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主要粮棉作物的种植布局优化

主要粮棉作物的种植布局优化

时间:2023-06-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现状主要作物播种面积分布符合灌溉水经济价值规律。笔者认为种植结构调整与布局要以国家粮食安全为前提,要遵循作物水经济价值地域规律,国家应给予必要的政策倾斜,稳定和加强优势作物生产区的粮食种植面积和基本灌溉用水量。建议如下:图14.42005年各分区主要作物播种面积关于稻谷。需要特别指出,华北区在我国粮、棉生产中具有突出的地位。

主要粮棉作物的种植布局优化

2005年我国总耕地面积13004.0万hm2(19.51亿亩),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5548.8万hm2(23.32亿亩),稻谷、小麦玉米棉花四种作物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53%(表14.3)。

表14.3 2005年分区主要作物播种面积

从地区分布看,稻谷90%分布在长江区、华南区、东北区和川渝区,小麦81%分布在华北区、长江区和晋陕甘区,玉米67%分布在华北区、东北区和晋陕甘区,棉花95%分布在华北区、长江区和西北区;从地区内部看,东北区以种植玉米、稻谷为主,华北区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长江区以种植稻谷、小麦为主,华南区、川渝区和云贵区以种植稻谷、玉米为主,蒙宁区、晋陕甘区以种植玉米、小麦为主,西北区以种植棉花、小麦为主(图14.4)。现状主要作物播种面积分布符合灌溉水经价值规律

目前农业节水侧重于结构调整,在调整中往往将重点放在减少粮食作物、增加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上,从1980~2006年,我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包括谷类、豆类和薯类在内)已由17.59亿亩下降到15.82亿亩,减少了约10%,由此将影响到粮食安全。笔者认为种植结构调整与布局要以国家粮食安全为前提,要遵循作物水经济价值地域规律,国家应给予必要的政策倾斜,稳定和加强优势作物生产区的粮食种植面积和基本灌溉用水量。建议如下:

图14.4 2005年各分区主要作物播种面积

(1)关于稻谷。加强长江区、稳定川渝区、恢复华南区的水稻种植;重点开发水土资源匹配较好的东北区水稻生产,充分利用有限的耕地资源,注重节水,建设绿色粳米基地,抓好优质高产稻的生产,满足日益增加的稻谷粮食需求。

(2)关于小麦。继续稳定华北区小麦种植规模,发挥粮食主产区的重要作用;发展长江区小麦生产,推广麦稻复种;关注晋陕甘区和川渝区的小麦生产,提高耕作技能,降低生产成本。(www.xing528.com)

(3)关于玉米。稳定建设华北区夏玉米生产,重点建设东北春玉米主产区;鉴于相对其他粮食作物,玉米生产需灌溉水量不多,各区生产潜力均很大,都应积极发展生产。

(4)关于棉花。继续巩固冀鲁豫、新疆、长江中下游区三大优势产棉区,强化华北和新疆棉区的建设,实现棉花产区的集中化、规模化。

需要特别指出,华北区在我国粮、棉生产中具有突出的地位。耕地面积占全国的18%,粮食产量占全国的25%,其中冬小麦占全国的57%,夏玉米占全国的31%(图14.5),尤其是冬小麦无论产量与质量在全国都占绝对优势,国内没有可以替代的地区。然而华北区,特别是海河流域缺水严重,而粮食作物水经济价值较低,灌溉用水易被挤占,粮食作物的比较效益也低,种植面积在逐步萎缩。从1980~2005年土地面积约占华北区1/5的河北省的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由1.12亿亩下降到0.94亿亩,下降了近17%,因此,需从国家粮食安全大局定位华北区粮食生产,在提倡农业节水的同时,像保护基本农田那样,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并保证基本用水。

图14.5 2005年各分区主要作物产量

【注释】

[1]十大分区:东北区为辽吉黑;华北区为京津冀豫鲁;长江区包括沪苏浙鄂赣皖湘;华南区为闽粤桂琼;蒙宁区为蒙宁;晋陕甘区包括晋陕甘;川渝区为川渝;云贵区为滇黔;青藏区为青藏;西北区为新。

[2]附加水量包括水田的泡田水量和必需的渗漏量、盐碱土壤的冲洗压岩水量以及作物根系对地下水利用量等。附加水量的大小因土壤质地和地下水埋深而异,具有较大的空间变异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