积是指该损伤处在一个节距内的每股铝丝沿铝股损伤最严重处的深度换算出的截面积总和(下同)。

3)损伤深度达到直径的1/2时按断股论。

(2)一般放线时导线在同一处损伤为中度损伤时,其补修应符合表5-18的规定。

表5-18 导线损伤补修处理标准

注 导线的总拉断力是指保证计算拉断力。

(3)张力放线时钢芯铝绞线损伤已超过轻度损伤,但损伤的强度不超过总拉断力的8.5%,损伤截面积不超过导电部分截面积的12.5%,可用补修管补修。

(4)中度损伤处理。

1)采用缠绕处理。

a)将受伤处线股处理平整。

b)缠绕材料应为直径不小于导线单股直径的铝单丝,缠绕应紧密,其中心应位于损伤最严重处,并应将受伤部分全部覆盖,其长度不得小于100mm。

2)采用补修预绞丝处理。

a)将受伤处线股处理平整。

b)补修预绞丝长度不得小于3个节距或符合国家标准预绞丝中的规定。

c)补修预绞丝应与导线接触紧密,其中心应位于损伤最严重处,并应将损伤部位全部覆盖。

3)采用补修管补修。

a)将损伤处的线股先恢复原绞制状态。

b)补修管的中心应位于损伤最严重处,需补修的范围应位于管两端各20mm内。

c)补修管操作可采用液压或爆压规程进行。

(5)一般放线或张力放线时,导线在同一处损伤符合下述情况之一时,属严重损伤,必须将损伤部分全部割去,重新以接续管连接,导线断股重接标准见表5-19。

表5-19 导线断股重接标准

1)导线损失的强度或损伤的截面超过采用补修管(或张力放线补修管)补修的规定时。

2)连续损伤的长度已超过补修管能补修的范围。

3)导线钢芯有断股。

4)金钩、破股已使钢芯或内层铝股形成无法修复的永久变形。

(6)镀锌钢绞线损伤应按表5-20中的规定处理。

表5-20 镀锌钢绞线损伤处理规定

1)采用镀锌铁线缠绕处理时,所用铁线的直径应不小于3.2mm,铁线应与钢绞线接触紧密,其中心应位于断股处,缠绕长度应不小于200mm并绑扎牢固。

2)以补修管补修镀锌钢绞线时的要求同补修导线的要求一致。

(三)导、地线的连接

(1)采用液压导、地线的接续管、耐张线夹及补修管等连接时,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架空送电线路导线及避雷线液压施工工艺规程》的规定。

(2)当采用爆压方式连接导、地线时,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架空电力线路外爆压接施工工艺规程》的规定。

(3)爆压连接所使用的接续管、耐张线夹应与所连接的导地线相适应。在施工前除按规定进行试件制作并鉴定其拉力外,并应进行解剖检查,钢芯不得有损伤。

(4)不同金属、不同规格、不同绞制方向的导、地线严禁在同一个耐张段内连接。

(5)液压和爆压工作结束,操作员自检合格后应在连接管上打上操作人员的钢印。

(6)必须使用现行的电力金具接续管及耐张线夹进行连接。连接后的握着强度在施工前应进行试件试验;试件不得少于3件,其试验握着强度不得小于导地线保证计算拉断力的95%,螺栓型耐张线夹握着强度不得少于90%。

(7)采用钳接或液压连接导线时,导线连接部分外层铝股在清洗后应薄薄地涂上一层导电脂,并应用细钢丝刷清刷表面氧化膜,应保留导电脂进行连接。

导电脂必须具备下列性能:

1)中性。

2)流动温度不低于150℃,有一定粘滞性。

3)接触电阻低。

(8)采用钳压或液压导线时的要求:

1)检查合格的铝制导线钳接管内垫片及导线端头是否光滑平整,然后用细钢丝刷或砂布将其氧化物及脏污擦刷掉,钳接管内壁应用汽油冲刷干净,随即将涂上导电脂后的导线端头相对的穿入钳接管内,准备钳压(垫片必须穿入管内)。

2)擦刷导线端头的长度约为钳接管全长的1.25倍,导线的端头应用细铁丝绑扎牢固(钳压后绑线应保留)。剪截铝线及钢芯铝线可用断线钳或钢锯。

3)准备好钳压机并检查钢模规格是否与连接线号相符,然后用内卡尺测量上下两钢模之间距离尺寸当否,并固定止动螺丝,使其比压后规定略小于0.5~0.7mm。

4)在压前应根据规定检查钳接管表面,预先刻好尺寸并必须符合表5-21的规定,且压后尺寸允许偏差应为±0.5mm。

表5-21 钢芯铝绞线钳压压口数及压后尺寸

5)压接钢芯铝绞线应从中间开始,先从一端一面一模地交错压完后,再向另一端交错压接。压接前必须先检查压接顺序,看一端压完最后一钳是否在线头的一面,以免压错。每个钳接管压完第一钳后,应测量钳压深度是否合乎标准,如有误差,应调整止动螺丝,每次钳压后停留0.5min。

6)钳压完后,钳压管应笔直无裂纹。

7)压好后的钳接管两端涂上红丹漆。

(9)各种液压管压后呈正六边形,其对边距S的允许最大值可根据下式计算:

S=0.866×0.933D+0.2(mm)

式中 D——管外径,mm;

S——管边距,mm。(www.xing528.com)

但三个对边距只允许一个达到最大值,超过规定时应查明原因,割断重接。

(四)导、地线的收紧

(1)紧线前必须做到:

1)基础的混凝土强度达到100%的设计要求。

2)全耐张段内的杆塔,经过检查全部符合紧线要求。

3)紧线杆塔的临时拉线和补强措施已经作好。

4)牵引锚桩距紧线杆塔的水平距离应符合安全施工技术规定,锚桩布置与受力方向一致,并埋设可靠。

(2)紧线工作应在白天进行,如遇大风、雾、雪等天气影响弛度观测时应停止紧线。

(3)紧线应指定专人沿线路检查导、地线是否放在滑轮内;滑轮的悬挂位置是否适当;有无房屋、树木其他异物阻碍;分裂导线有无相互绞扭;各交叉跨越处的安全措施是否可靠;联络信号是否畅通。

(4)长度较小的耐张段或孤立挡紧线时,对紧线杆塔应严密观测,如发现倾斜应及时调整,以保证弛度的准确性。

(5)观测弛度时的实测气温,应以观测挡内实测,实测温度应能代表导线避雷线的温度。

(6)弛度观测挡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耐张段在5挡及以下时,靠近中间选择一挡作为观测挡。

2)耐张段在6~12挡时,靠近两端各选择一挡作为观测挡。

3)耐张段有12挡以上时,在耐张段两端及中间各选择一挡作为观测挡。

4)观测挡易选挡距较大和悬挂点高差较小及接近代表挡距的线挡。

5)弛度观测挡的数量可以根据现场条件适当增加,但不得减少。

(7)观测挡距如果与该耐张段的代表挡距相差较大时,观测弛度值应按下列公式校正后再挂弛度板:

F=F(L/L)2

式中 F观——观测挡弛度;

F——按代表挡距查得的弛度值;

L——观测挡距;

L——代表挡距。

(8)导、地线弛度观测时,应使用经纬仪或弛度板。使用弛度板观测时,可使用:

1)等长法(即平行四边形法)。如图5-17所示。

在A、B杆各挂弛度板,从架空线的悬挂点起始向下量出需测弛度数值f,绑一弛度观测板,调整架空线张力至A、B杆的弛度观测板与导线最低点目测成一直线时,此时架空线的弛度,即为要求的f值(等长法适应于两杆塔悬点高差不大的挡距,若两杆塔悬点高差较大,宜采用异常法观测弛度)。

图5-17 用等长法观测弛度示意图

图5-18 异长法观测弛度图

2)异长法。如图5-18所示。图5-18的A、B两杆悬挂的弛度板数值,与弧度f值的关系为:

选择适当b值,在B杆上绑一弛度板,根据要求的f值,由上式计算出a值,在A杆上绑一弛度板,再用等长法相同的测视方法,调整导线张力,使A、B的弛度板与架空线的最低点底部成一直线,此时的弛度即为要求的f值。

(9)在客观条件受到限制,无法采用等长法和异常法时,可采用经纬仪测角法(简称角度法)。角度法由于不同的地形需要,根据安置仪器部位的不同又分为挡端、挡内、挡外、挡侧四种测角法。其具体计算和实测方法应按有关要求执行。

(10)挂线时对于孤立挡、较小耐张段及大跨越的过牵引长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耐张段长度大于300m时过牵引长度不宜大于200mm。

2)耐张段长度为200~300m时,过牵引长度不宜超过耐张段长度的0.5‰。

3)耐张段长度在200m以内时,过牵引长度应根据导线的安全系数不小于2的规定进行控制,变电所进出口挡除外。

4)大跨越挡的牵引值应由设计确定。

(11)张力放线的紧线操作可按照《超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张力架线施工工艺导则》有关内容实行。

(五)紧线质量标准

(1)紧线弛度在挂线后应随即在该观测挡检查,其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一般情况下应符合表5-22的规定。

2)跨越通航河流及大跨越挡,其弧度允许偏差不应大于±1%,其正偏差值不应超过1m。

3)特殊大跨越级及特殊大挡距的弛度误差允许值应按设计规定施工。

(2)导线或避雷线各相间的弛度应力求一致,当满足表5-22允许弛度偏差标准时,各相间弛度的相对偏差最大值不应超过下列规定:

1)一般情况下应符合表5-23的规定。

表5-22 驰度允许偏差

表5-23 相间弛度允许偏差

注 对避雷线是指两线间。

2)跨越通航河流大跨越挡的相间弛度最大允许偏差应为500mm。

(3)相分裂导线同相子导线的弛度应力求一致,在满足表5-23弛度允许偏差标准时,其相对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安装间隔棒的其他形式分裂导线同相子导线的弛度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1)220kV为80mm。

2)500kV为50mm。

(4)架设新的导线及避雷线时应考虑导、地线的初伸长影响弛度;导、地线的初伸长系数除有设计者外,应按降温度的方法收紧,降低的温度可采用下列数值,见表5-24。

(5)紧线后应及时进行附件安装,以免导、地线损伤。

(6)架线后应测量导线对被跨越物的净空距离,计入导线蠕变伸长换算到最大弛度时,必须符合设计规定。与铁路、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交叉时,最大弛度应按导线温度为+70℃计算。

(7)连续上(下)山坡时的弛度观测,当设计有特殊规定时按设计规定观测,其允许偏差值应符合有关规定。

表5-24 导线选择温度值

(8)对于未补足初伸长和经过长期运行的线路,应根据线路运行状况及时对导、地线弧垂进行调整。调整旧线路弧垂一般应采取直接观测法,亦可采用计算法。使用计算法时,要根据导地线调整前实测弧垂和要求调整后的弧垂,用下列公式计算出应增加或减少的线长,直接在耐张杆塔上调整。

1)孤立挡调整线长公式:

式中 ΔL——应调整的线长,m,计算结果+为应增加的线长,-为应减去的线长;

l——挡距,m;

f0——调整前的弧垂,m;

f——调整后的弧垂,m。

2)在连续挡的耐张段中,第n挡导线弧垂需要调整,调整线长公式:

式中 LD——该耐张段的代表挡距,m;

∑l——该耐张段的总长,m;

Ln——第n挡的挡距,m;

fn——第n挡的调整前弧垂,m;

fno——第n挡的应调整的标准弧垂,m。

(六)耐张引流线的安装

(1)引流线一般采用连引或搭引的方式,引流线连接操作工艺,参照导线连接部分实行。

(2)LGJ—240及以上的钢芯铝绞线的引流线制作,应尽可能采用爆压或液压法,且中间不得有接头,无条件者也可用并沟线夹连接,其型号及数量见表5-25规定。

表5-25 使用并沟线夹连接的型号

(3)采用并沟线夹时,线夹应配置对称,并沟线夹螺栓一般应向上穿,引流线弛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4)如引流弛度过大时,应用绝缘子串支持过渡。

(5)禁止将引流线直接连接在耐张线夹出口外的导线上。

(6)铝制引流连板及并沟线夹的连接面应平整、光洁,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安装前应检查连接面是否平整,耐张线夹引流连板的光洁面必须与引流线夹连板的光洁面接触。

2)应使用汽油清洗连接面及地线表面污垢,并随时涂上一层导电脂。用细钢丝刷清除涂有导电脂的表面氧化膜。

3)保留导电脂,并应逐个均匀地拧紧连接螺栓,螺栓的扭矩应符合该产品说明书所列数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