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纺车式纺棉机产量不足的原因分析

大纺车式纺棉机产量不足的原因分析

时间:2023-06-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4]因此,类似大纺车式纺棉机的出现首先要解决锭子直立的问题,只有将锭子直立后,才能有效地解决纺棉过程中加捻和卷绕的同向过程,但中国在近代工业革命前似乎没有产生过锭子直立式的纺纱机械。这样从棉纺业技术革新和生产制度方面就注定了无法形成类似大纺车式的纺棉机。

大纺车式纺棉机产量不足的原因分析

元代以来,棉花逐渐在中国长江流域广泛种植,特别是当上海乌泥泾人黄道婆从海南黎族那里带回棉纺织技术,并对棉纺织技术进行了改进和创新,大大促进了棉纺织手工业的发展,麻织物也逐渐为棉织物所取代,棉布成为普通老百姓的衣着之物。大纺车虽广泛应用于丝纺上,并将中国的丝纺技术推向近代工业革命前的最高峰。但在棉纺织业大发展的时期,大纺车却没有应用于棉纺。这不禁让人产生一个疑问,大纺车就没有纺棉的可能吗?解决这个问题,不仅要从棉纺技术,还要从棉纺织生产制度的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1.技术改进困难是一个重要因素

棉花作为短纤维,实质上是无法直接应用于麻、丝纺车上的,因为纺麻或丝是对麻缕或丝束进行并捻合线,不需要牵伸麻缕或丝束,因此,麻、丝纺车的动力轮与锭子的速比较大。如果将这种纺车直接应用于棉纺,就会经常出现断头现象。但元代的黄道婆通过减小动力轮直径的办法,解决了纺纱时的断头问题,三锭脚踏棉纺车就是黄道婆对麻纺技术应用于棉纺的一项重大改革。

关于脚踏四锭、五锭棉纺车的存在学术界一直都有争议。至于古代历史上超过五锭以上的棉大纺车那更是闻所未闻。但关于棉大纺车,学术界还是有一些大胆的假设。陈维稷先生在《中国纺织科学技术史(古代部分)》一书中提到一种张力自控式多锭土纺车[12]。但是,他在注释中也指出,此种纺车在1958年始造,已经吸收了一些“洋法”机器的结构,锭子也是直立于机架上,但没有欧式的罗拉装置。如果将这种张力自控式多锭土纺车认同为历史上可能存在过的纺棉机,显然就有些辉格史观的解释了。众所周知,世界上第一台锭子直立的多锭纺纱机是由英国织工兼木匠哈格里夫斯于1764年发明的珍妮纺纱机。那么,中国古代能不能产生纺棉专用的、锭子横卧的大纺车呢?赵冈先生在《中国棉纺织史》一书中指出完全是可能的,“我们可以试想把王祯《农书》中所绘的大纺车改为棉纺机,看看它将是什么样子。大纺车长20尺,想来一定需要装两条Drawbar,每条由一个人去操作,另外一个人专门摇动转轮。于是,大纺车便将由单人操作的机具变成3人协力操作的机器。”[13](www.xing528.com)

但是中国古人将大纺车改成棉纺机,在技术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依赵冈先生所言,确实能解决棉条牵伸的问题,但棉纱卷绕却有些问题。考察古代棉和麻的纺纱过程,会发现古人纺棉和纺麻在卷绕上有所不同。纺棉是纺妇把搓好的细长棉条,按在锭子上,右手摇车把,左手轻轻上扬,匀称的棉线便抽了出来,然后将加捻好的这段线绕到纱管上。而纺麻则先将绩接好的麻缕绕缠在纱管上,通过“退绕加捻法”将麻缕加捻并条,如元代脚踏五锭小纺车(图4-23)所示,并没有将纺好的麻绕回到纱管上。因此,在中国古代,除了将大纺车改成陈维稷先生所提的张力自控式多锭土纺车,将无法实现棉纱线的卷绕。

2.棉纺织生产制度的落后则是关键因素

众所周知,古代中国农村是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以棉花为原料的纺纱、纺织从开始取代麻时,一直是作为农村副业而存在的,这种家庭式的生产或为自用或为简单商品贴补家用,家中主要劳动力还是投入到农业生产上。那么棉纺织作为副业则强化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更是不容易催生出类似生产丝织物的手工工场。正是基于这种家庭手工生产的制度,棉纺织机械失去了向大纺车演化的动力。作为副业的棉纺织业,本来就是利用了家庭中的剩余劳动力,不存在所谓机会成本,即作为商品的内在要求并不是很高,对生产力成本并没有下限。如果棉纺纱机械向大纺车方向发展,必然要有专门操作这些机械的工人,并且工场要花费大量资金去制造这些机械和支付工人最基本的工资。在当时没有劳动力成本下限的家庭手工生产制度下,这种大规模机械生产的成本并不比家庭生产成本低。况且,在植棉区来看,农村家家户户几乎都从事这种棉纺织生产,可见当地人棉织物的市场不是很大。因此,棉纺织业也就无法像丝织业一样出现大规模的民营工场。正如赵冈先生在《中国棉纺织史》中指出:“中国棉纺织业的症结是在生产制度上,而不在纺织技术上,生产制度远远落后技术水平,因而从14世纪开始600多年来中国的棉纺织业没有任何重大的技术改进,直至西法纺织传入为止。”[14]因此,类似大纺车式纺棉机的出现首先要解决锭子直立的问题,只有将锭子直立后,才能有效地解决纺棉过程中加捻和卷绕的同向过程,但中国在近代工业革命前似乎没有产生过锭子直立式的纺纱机械。因此,在技术上中国古代就缺乏这一革命性的开端。另外,农村家庭副业地位的确立,更是决定了在棉纺织业中无法形成有一定生产规模的棉纺手工工场。缺少了工场制度,就无法形成技术竞争的机制。这样从棉纺业技术革新和生产制度方面就注定了无法形成类似大纺车式的纺棉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