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东汉时期不太可能出现小花楼提花织机,那么《机赋》中的织机到底是什么织机呢?有的学者认为它是低花本提花织机,与广西壮族的竹笼织机和云南傣族的帘式织机类似[16-19];还有的学者认为它是踏板斜织机[20]。这两种观点都有待商榷。
1.对王逸《机赋》所指低花本提花织机观点的疑问
认为王逸《机赋》所指低花本提花织机的学者主要以“宛若星图,屈伸推移”为据,他们认为“宛若星图”是指广西竹笼织机的竹笼上的花本信息或云南傣族织机上竹针帘式花本信息,两者的花本正好在织工的正前上方位置,需要仰望才能看到,就像仰望星空一样;而“屈伸推移”是指从提花装置上取下挑花竿或竹针进行提花的操作。这一解释似乎很有道理,因为与广西竹笼织机或云南傣族织机的操作十分相似,但存在两点疑问:
(1)广西竹笼织机自清道光年间才出现,然后扩散至广西各地,是一件极具民族特色的织机[21];云南傣族织锦直到元朝才有正式记载,作为贡品入贡,但其织机并没有相关记载[22]。少数民族织机调查有推测古代汉族织机的借鉴意义,但前提一是调查的民族应该处于相对比较封闭的系统中,这样才能以其社会经济、技术、文化及其织机所处发展阶段来推断汉族在相应发展阶段织机的形制、结构,前提二是能从汉族地区的考古发现中发现相关织机的部件。而广西的壮族、云南的傣族并不是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谁能确保这两个民族的织机机型没有受到汉族先进织机技术的影响吗?此外,西汉时期的纺织考古(实物、图像信息等)都没有发现相似的织机机型。显然,以这两种民俗织机调查来推断汉族汉代织机有些不妥。
(2)如果认为王逸《机赋》中“屈伸推移”是指从提花装置上取下挑花竿或竹针进行提花的操作,“推移”还说得通,指拿挑花竿水平方向前后推移,形成提花口,但“屈伸”又作何解呢?指手臂拿挑花竿时的屈伸,也说得通,但缺少踏板的操作,无法形成连贯的操作,这是令人费解的。“宛若星图,屈伸推移”必须与后面两句“一往一来,匪劳匪疲”组成一个整体来解读。星图是星星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并不是仰望星空的图景[23]。“宛若星图”是指整个织机据天理制作而成,带有顺其自然的意味。“屈伸推移,一往一来,匪劳匪疲”是指整个织机的操作过程,“屈伸推移”是指织工屈、伸腿踏动踏板的动作,“一往一来”则是指投梭织造,这么简单的动作,当然是“匪劳匪疲”。
因此,王逸《机赋》中所说的织机不应该是低花本提花织机。
2.对王逸《机赋》所指踏板斜织机观点的再思考(www.xing528.com)
根据王逸《机赋》中的文字以及东汉时期画像石、画像砖、壁画中的相关信息,特别是山东省长清县孝里镇孝堂山石祠隔梁底面画像中的“织女织布图”(图9-1)与《机赋》中“悟彼织女,终日七襄”正好找到对应,对于纺织技术史研究的谨慎者而言,《机赋》所指踏板斜织机也是说得通的,笔者曾经也是这样认为的,但通过认真分析还是有些疑问:①“高楼双峙”在踏板斜织机上又如何表达?岂有高楼是倾斜的?②《机赋》中“两骥齐首,俨若将征”中“两骥”是指马头,它是控制综片的,两个马头控制一个综片,所以“两骥齐首”说明《机赋》中的织机只有一片综,这与东汉时期出土的大量图像信息中的踏板斜织机中只有一片综的事实相一致。《机赋》中“登神机”则说明织工应该一直在织机踏板上,并没有离开踏板,与上文“屈伸推移”相响应,而在被证实东汉时期出现的单综单蹑踏板斜织机上,双脚是不可能一直在踏板上的,显然《机赋》中不可能指单综单蹑踏板斜织机。而在被证实的东汉时期出现的单综双蹑踏板斜织机上可以在《机赋》中说得通“登神机”,但与疑问①却相悖,显然单综双蹑踏板斜织机也是说不通的。③如果“三轴列布,上法台星”是说织机上的胜(经轴)、豁丝木(分绞棍)、复(织轴)像台星那样呈阶梯状,表示为踏板斜织机的主要形制,则不能解释“胜复回转,克像乾形”,因为“乾形”(三)已表示三轴呈水平状。“三轴列布,上法台星”只能解释为三轴的分布必须像台星那样三阶平行且对齐。
图9-1 织女织布图
3.王逸《机赋》中所指单综双蹑踏板水平织机的假设
王逸《机赋》中所描述的织机应该是单综双蹑踏板水平织机,原因有三:①王逸《机赋》中“两骥齐首”“登神机”可知织机应该是单综双蹑。②王逸《机赋》中“大匤淡漠,拟则川平”则可确定织机为水平织机,因为“大匤”指机架为长方形,“拟则川平”则说明经面像流水一样水平。③上文其他分析又可排除其他形制的织机。
王逸《机赋》中还有“方圆绮错,微妙穷奇。虫禽品兽,物有其宜。免耳跧伏,若安若危。猛犬相守,窜身匿蹄”不好解读。“方圆绮错,微妙穷奇”并不是指织物上的纹样,而是指整台织机有方木、圆木(轴)组合而成,很神奇;而“虫禽品兽,物有其宜”则是承上启下之句,承两骥之上,启兔、猛犬、游鱼之下,说明织机各个构件都有其用处。“免耳跧伏,若安若危”则是指织轴上的一对“V”形支架,像兔的耳朵。“猛犬相守,窜身匿蹄”则是指打筘时,由于支撑筘的轴在经面上做弧形运动,使推筘以后筘的下面一部分本来在打筘时能看到,而这时却不能看到,就像是狗脚隐匿在草丛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