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是一个整体项目,具有完整的总体设计。一期工程是整体工程中急需实施的重点区域的项目,二期工程是一期工程的扩充和延伸,两者整体思路一致、框架一致、建设管理方式也基本一致。总体看,一期工程和二期工程的建设内容没有重叠、覆盖范围互相补充、建设时间力争不间断、实现平顺衔接。
二期工程建设的总目标是:在一期工程建设基础上,建成覆盖全国中央报汛站的水情信息采集系统;初步建成覆盖全国重点防洪工程的工情信息采集体系;重点建设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旱情信息采集系统,初步建成覆盖全国地县的旱情信息采集体系。扩展重要江河洪水预报断面数量,提高江河洪水预报精度和延长预见期;扩大大江大河洪水调度系统覆盖区域,优化调度方案,提高实施拟定和比选洪水调度方案的综合能力;在旱情信息采集系统支撑下,强化和优化旱情信息分析能力;进一步增强业务应用系统的信息综合处理能力。整合资源、扩展和提高异地会商视频系统支撑能力;扩展连接水利部机关与各流域机构的计算机骨干网带宽,延伸计算机网络覆盖范围,提高信息安全保障水平,构建科学、高效、安全的国家级防汛抗旱决策支撑体系。
为达到一期工程建成后紧接着实施二期工程建设的目标,水利部项目办已组织完成了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上报水利部并通过了水规总院的审查。根据审定的可研报告设计方案,二期工程建设主要内容大致可以归纳为“三”、“四”、“五”3个数字,即:“三”个信息采集系统、“四”个业务应用系统和“五”个保障与支撑系统。
信息采集系统之一:水情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重点为覆盖3个流域机构、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148个水情分中心和973个中央报汛站水情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包括824个雨量观测项目和743个水位观测项目设施设备更新改造,973个报汛站报讯通信设施设备建设,以及148个水情分中心系统建设等。
信息采集系统之二:工情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重点为覆盖7个流域机构、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364个工情分中心建设。配备364个工情分中心和以分中心为基本单位的工情信息移动采集设备;在24个重点省工情分中心各配置2套、其他非重点省工情分中心各配置1套工情信息采集设备,并实现入网连接。
信息采集系统之三:旱情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重点为覆盖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2048个县级旱情采集站和324个地市级旱情信息采集站的移动墒情采集和固定墒情采集系统,并配备324套墒情采集标定设备。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的旱情信息采集系统重点加强。
业务应用系统之一:水雨情业务应用系统的建设重点为增加和完善水利部、7个流域机构及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洪水预报断面方案,扩建和优化水利部和流域机构洪水预报系统;进一步提高水利部和流域机构与气象部门间信息传输能力,在一期工程天气雷达信息应用试验的基础上全面建设水利部和各流域机构的天气雷达信息应用系统。
业务应用系统之二:防汛业务应用系统的建设重点为对水利部和流域机构防洪调度系统进行优化、提高和完善。主要是扩充防洪调度系统建设范围,调整和补充防洪调度区域,全面建成覆盖全国主要防洪区域的防洪调度体系;提高完善防洪调度系统功能,增加系统的可视化、实时性等功能,提高完善流域级调度模型功能,增强调度模型的适用性。在水利部、流域机构、24个重点防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洪灾评估系统,建立洪灾评估指标体系;结合遥感技术的应用,开发原型洪灾评估系统,并部署到7大流域机构及24个重点防洪省,结合需求,实施二次开发和定制,构成各级的洪灾评估系统。
业务应用系统之三:抗旱业务应用系统的建设重点为建设完善水利部和流域机构抗旱业务应用系统,并部署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结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实际需求进行定制与二次开发。(www.xing528.com)
业务应用系统之四:综合信息服务系统的建设重点为整合原有的各类系统的信息查询与服务功能,基于应用支撑平台和门户技术,开发集水雨情、气象、工情、旱情、灾情、天气雷达等防汛抗旱信息于一体的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并部署到7大流域机构和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结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实际需求进行定制与二次开发。
保障与支撑系统之一: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系统的建设重点是扩大连接水利部机关与7个流域机构的网络带宽;优化水利部机关与7个流域机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局之间的骨干网网络结构,增建水利部大坝安全管理中心与水利部之间的连接;建设流域机构与下属水情、工情分中心的流域省区网;建设与中国气象局、流域气象中心等气象部门的网络连接;建设148个水情分中心、364个工情分中心的部门网;建设7个流域机构的应急抢险机动通信系统,为工程抢险、防汛现场指挥调度提供通信保障。
保障与支撑系统之二:综合数据库系统的建设重点是在一期工程建设基础上开展防洪工程数据库、图形库、旱情数据库、社会经济数据库的续建和新建工作。二期工程防洪工程数据库重点是补充完善大中型和重要小型防洪工程,新增重点防洪调度区段的跨河工程等六类工程数据入库;完成新建工情分中心数据库部署;建设实时工情(险情)数据库等。二期工程社会经济数据库主要是在一期工程建设的930个县社会经济数据库基础上,建设覆盖全国1118个以县为基本统计单元的社会经济数据库,建设覆盖全国96个蓄滞洪区以乡镇为基本统计单元的社会经济数据库。二期工程图形库重点更新1∶25万比例尺地图工程信息,扩大1∶5万比例尺地图建设范围,新增跨河工程等六类水利专题信息图层,整合重点蓄滞洪区、重点防洪城市等的数据资源。二期工程旱情数据库主要是以旱情统计信息为基础,在一期工程试点的基础上进行水利部和省级单位旱情数据库建设。
保障与支撑系统之三:数据汇集与应用支撑平台系统的建设重点是在一期工程基础上进行完善和扩充。数据汇集平台主要是扩大应用范围,实现新建的水情、工情、旱情信息在水利部机关、流域机构和省(自治区、直辖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的汇集。应用支撑平台主要是扩充、完善平台资源与服务功能,整合数据资源和应用系统,完善相关的标准与开发规范,形成基于统一技术架构的防汛抗旱业务开发与运行支撑环境,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
保障与支撑系统之四:安全体系的建设重点主要是基于现有网络和应用平台,完善水利部及流域机构网络中心安全认证体系;按照等级保护的要求,增强水利部、流域机构的业务应用系统安全防护能力;完善骨干网安全防护;完善水利部、流域机构、省(自治区、直辖市)网络中心安全管理体系等。
保障与支撑系统之五:标准规范体系的建设重点是在水利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内,在一期工程制定的标准规范体系基础上,制定和补充旱情与实时工情信息采集、传输、存储规范,制定旱情和实时工情数据库表结构与标识符标准;修订和完善河流与工程信息代码标准等。
此外,二期工程还考虑了对整个系统进行集成和整合,也考虑了对各流域机构和省(自治区、直辖市)自建系统有选择性地进行必要集成和整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