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能源生产环境压力分析

我国能源生产环境压力分析

更新时间:2025-01-09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煤炭开采带来的问题既是生态环境压力,又是社会环境问题。我国SO2排放绝大部分来源于工业,80%以上来源于煤的燃烧。随着我国能源消耗的增加,氮氧化物的排放量也在迅速增加,我国一些城市的氮氧化物浓度达到国家三级标准,甚至超过三级标准。因此必须开始重视氮氧化物的污染问题。此外,煤矿生产过程中大量产生粉尘,80%以上的作业空间不符合劳动卫生标准,而且一部分危害性大的呼吸性粉尘随矿井通风排入大气,污染地面环境。

我国每年消耗十几亿吨煤,其利用途径十分广泛,在煤的开采、加工、运输、使用中会对环境产生破坏并产生各种各样的污染物。煤从开采到终端使用过程的各个环节都可能产生各种环境问题。对于中国,由于大规模地使用煤炭,这一问题就更为突出。

(一)地表破坏

露天煤炭开采直接对地表造成破坏,地下开采造成土地塌陷,使土地资源恶化。煤矸石和剥离物排放占用大量土地,煤矿区土地资源破坏严重。地表破坏导致地表塌陷,水土流失加剧,土地和地下水盐渍化,降低了土地利用价值,土地排水系统遭到破坏,产生地面小气候,土壤肥力下降。

地表破坏导致土地塌陷,对地面建筑物破坏严重,尤其是在人员稠密的平原地区,土地塌陷使村庄破坏,致使人口迁移。煤炭开采带来的问题既是生态环境压力,又是社会环境问题。

(二)大气污染

埋葬在地下的煤炭存留着一部分煤化过程中产生的烃类气体,主要是甲烷,这些甲烷在采煤过程中由矿井通风释放出来,排到大气中,造成大气污染。煤炭开采排放的甲烷占甲烷排放总量的10%。甲烷产生温室效应,其浓度在大气层中增高之后,使对流层中的臭氧增加,平流层中的臭氧减少。

由于地质构造或急倾斜煤层开采地表沉陷导致煤层露头与空气接触或小煤窑乱采滥挖引起大面积煤田火灾是大气污染源之一。特别是新疆煤田,在88个产煤地就有火区42个,总面积达102km2。据调查和测算,每年烧掉煤炭1亿t,火区产生的H2S、CO等有害气体严重污染大气环境,不仅损害人、畜、植物,还严重威胁附近的大片森林。

燃煤引起的煤烟型污染是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类型。由于煤炭利用不合理,75%的煤炭直接燃烧,全国平均煤炭利用效率极低。全国城市总悬浮微粒年日均值较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人体健康允许标准高3~5倍,而80%的烟尘来自燃煤。(www.xing528.com)

我国SO2排放绝大部分来源于工业,80%以上来源于煤的燃烧。SO2的大量排放导致的另一个问题是我国酸雨污染发展迅速。目前,年均降水pH值低于5.6的区域面积已占全国国土面积的40%左右。

随着我国能源消耗的增加,氮氧化物的排放量也在迅速增加,我国一些城市的氮氧化物浓度达到国家三级标准,甚至超过三级标准。因此必须开始重视氮氧化物的污染问题。

此外,煤矿生产过程中大量产生粉尘,80%以上的作业空间不符合劳动卫生标准,而且一部分危害性大的呼吸性粉尘随矿井通风排入大气,污染地面环境。每年约6亿t的煤炭采用铁路敞车长途运输,排放煤尘至少300万t,使铁路沿线环境受到煤尘污染。

(三)废弃物排放

煤矸石是煤炭开采过程中的主要废渣,煤矸石不仅占用大量土地,堵塞河道,而且煤矸石中的硫化铁和含碳物质,还可能自燃,自燃排放出大量有害气体,污染环境,影响生态。

煤矿开采和加工、生产过程中排出的特殊废水有矿井水、选煤废水和火药厂废水等。全国统配煤矿年排放矿井水17.5亿t,有些矿井水或含大量悬浮物,或高矿化度、或为酸性水,甚至少量含危害较大的氟和放射性元素。全国选煤废水年排放量为2800万t,含煤泥量14.08万t,选煤废水污染农田使之减产,污染湖泊抑制鱼类生长,渗入地下污染饮用水源,特别是选煤水中的浮选药剂及絮凝剂对人体有害。全国煤矿火药厂每年排放废水约295万t,因含有三硝基甲苯和二硝基重氮酚,对人和生物有很大毒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