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纺纱、纺织起源的假设探究

纺纱、纺织起源的假设探究

时间:2023-06-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关于纺纱起源的时间,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无法契合,使人愈发迷惑。传统观点认为伯余发明纺织技术,包括纺纱,其依据是成书于西汉的《淮南子·氾论训》的相关记载。但《淮南子·氾论训》在纺织技术起源特点上的描述是可信的。

纺纱、纺织起源的假设探究

1.对纺纱起源的时间、特点的考证

纺纱技术来源于远古时代对茎皮纤维的劈分技术和绩接技术的改进。劈分是指把经过椎击而松解或经过脱胶的纤维束劈成尽可能细的条;绩接是指把已经劈分的一段较细的纤维束并合和续接在一起。劈分和绩接本身都是制绳索的工序。从本质上说纺纱工序是密度更精细的制绳索工序,纱、线、绳、索的区别,只在于精细方面的差别。此外,纱、线、绳、索四者是有联系的:两根或两根以上的纱经过绞结和加捻,即成为线;两根或两根以上的线再经过绞结和加捻,即成为绳;两根或两根以上的绳再经过绞结和加捻,即是索。

毫无疑问,纺织源于编织。但关于纺纱起源的时间,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无法契合,使人愈发迷惑。

传统观点认为伯余发明纺织技术,包括纺纱,其依据是成书于西汉的《淮南子·氾论训》的相关记载。《淮南子·氾论训》中有“伯余之初作衣也,麻索缕,手经指挂,其成犹网罗。后世为之机杼胜复,以便其用”[8],但关于这则材料研究者选取时必须慎重,因为它有明显的错误历史解释的辉格倾向:①伯余即黄帝的大臣,这则材料是伯余成为中国古代纺织行业神祇的根据[9]。黄帝是原始社会末期华夏民族的首领,活动年代大约在4,600多年前。而通过考古所知中国已知最早的纺织品是距今约6,200年的江苏吴县草鞋山文化遗址第十层发现的葛织物,显然黄帝同时期的人并不能成为纺织技术的发明者。纺织技术的发明并非一朝一夕完成的,必定经历若干代人的不断尝试,才会相对稳定和固定下来。中国古代技术“专利”权署名大多给予圣人甚至与圣人沾一点边的人或名人,这多与中国古人为敬者歌功颂德的风俗有关,其实质是一种极端的“马太效应”的表现。②成书于西汉的《淮南子》谈论黄帝时代的纺织功绩,站在西汉的时间轴上看就已年代太久,差不多相距2,300多年,已有“以今观古”的历史解释之辉格倾向,更何况今天的研究者参考西汉的书籍呢?更为不可信的是《淮南子》之前居然没有其他文献谈及伯余发明纺织技术和制衣,难道就能确定刘安在《淮南子》书中没有造假的嫌疑吗?

但《淮南子·氾论训》在纺织技术起源特点上的描述是可信的。一方面,它明确记载纺织源于编织,“其成犹网罗”显然这符合人类认识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编织较之于纺织的确较低级和简单;另一方面,它说明在远古时期只存在着纺织用纤维的劈分和绩接两个独立的工序进行纺纱,并没有使用纺专或纺车。因为“麻”即绩麻,指搓麻成线,既然都能搓麻成线那肯定前一道工序一定有劈分工序。“索缕”指用手指搓转线索即加捻工序。“麻索缕”即为绩接加捻。“麻索缕”文后仅有“手经指挂,其成犹网罗”,这是织造过程,可见远古时代纺纱很简单,完全徒手完成。远古时代仅靠劈分和绩接就完成纺纱过程的证据或“活化石”,是距今已有1,200多年生产历史的浏阳夏布的传统生产工序,其生产工序为撕麻、绩麻、络纱、牵梳、织造、漂染、踩光。从其生产工序可见其纺纱过程劈分(撕麻)和绩接(绩麻),并没有纺专纺纱,更不用说纺车纺纱了。湖南、江西等各地的夏布生产工序亦是无纺专或纺车纺纱[10-12]

2.纺专起源的假设(www.xing528.com)

纺专之所以发明,与原始纺纱技术中牵伸和加捻工序的合流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什么牵伸、加捻两道工序会合二为一呢?从思想上看,即技术原理认识方面,早在旧石器时代人类在使用投石索和弹弓过程中,经常会发现投石索的兽皮兜和皮带受石球重力作用情况下,首先皮带被牵伸;其次,无意中旋转投石索的兽皮兜会使两条皮带纠结合股,从而更加结实,这可能是对加捻最早的认识。当然,这一认识和应用于纺纱的过程可能经历一段漫长的历史。从工作效率上看,牵伸和加捻两道工序分流使纺纱工作效率低下,而进入新石器时代原始社会的人口出现相对激增现象,这要求对牵伸和加捻分流的现状必须改进以适应人口增长的需要[13]

图3-5 王祯《农书》中旋椎版画

生产实践中对纺专技术原理认识的不断加深和社会的需要必然会导致纺专的出现。同时打猎经济是所有史前人类文明必经的经济形态,对于投石索的使用也具有共性,这可以将笔者提出的纺专起源假设置于人类共性的维度,应该符合哲学思维上的“奥卡姆剃刀”原则[14]

那么又有一个问题出现了,纺专用于毛纺和棉纺是没有问题的,但用于茎皮植物纤维纺、丝纺还存在许多争议。现代纺织技术方向的教授们认为,麻、葛等茎皮纤维不会用到纺专,因为夏布工艺就没有用到纺专且纺得非常精细。这确是事实,但这些教授们忽视了王祯《农书》中关于旋椎(图3-5)的介绍,“掉麻具也。截木长可六寸,头径三寸许,两间斫细,样如腰鼓。中作小窍,插一钩簨,长可四寸,用系麻皮于上。以左手悬之,右手拨旋。麻既成紧,就缠椎上;余麻挽于钩内,复续之如前。所成经纬,可作粗布,亦可织履。农隙时,老稚皆能作。此虽系琐细之具,然于贫民不为无补。故系于此。”[15]从此句可知,旋椎就是另类的纺专,用于粗麻布和鞋子的制作,而精细的麻纱则可徒手完成。因此,有的学者认为《诗经·小雅·斯干》中“乃生女子,载弄之瓦”的“瓦”即纺专,用于麻、葛等茎皮纤维的绩纺,成为小女孩的玩具[16]。笔者认为这是值得商榷的。笔者认为《诗经·小雅·斯干》中的“瓦”是用于丝纺。首先,棉花的种植和生产到两宋时期才在中原地区出现,不可能春秋时期在华北有此纤维品种生产。其次,《诗经·小雅·斯干》是描写贵族生活的。贵族妇人是不可能从事茎皮纤维纺织的,因为这一类产品在当时是一般织物,极其普通,为一般老百姓服用。丝是中国古人所热爱的,它体现的不仅是奢华,还有“天蚕再变”“追求永生”宗教因素在里面,中国帝王后宫历来重视丝织生产和礼仪均与此相关。可见,贵族的女子们从小玩纺专是为了长大后可以熟悉这种生产和礼仪。

有些纺织史专家认为不可能用纺专进行丝纺,因为太烦琐且茧丝抽绪并合后可长600~1,000m,无需纺专牵伸、加捻。笔者认为这种说法有辉格解释意味,因为这些专家在否定纺专用于丝纺时心目中存在着近代或现代缫丝工序。近代或现代缫丝显然不需要纺专,因为近代或现代缫丝工序中存在着缫车或相类似的设备,这一设备就是牵伸和绩接工序合流的产物,亦是丝纺达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缫车的技术水平本身就高于纺专[17]。所幸著名学者王若愚先生的遗作,认为纺专在丝纺中曾用于并丝、加捻[18],在此问题上增加“纺专曾经在中原地区被创造性地用于丝纺”这一观点的信心。这一观点随后又受一个问题困扰:中原地区很早就使用纺专,距今7,500~7,100年前的磁山遗址就有纺轮(纺专的主要构件)出土,这是否说明早在7,000多年前中国就有丝织,这显然与在上一章讨论丝织起源的观点有些相悖。纺专首先应该是定居下来的农耕民族应用于茎皮植物纤维的纺纱,然后逐渐位移到游牧民族的毛纺(游牧民族在进行毛纺之前可使用毛毡技术进行服用)和本民族的丝纺领域(丝纺最为繁复,应该是最后位移的)。磁山遗址的发现正是农耕民族使用纺专于茎皮纤维纺的有力证据。而中国南方地区的纺专(纺轮)是否用于丝纺或茎皮纤维纺,据现有考古资料并不能明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