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粉末硬化水玻璃砂型工艺
粉末硬化水玻璃砂型是以硅酸二钙(2CaO·SiO2)、硅铁粉、赤泥、铬矿渣、各种水泥及氟硅酸钠等粉状硬化剂为主体的水玻璃自硬砂型。
粉末状硬化剂的共同特点是能够吸附水,颗粒小,表面积大,脱水后引起水玻璃黏度增加,从而产生黏结力。此外,粉末硬化剂的化学性能也会对黏结力的形成产生很大的影响。一些粉末硬化剂与水玻璃均匀混合,经造型紧实后由于硬化剂与水玻璃发生化学反应而硬化,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获得很高的型(芯)砂强度,且有较好的抗吸湿性和抗蠕变性等。这种自硬水玻璃砂的操作简便,成本低,能生产尺寸精度高、铸造缺陷少的铸件,特别是对中大型铸件的生产有利。但是,粉末状硬化剂与水玻璃的化学反应仅发生在粉末颗粒的表面颗粒内部被反应生成的硅凝胶所屏蔽,不能充分发挥效益,所以粉末状硬化剂的加入量一般都偏大(如硅铁粉的加入量为水玻璃加入量的20%~30%)。粉末硬化剂的加入,使型砂的总比面积增大,也使水玻璃的用量无法降低[水玻璃加入量(质量分数)为5%~6%],它们的溃散性不比CO2水玻璃砂好;加之粉尘污染加剧,因而大大限制了粉末硬化剂在铸造生产中的应用。
2.微波硬化水玻璃砂型工艺(www.xing528.com)
加热硬化水玻璃砂型是人们最早使用的水玻璃砂型硬化工艺,它具有强度高,水玻璃加入量较少等优点。但没有固化之前的型砂初期强度很低,砂型(芯)不能起模、搬运(需要随炉加热硬化后起模),硬化时间也比CO2的时间长。为了解决脱模问题,常不得不加黏土来提高初期强度,从而增加了水玻璃的加入量,还带来了许多其他问题。另外,普通加热炉的加热水玻璃砂型(芯),型(芯)表层通常先受热失水硬化,结成硬壳,热量渗入型(芯)内部的速度较慢,型(芯)内部的水蒸气也不易扩散出来,故大、中型铸型(芯)的内部烘不透,型(芯)砂表层又易受过度烘烤。因此,实际生产中采用加热硬化的普通水玻璃砂工艺很少。
与传导性质的加热相比,微波加热可以使物体的更大部分得到加热,且由于微波能透入型砂的内部,由内向外逐步加热,有利于水分从型(芯)的内部向外迁移挥发,因而水玻璃砂的硬化速度快。微波加热能充分发挥水玻璃的黏结效率水玻璃的加入量低(质量分数为1.0%~2.0%),具有速度快、操作简便、加热均匀、强度高、水分去除充分等许多优点。该工艺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目前,铸钢件生产大量采用CO2硬化水玻璃砂工艺和有机酯硬化水玻璃砂工艺,其他硬化形式的水玻璃砂工艺使用量相对较少(如加热硬化水玻璃砂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