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10个一级水资源分区[1]中,海河流域人口众多,经济发达,而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最少,水资源及其相关问题最为严重,流域性水短缺和水污染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主要水资源问题[2]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天然淡水资源趋于匮乏。海河流域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93m3(1956~2000年平均),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1000m3紧缺标准和500m3极度紧缺标准;亩均水资源量只有213m3,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5%,属于资源性严重缺水区;而水资源量因流域下垫面的变化继续呈现减少趋势。
(2)严重污染不断加剧水匮乏。海河流域现状废污水排放量达60亿t/年,集中处理率仅15%。在1.97万km评价河段中,1.41万km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劣于Ⅲ类水质河段占评价河长的72%;部分水源地受到污染;基流减少导致河道污染自净能力大大降低,形成了49条严重污染的河流;在14.9万km2平原区域中,76%范围内的浅层地下水水质劣于Ⅲ类,其中6.2万km2受到人为污染;在供水量中,有27%的地表水和24%的地下水水质达不到供水水质标准,数百万人口使用着水质不合格的水源。从而造成水质型水资源短缺。
(3)水资源过度开发导致生态系统恶化。海河流域现状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供水量/水资源量)已高达98%,远远超过国际公认的40%上限,耗水率(用水消耗量/水资源量)达70%,造成生态系统的严重恶化。平原21条主要河流有60%的河道干涸,干涸长度超过了2000km;平原12个主要湿地水面面积比20世纪50年代减少5/6;河口因缺少入海水量造成生态恶化,泥沙淤积严重;平原浅层地下水超采量达42亿m3/年,超采面积达6万km2,累计超采估计达500亿m3以上;深层承压水超采量38亿m3/年,超采面积5.6万km2。海河流域正在以牺牲生态系统勉强支撑着流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www.xing528.com)
(4)水资源利用效率与效益相对较低。长期以来水资源处于无偿或廉价使用状态,导致了严重的水资源浪费与水污染形势。灌溉用水约占总用水量的70%,是最大的用水户,但供水效率不高且生产用水经济价值较低。而粮食安全、社会稳定等方面要求确保农业与农村有充足的供水,致使供水量结构不符合水经济价值规律。同时,水利用效率较低,2003年平均每万元(约合1204美元)GDP用水量约465m3,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海河流域的用水效率和节水水平在我国处于领先地位,2004年万元GDP用水量为183m3,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为75%,主要灌区的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56,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中等以上城市节水器具的普及率只有37%,北京相对较好,达到了80%;非常规水资源利用量仅占总供水量的1.2%,其中微咸水(矿化度1~3g/L)利用量只有2.7亿m3,仅占微咸水资源量的15%;海水淡化水量仅0.02亿m3,海水直接利用量只有27亿m3,中水利用尚处于起步阶段。
深入研究行业水经济价值是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基础,也是我国全面推进水权制度建设、建立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迫切要求。然而,目前我国尚没有一个流域对国民经济用水的实际贡献进行过全面的核算。本篇以严重缺水的海河流域为例,选择典型区域开展案例研究,研究探索适合我国统计资料特点的行业水经济价值评价方法,进行不同行业水经济价值评估和区域之间的比较;分析研究现行政策对高效配置水资源及减少低价值用水的影响,识别相互矛盾与低效政策,为经济合理配置水资源,减少水资源消耗以达到可持续利用水平提供技术支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