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效应对洪水灾害的方法与措施

高效应对洪水灾害的方法与措施

时间:2023-06-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截至目前,已经实施了8次调水调沙。因此不能简单地惧怕洪水,而应该对洪水总体上持肯定和欢迎的态度。

高效应对洪水灾害的方法与措施

一般来讲,一条河流的防洪问题有4个重要环节:河湖关系、堤防、河道、上游的水源涵蓄。

2.2.1 河湖关系

长江为例,任何一条大江大河,遇到降雨,水就汇集入河,奔腾入海。在自然状态下,一旦水超出河道承受能力,就四处泛滥,恣意漫流。时间一长,低洼处会聚水成湖,以消纳洪水。江湖沟通,互相补偿,吞吐来水,天然调节,江水多则漫流入湖,江水少则湖水补给。

人类为了种植居住和繁衍生息,开展了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必然会侵占到很多的湖泊水域。湖面萎缩后,面对同样的来水,河湖的调蓄容量就不够了。人们修建水库,以水库的防洪库容替代原来天然湖泊的库容。调蓄容量仍然不足就设立分蓄洪区,有组织地分蓄洪水。

现在从防洪的角度讲,从处理江湖关系的角度看,特别重要的是尽可能地退田还湖。长江大水以后,中央加大投资,在鄂、湘、赣、皖4省长江的洞庭湖、鄱阳湖流域进行退田还湖,移民建镇,共移民242万人,增加蓄洪容积约130亿m3,恢复水面2900km2,成效显著,世界各国给予了高度赞赏。因为虽然国外专家也提出来过各种蓄洪分洪理论,但唯有中国能够付诸实践。

现在无论是湖南还是江西都提出来要在进入长江的湖口处修建闸门。而一旦建闸,河湖关系将会发生重大变化,所以关于这一问题要特别慎重。

2.2.2 河道

黄河为例,我在任部长期间提出治黄4条目标:“堤防不决口,河道不断流,污染不超标,河床不抬高。”其中,河床不抬高最为关键,实施难度也最大。

针对河床不抬高,黄委会采取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调水调沙。截至目前,已经实施了8次调水调沙。

2002年第1次调水调沙的目的是探索黄河在多大流量、多大含沙量时,带沙效果最好,以避免出现冲河南淤山东的情况。经过探索,大致有一个概念:3000~3500m3/s,25~30kg/m3的含沙量,携沙效果较好。经过第1次调水调沙,下游过槽能力从1800m3/s提高到2100m3/s。

第2次调水调沙。沁河和伊洛河下大雨,因为已经位于黄土高原下游,水很清,让清水白白流到海里有点可惜,因此黄河水利委员会就从三门峡和小浪底水库放洪水(就是浑水),送到郑州花园口水文站,大体上是25kg/m3含沙量,清水浊水在花园口汇合,共同携沙入海。这一次,下游过槽能力由2100m3/s提高到2730m3/s。(www.xing528.com)

第3次进行了人工塑造异重流的试验,就是人工制作高含沙量的水流。万家寨、三门峡水库接力调水,冲刷小浪底库区淤积的泥沙,使之形成异重流,并排沙出库,到花园口的时候含沙量25kg/m3。第3次调水调沙后,下游过槽能力从2730m3/s提高到3080m3/s。

2005年开始每年都调,当地搞了一个瀑布节,很多人去观看。经过7次调水调沙,主河槽平均降低1.0m,过槽能力由1800m3/s提高到3720m3/s。

历经7次调水调沙,大家形成了一个共识,不准备再向下切河槽了。过槽能力达到3500~4000m3/s,保持水沙相对平衡就可以了,如果再往下切就有可能出现新的问题。

今年(2008年)6月19日到7月2日,又成功地进行了第8次调水调沙。第8次调水调沙最大的放水量达到5000m3/s,下游没出现问题,长期稳定维持在这个格局应该是比较稳妥的。

2.2.3 堤防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江河治理。特别是1998年大水以后,中央政府对水利的投入大幅度增加,组织实施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大江大河防洪标准有了显著提高。目前,七大流域都已经按照规划的要求达到了设防标准。现在来看,我们不太担心标准内洪水的出现。我在任部长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只要哪条流域发生洪水,当年农业肯定丰收,如果哪条流域没有发生洪水,当年农业很可能歉收。俗话说,大水出好河。一条河流如果长期不来大洪水,这条河就会渐渐萎缩。因此不能简单地惧怕洪水,而应该对洪水总体上持肯定和欢迎的态度。对台风也是这样,台风登陆有利有弊,总体而言利大于弊,因为台风会带来丰沛的水资源。

要注意,堤防建设是有标准的,不可能无限制提高标准。将所有河流都修上堤防也是不妥的,否则,行洪没有一定的空间,就会造成更大的灾害。

2.2.4 上游水源涵蓄

上游水源涵蓄,很重要的一条是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可以有效涵蓄水源,调节径流,对防洪减灾具有重要作用。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的核心理念是充分依靠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要认识到面对大自然,人类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因此必须依靠大自然自身的力量来治理水土流失。实践证明,大自然在不受人类干扰的情况下,是可以依靠自身力量实现生态自我修复的。目前生态治理中所采取的退耕还林、封山禁牧禁柴等措施,就是充分依靠大自然的力量实现生态的自我修复。大自然生态是自我平衡的。人为干预大自然的生态,往往会适得其反,造成破坏。如果人不去伤害大自然,给自然生态提供休养生息的机会,大自然就会自我修复。因此在解决水土流失问题上,必须把充分依靠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作为核心的指导思想。即使搞人工治理,其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当然,也不要简单地认为依靠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人类就无所作为了。我们需要采取工程、行政、技术等措施,为大自然自我修复创造条件,增强其自我修复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