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复杂水文水资源情势下的合理配置技术难题

复杂水文水资源情势下的合理配置技术难题

时间:2023-06-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水文水资源情势复杂的太湖流域河网地区,无论是从技术、行政协调还是管理成本来看,北方地区常规的优化配置技术和总量控制手段难以直接应用到太湖流域。水资源的配置方案需要通过流域水资源的调度才能得以实现,但太湖流域要实现水资源的统一调度却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正常年份,太湖流域只有调引长江水才能满足流域需水要求,因此水资源优化配置不仅是本地水资源,更加重要的是引江水量。

复杂水文水资源情势下的合理配置技术难题

由于太湖流域平原区地势平坦,河网密集,流域内有12万km长的河道,相当于黄河干流长度的22倍。这些河流纵横交错形成平原河网,这本身是非常方便的天然配水系统,但这又使得水资源配置的监控比较困难。流域北、东、南部沿江沿海地区河道感潮,潮水位日过程多呈两高两低,水位日变幅及流速大于腹部地区;西部山区地势起伏大,河流源短流急,水位主要受暴雨控制,陡涨陡落,汇入平原,流域水系呈开敞式网状结构,下游地区河流常年流向不定导致上游下游不固定,使得省界断面的下泄水量很难测得准、很难算得清,给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的形成与效果评价、流域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的省际分解与监督实施带来了技术上的困难。

与北方山区树枝状水系的流域相比,北方地区的流域上下游、干支流河道及其流向明确,进出省区的水量水质容易监测,通过水量平衡可较为准确地估算行政区用水消耗量,进行水量分配方案实施。水文水资源情势复杂的太湖流域河网地区,无论是从技术、行政协调还是管理成本来看,北方地区常规的优化配置技术和总量控制手段难以直接应用到太湖流域。

水资源的配置方案需要通过流域水资源的调度才能得以实现,但太湖流域要实现水资源的统一调度却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若是调度不当,不仅不能产生最大的社会、经济和环境生态效益,还可能导致污水搬家,使原已复杂的水事关系更加突出。第一轮治太工程根据流域地形特点,将流域分为8大水利分区,因地制宜设置了9条控制线,根据防洪及水资源调度的需要分别控制,这些控制线的科学运用在流域水资源管理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也是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基础。要实现流域水资源科学调度涉及流域9条控制线数百项水利枢纽的调度运行,需要对沿江水系、黄浦江水系与环太湖水系等进行优化调度,这在技术上是一个难题。

正常年份,太湖流域只有调引长江水才能满足流域需水要求,因此水资源优化配置不仅是本地水资源,更加重要的是引江水量。调引长江水所需要的工程主要在江苏省,而水资源却要在全流域进行配置,在配置和管理的过程中还涉及水利、环保等多个部门,关系十分复杂,省际间水量如何分配,费用如何分担,监督管理如何实现等,均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难题。

另外,平原河网地区河道内生态环境用水量的确定,缺乏技术标准、规范和合理的技术方法,平原河网地区生态环境评价指标难以量化,如何合理确定生态环境用水规模,协调河道内和河道外用水要求,是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又一技术难点。(www.xing528.com)

流域内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显著特点是绝大多数取水户就地取水、就地退水,目前多数生活与工业用水户具备用水计量手段,面广量大、占流域总用水量1/3的第一用耗水大户——水田灌溉用水尚无计量监测手段,河网地区地势低平、流速缓慢、换水周期长而导致回归水被反复多次取用,区域内部水资源重复利用率很高,原水与污废水在同一河网内被反复混合,清污不分。对流域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的省际分解、监督实施以及初始水权的明晰带来了技术上的极大困难,是流域水资源管理高成本的又一个重要因素。

综上所述,太湖流域复杂的水文情势和水资源及水资源利用特点可概括为“不尽长江滚滚来,沿绵不断济太湖,取水总量难封顶。地势低平流速慢,频繁调度水工程,上游下游不固定。左邻右舍同水源,清水污水难分流,原水废水一张网,资源复用指数高,换水周期长又长,交叉取退难治污”。

另外,通过资料检索,国外发达国家水资源管理制度与我国相差很大,国外主要侧重于水权制度的建设,尚未检索到国外水网地区基于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用水总量控制研究成果。因此,通过国内外对比分析可以看出,我们必须另辟蹊径,创新研究、联合攻关才能开发出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技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