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灌溉需求指数表明,我国的粮食生产对灌溉存在很大程度的依赖性,因受水资源总量限制和农业比较效益低的影响,灌溉用水量面临着严重挑战。从1980~2007年间,我国灌溉用水量(含林牧渔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比例已由88%下降到62%。工业和居民生活用水与灌溉用水争水现象愈演愈烈,这种趋势还会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而持续。
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必须保证一定的粮食种植比例,就需要一定的灌溉水量,这是刚性约束。在水资源日益紧缺的现实条件下,根据当地水资源实际情况,调整和发展适应性农牧业结构和种植业品种结构,充分利用当地降水,科学灌溉,实现农业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与高效利用,是保障粮食生产的必然选择。
灌溉水经济价值是衡量单方灌溉水效益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适应性种植的指标,水经济价值越高,表明作物的比较效益高,具有种植优势。按照全国十大区,采用扣除非水成本法EVW1=TVW1/Q,分别计算2000~2005年四种主要作物平均净灌溉水经济价值,其中水经济贡献根据2001~2006年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整理获得,净灌溉需水量采用1980~2003年平均值,水经济价值计算结果列于表14.2。可见,2000~2005年主要作物平均灌溉水经济价值的排序是,棉花净灌溉水经济价值约为1.71元/m3,高于谷物水经济价值;在谷物中,中稻净灌溉水经济价值最高,约为1.10元/m3,其次是玉米为0.61元/m3,小麦最低仅为0.13元/m3。
表14.2 各分区主要作物2000~2005年平均净灌溉水经济价值
续表
注 东北、蒙宁、晋陕甘和西北区主要为春玉米,其余地区主要为夏玉米。(www.xing528.com)
图14.2直观地展示了四种作物灌溉水经济价值的高低,从地区上看,主要特征如下:
(1)中稻净灌溉水经济价值东北区最高,约1.45元/m3,其后依次为长江区、川渝区、华南区,尽管这四个区的水经济贡献(即产值-非水成本)在十大区中不算高,但由于灌溉需水量少,提升了水经济价值,反映了地域性气候具有种植水稻的优势。而华北区、蒙宁区和晋陕甘区中稻的水经济贡献很高,但因灌溉需水量很大,水经济价值反而排在末三位,表现为明显的种植水稻的地域性气候劣势。由此可见,东北区、长江区、川渝区和华南区具有水稻种植优势。
图14.2 2000~2005年全国十大分区主要作物净灌溉水经济价值比较
(2)与水稻相比,小麦的水经济贡献都明显偏低,灌溉水量减幅不大,表明亩种植效益不如水稻,故水经济价值低于水稻。在小麦生产区中,水经济价值从高到低依次为西北区0.34元/m3、华北区0.31元/m3和长江区0.21元/m3,其中西北区因总产值最高,使得水经济贡献高于其他区2倍以上,但同时灌溉水量也最高,约为华北区的1.7倍、长江区的3.7倍;故华北区具有种植小麦的优势,次为长江区。蒙宁区与晋陕甘区小麦灌溉需水量较高,水经济价值很低;川渝区小麦产量低与质量较差、用工成本较高,导致生产成本高于产值,未能反映真实的水经济贡献。由此可见,华北区、长江区具有冬小麦种植优势。
(3)玉米的水经济贡献高于小麦、低于水稻,但净灌溉需水量显著低于水稻和小麦,水经济价值主要受产值和非水成本的影响,各区之间差异较大。其中华北区和长江区的灌溉水经济价值较高,分别为1.52元/m3和1.49元/m3,次为川渝区,为1.13元/m3;与上述三区相比东北区灌溉需水量不高,但水经济贡献较低,水经济价值位居第四,需要提高产值、降低生产成本;西北区和蒙宁区玉米的水经济贡献虽很高,但灌溉需水量约为其他地区的2~3倍,致使水经济价值低;华南区和云贵区由于玉米产量低、生产费用和用工成本较高,成本超过了产值,未能反映真实的水经济贡献和价值。由此可见,华北区、长江区、川渝区和东北区具有玉米种植优势。
(4)棉花生产的水经济贡献显著高于谷物,因而水经济价值也高于谷物。在四个主产区中,长江区和华北区的水经济贡献不高,但棉花灌溉需水量较少,仅为西北区的1/4和1/2,导致水经济价值较高,分别达到西北区的2.5倍和2.0倍。晋陕甘区和西北区的水经济贡献虽高,但对灌溉依赖性很大,灌溉需水量高,净灌溉水经济价值较低。由此可见,长江区和华北区具有棉花种植优势。
从各大区自身灌溉水经济价值看,东北区水稻>春玉米,华北区夏玉米>水稻>冬小麦,长江区水稻>夏玉米>冬小麦,华南区水稻>春玉米,蒙宁区水稻>春玉米>春小麦,晋陕甘区水稻>夏玉米>春小麦,川渝区水稻>夏玉米>冬小麦,云贵区水稻>春玉米,西北区冬小麦>春玉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