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先秦时期
先秦时期是我国古代煤炭发现和早期利用的时期。
1.煤的发现
煤炭是在人类用火的进程中登上历史舞台的。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煤炭的国家,在经历了几十万年漫长的用火实践之后,大约在新石器时代,我国个别地区的古人已经发现煤炭的可燃性,开始从煤层露头处拾取并利用煤炭。中国古人发现煤炭、利用煤炭,开辟人类新燃料的功绩,由此对人类历史发展做出的贡献,完全可以和“四大发明”相提并论。
2.煤制品
煤炭质地松软,易于风化,早期用煤的遗迹很难保存下来,目前人们尚未取得商周以前用煤作为燃料的实物依据。
值得庆幸的是,有一种特殊的煤,因其质地细密,韧性大,可以用作雕刻材料,六七千年前古人用这种煤制作的生活用品和工艺品却得以比较完好地保存了下来。就目前所知,沈阳新乐遗址下层文化层中出土的煤精装饰品—煤雕,是我国加工利用煤炭最早的证据。煤雕长期埋葬于地下而不风化,为我们提供了古代采煤的重要信息。
中国煤炭资源丰富,煤的品种齐全,仅就可用于雕刻的煤而言,考古发掘证实的就有煤精(烛煤)和煤玉(贝褐炭)之别。沈阳新乐遗址的煤雕,原料取自抚顺煤精,而西周古墓的煤雕,一部分原料取自陕西的煤玉。它们的发掘,都成为古代煤炭开发史的有力见证。沈阳新乐遗址的煤雕,反映了新石器时代中国煤炭开采和加工利用的水平。迄今为止,已经出土数量相当多的西周时期的煤炭雕刻制品。
3.先秦时期煤的开发
西周古墓中如此多的煤雕制品,说明了西周时期煤雕生产规模比较大,必定有一批专门从事煤雕生产的手工艺人,而且加工技术相当高。煤炭生产的扩大,既是煤炭开采规模扩大的结果,又是推动煤炭采掘技术发展的一个动力。西周古墓出土的煤雕制品,其原料取自陕西铜川等地。西周时期以陕西为政治经济中心,但交通并不发达,只能近就地采取,而陕西地区煤炭储量较丰富,煤种较齐全,还有可用雕刻的煤。陕西煤炭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社会制度发生急剧变革,进入封建社会阶段,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青铜业尤其发达,冶铁业也逐渐发展,无一不推动了矿业的进步。煤雕制品用途的扩大,进一步推动了煤雕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加工工艺的发展。煤雕制品在四川古墓中被发现,也进一步说明了战国时期四川地区的煤炭被开发和利用的历史。
西汉至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古代煤炭初步开发和利用的时期。此时期煤的用途更加广泛,煤的产地也更多,出现了一定规模的煤井和相应的采煤技术。煤既能用作生活燃料,又用作冶铁燃料,还能通过成型加工技术将煤粉制成煤饼,大幅度提高了煤的使用价值。此外,煤雕工艺得到初步普及。煤不仅在北方被发现,而且在南方也发现产地,甚至边远的新疆地区也有产煤的记载。这些,较之于先秦时期是一大进步。
1.汉代的煤炭开发
两汉时期是中国用煤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时期。汉代的封建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措施,使封建经济得到较快的恢复和发展,煤炭的开采利用也更加广泛。长安附近、河南、抚顺地区的煤炭相继被发现或利用,而且书籍中已有了关于煤炭开采的明确记载。
汉代发现煤炭的地区逐渐增多。譬如,陕西长安附近的泥炭当时就已经被发现。汉武帝所挖的昆明池中,发现了黑土的正是泥炭,即煤的前身。在河南洛阳,煤炭当时也被加以利用。
在洛阳汉代生活遗址灰坑中发现煤,并同时出土了盆、罐和刀等生活用品,加之灰坑与居住房址不远,说明了当时洛阳地区已经将煤作为生活的燃料。在粮仓底部发现的煤和煤渣,可能是作为隔水防潮用或者用作干燥剂,说明了人们对煤的认识有了新的进展。此外在辽宁抚顺,也发现了汉代使用煤炭的证据,相关出土资料表明汉代抚顺的煤已经成为当地取暖和做饭的燃料。随着煤炭开采的发展。在河南宜阳还出现了具有一定规模的采煤窑洞。汉代窦广国的入山作炭,就是进山采煤。
2.南北朝的煤炭开发
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江西高安、新疆库车和山西大同等地煤炭开发突出。古豫章郡建城,即今江西省高安县。由此可知,江西高安县至迟在公元五世纪以前,就开采利用煤炭了。这里的“二顷”,是指矿区范围,开采煤炭虽是地下作业,但毕竟要占一定的田地,故有二顷的记载。在新疆一些地区,煤炭开采的程度、利用的规模更为庞大。
(三)隋唐至元时期
1.隋唐时期的煤炭开发
隋文帝初年,石炭成为宫廷中的重要燃料。到了唐代,煤炭开发地区增多,煤炭利用范围也更为广泛。在京城长安,烧煤已相当普遍。离长安较近的渭北煤田,即金铜川地区,有地方煤层出露地表易于开采,且易自燃。唐代不仅用煤烧火做饭,还用做干燥剂保存贵重物品。
2.宋代的煤炭开发
古代煤业,无论是开采技术、开采规模还是加工利用技术,在宋代都得到了高度发展。焦煤的出现使矿冶技术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推动煤炭加工利用技术的进步。煤炭开采地区涉及全国多个地区,包括山西、山东、陕西、河北、河南、辽宁、江苏、江西、安徽、云南、新疆等。煤炭通过加工利用可用作煤砖炊爨、炼焦冶铁和烧制陶瓷等。
宋代的煤炭开发,大多都有文字记载和考古挖掘实证。宋代煤炭开发利用地区广泛,如宋代文人朱翌讲:“石炭自本朝河北、山东、陕西方出,遂及京师”。再如,当时北宋京城汴梁(今开封市)用煤极多,均使用石炭作为燃料。庄季裕在《鸡肋篇》中记载;“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无一家然(燃)薪者。”其中“数百万家”属夸大之言,“尽仰石炭”是符合实际的。当时河南省境内,距汴都不太远的鲁山、宝丰、渑池、焦作、鹤壁等地均已开采煤炭,把煤运往京都并不难。
宋代,不仅中原腹地普遍采煤用煤,西北边陲也大量开采和利用煤炭。朱弁《曲洧旧闻》记载:“石炭用于世久矣,然今西北处处有之,其为利甚博”。在顾文孝的《负喧录》中也有石炭“今西北处处有之”的记载。“处处有之”“为利甚博”,说明煤炭开采应用已相当普遍。
宋代,陕西韩城也用煤冶铁,包拯在《请罢同州韩城冶户疏》中有“官支买炭并工匠钱三百余贯”。这里的炭,亦即石炭。至今当地人们一般仍称煤为炭。
宋代,江西的萍乡和丰城已出现采煤业。这是我国南方著名的萍乡、丰城煤矿区至迟在宋代已经开发的明确记载。
3.元代的采煤业
元代结束了南宋时期的分裂状态,在统一过程中,战争频繁,经济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元初煤炭生产有所萎缩。
全国统一后不久,经济恢复、生产发展,在元皇朝政策鼓励下,煤炭生产迅速恢复,并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尤其是都城大都(今北京)西山地区煤业发展迅速,成为当时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
4.采煤业与陶瓷业
我国的陶瓷历史悠久,名扬世界。隋唐时期,陶瓷工艺已臻完善,唐三彩至今为人爱不释手。宋代瓷业更为兴盛,江西景德镇成为全国瓷业的中心,全国更有多个著名陶瓷生产基地,比如汴梁的官窑、河北的定窑和磁窑、河南的汝窑和钧窑、山东的磁村窑、陕西的耀州窑等。此外,四川重庆附近的巴县、彭州市、广元以及北京的龙泉务也是宋代的瓷产地。因此,可以说宋代陶瓷业十分发达,瓷窑星罗棋布。
陶瓷业的发展与煤业的发展密切相关。陶瓷烧制的燃料,在宋之后主要靠煤,陶瓷所用的原料—瓷土,在石炭二叠纪含煤地层中常常伴生。所以自古就有“有煤窑就有瓷窑”的俗谚。
有些学者认为宋代烧瓷用煤作燃料只限于北方,南方则烧柴草。这是一种推测,以为南方柴草多,用柴草烧瓷足够了。实际上,用煤烧瓷有优越性。所以,凡有煤出产的瓷窑区,在宋代,烧瓷的燃料多用煤炭。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四川考古工作者在重庆、巴县、彭州市、广元等地发掘了几处宋代瓷窑遗址,都是用煤作燃料烧制瓷器的。
经过调查和发掘的宋元古瓷窑中,用煤作燃料的绝不仅上述提及的十几处。有些瓷窑虽然烧煤,但发掘调查报告中没有论及,而有些烧煤遗址的发掘资料尚未发表,有些虽已发表但未为所见。不过,我们仅从上述十几处瓷窑遗址资料中可以看出以下几方面的情况。
①烧煤的瓷窑都出现在产煤区内,有的是在我国著名产煤区。如山东淄博、陕西铜川、河南鹤壁、北京门头沟、辽宁抚顺、河北观台等。这不是偶然的巧合,它说明瓷窑的建设首先要考虑燃料的来源。
②烧煤的瓷窑分布非常广泛,包括北京、河南、河北、山东、陕西、安徽、四川、辽宁等省市。不仅中原有,边陲地区也有,不仅北方有,南方也有。这些都表明宋代采煤和用煤已十分普遍。
③一些较大规模的瓷窑,往往出现于较大规模的煤产地,如曲阳百万平方米的定窑遗址和铜川黄堡的十里窑场都说明了瓷业与煤业相互促进发展的密切关系。
瓷业与煤业的关系不仅表现在燃料方面,而且表现在瓷土来源方面。有的矿区人们依据瓷土的颜色、光泽、结晶状况等特点,还起了有趣的名字,如黑砂石、猪冀石、黄瓜石、鱼儿石等。瓷土天然生成条件不同,所含的矿物成分也有很大差异。因而决定瓷土质量的优劣,有的质量好,可供烧制细瓷;有的质量差,只能供制作粗瓷。瓷土从地层中(常常与一些煤系地层共生)开采出来后,需经粉碎、淘洗、配料、调和、成形、干燥、装窑、烧冶等数十道工序,才能制作成美观的瓷器。一个较大规模的煤矿区,常常是一个较大规模瓷窑的瓷土供应地。例如,河北临城和内邱邢窑所用的瓷土,为当地石炭统顶部的大青土和二叠纪煤层的夹矸;河北曲阳定窑所用的瓷土,为当地石炭统下部的青干土、白干土和煤层的夹矸;陕西铜川耀州窑所用的瓷土,为石炭二叠纪石灰岩中所夹之页岩与煤系地层中之另一种页岩;山东淄博瓷窑多用本地出产的青土制胎,这种青土就是煤层的伴生物。所以,有煤矿的地方,常有瓷窑存在,当然不是凡有煤炭的地区都适于建造窑厂。
④用煤烧瓷,引起烧瓷工艺过程的变革,使瓷窑内部结构发生变化。考古发掘证实,烧制瓷器的燃料从柴草改为煤炭之后,瓷窑的火膛、烟道、炉条的位置和疏密程度均发生变化。旬邑县安仁村Y1窑和窑门外,砌了一条环底沟槽(宽2.17米,深0.65米),就是为了存煤用。然而,烧煤比烧柴草炉温提高,有利于瓷器的烧制。烧瓷工艺的变革实现由烧柴到烧煤,即从低级到高级发展过程的演变。
(四)明清时期
1.明代的煤炭生产(www.xing528.com)
明代,中国开始出现资本主义萌芽,采煤业和其他产业都得到明显的发展。煤炭产品成为市场上的重要商品,开始出现大批巨资的煤业商人,他们通过销售和运输煤炭,将煤炭生产与生活和工业用煤更好的联系起来,有力地推动了煤业的发展。
明代煤炭业的发展,除有丰富的采煤技术外,还有深刻的政治和经济背景。
①社会的相对稳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为煤炭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明初结束了动乱和战争之后,明王朝为巩固政权,一方面加强中央集权,另一方面采取了一些休养生息的政策,使阶级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的缓和。明代虽然有几次内外战争,但总体来说社会相对稳定。此外,明代社会经济的较大发展,特别是与燃料密切相关的冶金、陶瓷、盐业、砖瓦、石灰等手工业的发展,要求煤业的发展能与之相适应。这些都为煤炭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②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林木资源不断减少,居民越来越依赖煤炭作为生活燃料。当时京城居民燃料以煤为主,煤炭一直处于紧缺状态。庞大的宫廷内部对煤炭的大量需求,直接促使朝廷更加重视煤炭生产。
③明代政府实行了一些有利于煤炭发展的措施。当时煤炭开采管制不严,不需要复杂的手续。明万历年间,矿监的设置,虽带来矿税之祸,但使采矿合法化,采煤业得到发展。一般煤炭都由民间自行经营开采,政府收取课税或从中抽分。“官窑仅一二座,其余尽属民窑”,民窑的增加促进了煤炭业的发展。
此外,明代政府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煤炭行业的压力,扩大煤炭生产,推动了煤炭业的发展,如免征一些地区所欠的科办煤炭,对于受灾的煤窑采取抚恤措施等。
④煤炭技术的不断进步,促进煤炭开发和利用。明代在地质勘探、采煤掘进和煤炭运输等技术上都有较大进步。在嘉靖以前一段时间,河南安阳一带煤窑井下延伸已达到数十百丈。说明当时的凿井技术、通风技术、排水技术、提升技术都比以前有了较大提高。
2.清代的煤炭生产
清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朝代。满族统治者入关以后,注意联合、利用汉族地主分子和汉族的有识之士,实现了以满族为首的各族地主阶级联合的封建统治。统一全国后,社会走向安定,经济得到发展,尤其是农业、手工业生产发展较快,人口迅速增长,到十八世纪后期,全国人口已增至三亿。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清代的煤炭生产,在明代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得到发展,煤炭开采区域更广,煤窑生产规模更大,现今各主要煤田在清代几乎都进行了开采,只有少数隐伏煤田是近现代地质工作者新发现的。
清代的煤炭生产与加工业,在乾隆盛世达到了高峰,出现一片繁荣兴旺的景象。朝廷对煤业的管理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促进煤业的发展。下面从清政府对煤炭业的态度、乾隆时期采煤业的兴旺、各地煤炭生产与加工利用的概况三个方面,分别加以叙述。
(1)朝廷对煤炭生产的重视
清代煤炭成为社会生活和生产必不可缺的重要物资,历届统治者都十分重视煤炭生产。朝廷对煤炭生产的重视,首先表现在皇帝旨喻、大臣奏折和文人建议上。顺治元年,战争硝烟未绝,百废待兴。御史曹溶向顺治帝提出了六件应办的大事:“一定官制,一议国用,一戢官兵,一散土寇,一广收籴,一通煤运”。通煤运作为六件应办的大事之一,与官制、国用和军事等并重,说明了煤炭的重要地位。
清代统治者充分认识到煤作为人们生活中离不开的燃料,在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缺少煤,就会导致社会发展不安稳,人们心中不安。乾隆帝在多次谕旨中都指出煤是人们生活所必需的燃料。
地方官吏比中央统治阶级更贴近实际,对煤的重要性和缺煤的后果认识更深,更为重视对煤炭的开采和利用。奉天府尹吴应枚在乾隆四年七月十六日上奏朝廷道:“查奉属生煤价廉用省,尤为兵民所利赖”。这类奏折有很多,说明许多地方官吏关心煤炭,强烈呼吁开采煤炭。
煤在皇帝和地方官吏们的眼中,不仅是人民生活所必需的燃料,而且是发展手工业所必需的重要原料和燃料。仅就冶炼业而言,所需的煤炭量就十分可观。乾隆二年二月初三,湖南巡抚高其倬在奏折中指出:“不但此数州(按:指湖南长沙府、衡州府、桂阳州等)县之民资(煤)以度日,而(且)江南之铸造铁器者亦多资之”。吴其溶在《滇南矿厂图略》中记载用煤及焦炭冶炼铜、银的事实,广西的铅矿砂大多运到产煤地区进行冶炼。
此外,煮盐业用煤也日益增加。煮盐用煤作燃料始于明代,是四川井盐首先使用的。四川井盐已有1 000多年的历史。明清期间,四川产盐的州县已达50多个。明初洪武年间,年产盐额已达1 000多万斤,到嘉靖年间增至3 000多万斤。清乾隆年间,川盐销售地区大大扩大,到清末川盐年产量“约七万万余斤”。川盐用煤煎煮不迟于明朝嘉靖年间。嘉靖《四川总志》中记载,钦差巡抚都御史潘鉴在请求朝廷减免四川盐保的奏疏中提到:“昔年,近井皆柴木与石炭也,今皆突山赤土。所谓柴木与石炭者,不但在五六十里以外,且在深岩大箐之中。”说明嘉靖时期川盐已用煤作燃料。到了清代嘉庆、道光年间,川盐煎煮主要靠煤作燃料,四川煮盐,“炭灶十居七八,柴灶不过十居一二”。
(2)乾隆时期煤炭生产的繁荣
煤炭生产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它总是随着政治经济的脚步而前进,随着社会的兴衰而起伏。而煤炭技术自然随着煤炭生产的发展而进步,随着煤炭生产的衰落而停滞。即是说,煤炭生产和技术的发展,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原因。清代煤炭业的发展,同样遵循着这个一般的规律。
满人入关后虽然注意到了煤炭的开发问题,但起初的发展速度并不太快。康熙中期以后至乾隆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人们要求加快开发煤炭的呼声日高,煤炭生产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煤炭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显著,尤其到乾隆年间煤炭生产与技术达到古代历史上的顶峰。到了乾隆晚期,政治开始腐败,贪污之风盛行,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起义、民族起义事件日益增加,起义规模越来越大,至嘉庆、道光时期,清廷政治经济严重衰落,煤炭生产发展的势头有所减弱。
中国古代煤炭开发和利用的历史进程中,封建社会的各朝政府和地方官吏对煤炭开采存在一定顾忌,甚至发出煤炭禁令,其原因主要在于:第一,煤炭开采挖地脉,有碍风水;第二,煤窑聚集人多,易发生混乱,危及封建秩序和封建统治。尤其是第二点,统治阶级更为顾忌。
但开发煤炭的两大障碍,在乾隆时期都有所克服,改为采取解除矿禁、鼓励开采的政策。对于风水问题,乾隆时期虽然也注意风水,但并不严格,特别是没有采纳那些虚张声势、夸大其词的意见,对那种所谓“葆神京亿万斯年之元气”而不准开矿的愚蠢之词,乾隆皇帝不仅痛加批驳训斥,而且把鼓吹者“交部严加议处”,此事反映了这位皇帝对风水之说的明确态度。
3.明清的开采技术
我国古代的煤炭开采,宋元时期达到手工操作技术的顶峰,明清时期,只在部分技术环节上有所完善和发展。
(1)矿井开拓
明清时期的矿井开拓仍采用平峒开拓、立井开拓和斜井开拓的方式,与宋元时期相比,井筒加深和扩大了,通风运输巷道加长了。平峒开拓主要见于山地和丘陵地区,立井开拓主要见于平川地区,斜井开拓在山地丘陵和平川地区都不少见。这是社会对煤炭需求增加和矿井运输条件变化带来的结果。
明清时期,为加大煤炭产量,用牲畜在井下运煤已相当普遍,如明代嘉靖年前,河南地区开办了马拉煤窑,其骡马三百多匹,巷长一百余米,可见其生产规模不小。
矿井开拓必须正确选择井筒的位置,尤其是主井的位置,要确保主井凿的直,支护坚固。这在《颜山杂记》卷四中有了明确的记述:“凡攻炭,必有井干,虽深百尺而不挠。”“视其井之干,欲其确尔而坚也。否则削入其隧”。这里所说的“井干”即主井。所谓“确尔而坚也”,是指一要做到准确无误,开井必须能见到煤层,二要做到坚固牢靠,保证安全,否则必然削垮。为了做到准确而坚实,按照《颜山杂记》的记载,最重要的是选择井筒位置时,要避开含水地层和地质断层及鸡窝煤,而在选好了井位凿井的时候,要记好煤岩的层位。
井筒开凿到煤层之后,就要挖掘和布置采煤巷道。早期采煤,井筒开凿到煤层就开始采煤,采煤与挖掘合一,不知布置巷道。遇到岩石冒落,都塞通道,即停止开采,另开新井筒。随着生产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人们逐渐开始布置采煤巷道,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安全。明清时期有不少关于根据煤层走向挖掘通风运输巷道,布置上下山采煤通道的记载。
除立井开凿外,还有两种开凿方式。一种是沿煤层露头向里凿平峒或斜井,如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九中说,“土人皆凿山为穴,横入十余丈取之。”另一种是露天开凿,即从煤层露头直接挖坑取煤。
(2)采煤方法
现代的采煤方法包含巷道布置和回采工艺两方面,这两方面结合的变化,构成了各式各样的采煤方法。在古代采取简单的采掘合一的采煤方法,井筒开凿到煤层之后,在开凿两条上山和下山的通道,即完成了巷道布置。沿煤层走向挖掘运输,通风巷道,既是采煤又是掘进。明清时期出现了房柱法和残柱法的采煤方法,将通风巷道和运输巷道之间的煤分成若干块进行采掘,直到顶板垮落为止。受通风条件的限制,古代采掘范围较小。
古代对回采工作的叫法,各地差异较大,有的地方叫膛子,有的地方叫煤窝,有的称为茬口。古代回采工作全部是手工,所用工具有凿、锤、镐、钎、耙、筐等,生产效率较低,挖煤工人通常在井下连续工作16~24小时,可以挖煤2~500斤不等。有的挖煤工人上“大班”,在井下工作几个月,食住都在井下。
古代对回采工作中的落煤称作伐煤、攻煤或凿煤。煤矿工人利用煤层节理在下部掏槽,凿打上部使上部煤掉落。当煤质较硬时,可采取先把煤层底部掏空,预留一些煤柱临时支护顶板,然后捅倒煤柱,使煤掉落的方法。
(3)运输提升
古代煤窑的运输提升一般采用人力运输,后增加畜力运输。到了明清时期,用骡马驮煤已不是个别现象。装煤的拖筐用竹或木制作,为长方形或船型,有的拖筐底下装上木条、铁条或小轮,以减少摩擦力。一些煤窑巷道中还铺上木板,方便煤炭运输。
(4)矿井排水
古代早期采取肩挑和手戽来排除矿井积水,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排水效率低下。在井筒使用辘轳和绞车来进行提升之后,也使用了木桶和牛皮包等容器来排水。随着采煤深度加大,地下涌水量增加,常因排水不及时而废弃井筒。一些地区采用了省工有效的排水方法,即采用下泄水与窑外的方法排水。
煤炭透水事故给人以深刻的认识,使人们认识到煤炭开采中防水和排水的重要性。清朝同治十年,河南登封市上龙窝村菜园地煤窑发生透水事故,井下80人,多数遇难,生还者仅四五人。这些事例仅是有限记载的极小部分,已足以令人胆寒。不解决防水、排水的技术问题,煤炭技术很难进一步发展。在古代,人们对排水的技术应用,是由古代中国整体技术水平所制约的。关于防水的方法,在古代只限于观察预兆、迅速撤离,尚缺乏其他有效的技术措施。根据老窑工的经验,当井下出现煤发湿、煤壁有红锈水、采空区老鼠搬家等异常现象,预示煤窑要发生透水事故,人员必须迅速撤离上井,不能继续采煤。
(5)矿井通风
矿井通风是人们出于对煤井中含有有毒气体的认识而采取的一项技术措施。
明清时期对于矿井通风情况已有了明确的经验判断,其方法是辨矿灯火焰的情况。用老窑工的话来说,如果矿井通风不良,矿灯就会闷亮、憋气。如何使矿井下面有足够的新鲜风流,把有毒的气体排出井外,明清仍然主要采取自然通风方法和人工通风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