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21.1:马皮的工艺技术要点是什么?
观点1:复鞣阶段主要控制点:用优质的替代型单宁,充分预鞣,加脂后期要用些生牛蹄油。
观点2:马皮的后股部位最紧实,背脊部位次之,注意消除部位差,马皮后股部位容易裂面。马毛(马皮裘革)占用很大一部分资源,附加值很高。马的原皮相对于牛皮价格便宜,走低端皮革市场。马皮实用性差,粒面伤残多,等级率差。生产时应该减少边角撕裂,增加得革率。我记得以前做马剪绒流行一时,靠化料补救效果很小,只是心理安慰。马皮对化料的吸收很快,所以工艺上尽量缩短时间。马皮面细,但相比牛皮强度差很多,所以工艺上转动时间必须控制好,不然皮坯都会撕裂。
编者:马皮真皮层的乳头层和网状层分界明显,乳头层约占真皮层厚度的40%。由于存在毛囊、脂腺,汗腺发达,乳头层胶原纤维较细,马皮编织紧密度不如黄牛皮。马皮根据部位特点可以分为马皮前身和马皮后身两部分,分界线是从头部到背脊线的3/4处。马皮前身皮板薄而纤维编织疏松,制成的革较柔软,粒面平细,常用于生产鞋面革、箱包革、棒球革等。马皮后身皮板厚而纤维编织紧密,可用于生产防水鞋面革、底革等。在马皮臀部两侧各有一块特别紧密的部位,胶原纤维编织特别紧密,刀割时有软骨之感,称为“股子皮”。股子皮的透水性和透气性较小,耐磨性特别大,可制作磨刀革。随着技术的进步,近几年来开始整张加工马皮,制成服装革、鞋面革等,生产时需要注意减小部位差,要对马股子部位采取包灰、包酶、削马股子、蓝湿革涂油、局部铲软等技术措施,使成品革的部位差大大降低。
问题21.2:蓝坯革放得时间比较长,水场出鼓时湿状态感觉良好,不会感觉空松,干燥以后感觉空松,材料没结合,什么原因?
观点1:这种现象大生产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出鼓前貌似革身很饱满,填充效果自己也觉得满意,但失水干燥后大失所望,革变得空、绵、松了。这是水场蓝湿革在不同等电点情况下充水效应不同所致的假象,与蓝湿革状态、所用丙烯酸树脂、填料、加脂剂的性能紧密相关。最稳妥的办法,出鼓前先拿出3张革挤水、真空后看效果,如不满意则要补充填充。如同批同路分蓝湿革量很大,最好在粉剂填料填充时加2%元明粉,利用元明粉的脱水作用减少坯革因充水效应导致的误判。当然了,出鼓前要加强水洗,尽量洗净中性盐。
观点2:这种情况主要还是材料的分散渗透不好所致,应加强中和,如果蓝湿革够紧实,可以考虑前面进行小中和,加入5%~6%的丙烯酸树脂后再降pH复鞣,后面填充时分散类的材料多加一点,偏绵软的加脂剂用量要适量。
观点3:蓝湿革发泡就不要小中和了,这种发泡的蓝湿革恐怕革面还有些材料过载,要加强处理。如果前面预染颜色不深的话,就不存在表面过载的问题。这种问题我这么多年就碰到过两次,都跟蓝湿革和水质有关。水质会影响酸的固定,造成假象。水硬度大对酸固定的影响大,即水的硬度大容易形成缓冲液,加酸固定不了。在铬复鞣结束前一定要把泡感消除掉,不然后面不好做。
观点4:这是坯革假挺实,用吹风机先吹干一块革检查一下。如果革又软又空,主要是材料没结合,皮内充水所致,水中盐分太大。铬鞣时盐没洗干净,漂洗应加大温水清洗。也有可能裸皮在酸微肿状态下进行了铬鞣,蓝湿革假丰满。
观点5:如果是盐分多引起的,加强温水漂洗;如果是蓝湿革假硬,就退鞣,重新铬鞣。蓝湿革复鞣漂洗时测一下溶液中盐的浓度。铬鞣时盐浓度低,做出的蓝湿革丰满又平细,这是一种假象。盐浓度低是指已经发生轻微酸肿。
观点6:如果蓝湿革中铬含量偏低,各种复鞣剂和填充材料与皮纤维的结合会减弱,在后期整理时复鞣剂和填充材料可能会迁移,产生各种不同的结果。铬含量低,结合点少,坯革也会偏空、偏松。
观点7:干燥过程是定型和结合的过程,坯革湿态紧实、干态空松,是材料结合不好造成的。湿态时,合成鞣剂以及栲胶等的大量基团靠氢键与水进行了水合,也就是锁水了,干态以后失水了,化料分子之间缺少足够的结合点,表现出来就是坯革空松。归根结底,缺少结合点。可退鞣,加强铬复鞣。存放时间超过3年的蓝坯革,视作白湿皮,没有充分的铬复鞣是做不紧实的。
观点8:根本的问题还是做皮感觉不准,看皮的准确性不高。自己认为湿态的感觉很好,其实误判了。怎样达到做皮感觉的准确呢?多次跟踪累积湿态的手感与干燥后手感的变化规律,摸索到规律后就知道水场该怎样做了。段镇基院士说过:如果把皮革干燥的机理彻底搞清楚了,制革技术将产生第二次质的飞跃。可见干燥过程的变化有多复杂,如果不费心仔细观察、分析总结干燥过程中皮性、颜色等的变化规律,要在湿态下预判经过复杂的干燥变化后的结果,能做到判断准确是很困难的。
问题21.3:乌干达蓝湿革的特点是什么?
观点1:乌干达位于东非高原,赤道横穿国土,雨量比较充沛,常年温度只有20多摄氏度,所以,这里的牛皮既有云贵皮的特点,也有高原牦牛皮的部分特点。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的前几年,进口乌干达皮以甜干皮和淡干皮为主,皮前处理回软比较困难。温州地区一般用来生产压、摔类的泡革,或者不需要摔的、辅以较硬树脂干填充的水晶效应革等产品。现阶段乌干达皮一般都是盐湿皮,前期处理以高灰低碱为主,在保证鞣制鞣透的情况下,尽可能地保护粒面与纤维少受损失。
观点2:这类蓝湿革特点是板、扁薄、不丰满,皮板有硬心,粒面层薄,网状层和粒面层分界明显,蓝湿革粒面脆、松,使用部分填料后革面荔枝纹明显。我感觉可以在铬复鞣阶段用1%~2%的两性单宁和动物蛋白先做丰满度和骨架,中和时加2%左右的中小分子丙烯酸树脂,同时搭配1%大分子丙烯酸树脂(如RE等),填充多考虑大分子的材料。
问题21.4:纳帕革坯,用汤普勒公司的OSL、司马公司的94S、阿帕公司的E123,包括涂饰用油等,对坯革进行喷油回软,静置后摔软,请大家分析一下这些油脂的区别和对坯革处理的好处及注意事项。
观点1:E123是牛蹄油,不会松面,光泽、油感都不错;个人认为OSL和94S在大生产时可能有出现松面的几率。相对来说E123会好些,E123对于涂饰也没影响。
观点2:E123主加脂可适量用,坯革软度不够时可用作回软油。不建议在出鼓前做表面加脂,那样革会塌下来,对丰满度、紧实度会有负作用。可以用斯塔尔公司的18388,它是一种变色回软油,成分是牛蹄油,用于涂饰喷涂,做黑色革有黑度,做彩色革时鲜艳度、丰满度、抛光度都有,适合半植鞣坯革。还可以考虑混配回软油,有专门的回软油是按照比例混配出来的,综合效果比较好。
观点3:上面谈到的几种加脂剂基本满足坯革喷油回软的要求了,至于喷油回软后长霉,不一定是回软油引起的。
观点4:如果坯革较为紧实,用94S效果不错;坯革空、没肉感的,我认为直接回水就可以了。①OSL和94S回软效果和油感大于E123,肉里回湿软度好,但OSL需要用65℃热水乳化,温度高易破乳,而94S可常温水乳化。OSL较适合平纹纳帕革,而94S适合摔纹纳帕革,两者都适合紧实度好的坯革。涂饰后的成品革喷油摔软时易污染革面,尤其是E123用于彩色革要好得多。②E123可做粒面和肉面的回软,属于偏干爽型,粒面喷洒回湿不影响涂层的黏着性,可与前两种搭配使用。③回软油应控制用量,虽然回软效果好,但会降低坯革的丰满度和粒面的吸水性。
问题21.5:坯革油润感差,用2%阳离子油(科莱恩公司的GS)、1%牛蹄油(阿帕公司的123)同浴处理效果还是不理想,如何解决?
观点1:我习惯用的加脂配方是2%~3%的高含量磷脂加上3%~4%的普通磷脂。硫酸化牛蹄油一般也要加2%,这样处理后坯革的油润感会强些。
观点2:用大分子加脂剂好点。如果合成加脂剂用量太多,真空后,坯革会干爽。阳离子油、羊毛脂、天然油脂三种加脂剂混合作为表面加脂剂效果较好。
观点3:油感从前期工艺做起,而不是在坯革表面大量加脂。高浓度磷脂、羊毛脂、硫酸化牛蹄油、天然油脂、硅油等加脂效果较好。
观点4:铬浴适当加加脂剂,填充时加点E123,主加脂少加高度乳化的加脂剂。在铬鞣阶段就开始加脂剂,后面容易把油感做起来。
观点5:我同浴加脂一般服装革加鱼油1%,鞋面革加高浓度磷脂和羊毛脂,也是蜡感大于油感。
观点6:出鼓前加阳离子油时配纯天然油脂,用量可加到0.5%~1%。
观点7:绷板温度不要太高,如果这些环节都没问题的话,那就是加脂剂加少了或者加脂剂选得不对。
观点8:要想表面油感好,最后出鼓前应该加稳定性好的加脂剂搭配油感重的加脂剂,不要用阳离子油。可以用硅油搭配天然油脂,坯革光滑明亮;用磷酸化油搭配羊毛脂加脂剂,坯革湿润油感重。也可以配点鱼油等。
观点9:前期分步加脂,主要目的在于帮助材料分散渗透,一般都会选择稳定性好的合成加脂剂,对表面油感帮助不大。主要还是在主加脂时加脂剂的搭配和吸收固定,后期的表面加脂剂也仅仅是个补充作用,或者有利于真空干燥时保护粒面。
问题21.6:客户投诉座椅坐垫革打孔后皮革背面纤维外露,拆解座椅后发现革背面纤维松散、长度较长,请帮忙分析一下。
观点1:背面绒长、皮革偏空,要靠水场工艺解决问题,建议还是调整水场工艺和材料,大分子丙烯酸树脂和马来酸酐树脂适当加多点;还有皮革强度要高,要耐爆破、耐撕裂。
观点2:从水场做的话可以改善很多,水场注重工艺的平衡。在原厂工艺上做调整,减小部位差,防止边腹及肷窝部位处理重、吃料太多。原皮处理得轻了,容易造成部位差,边腹及肷窝部位绒头长;处理得重了,也容易造成该部位绒头长。
观点3:革绒头长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第一看原皮,是水牛皮还是黄牛皮;第二看浸灰时的灰碱用量。单靠复鞣时的填料选择太片面了,而且加脂剂的选择也是一方面,坐垫革大多选择的是干爽的合成加脂剂,天然动物油不考虑的,因其容易引起绒头长、不紧实。
解决方式:如果用的加脂剂是94S,可以选择搭配脲醛树脂。可以对比选择多公司的马来酸酐、砜类单宁、润滑性聚合物鞣剂等;还可以在不影响黄变的情况下,用些含有天然鱼油的加脂剂;或者氯磺化石蜡油也是一个选择。
问题21.7:全粒面沙发革坯革粒面破损,怎么解决?
观点1:水场加脂末期可以加1%~2%的栲胶,或者改性酚醛树脂,适当增加粒面的成型性和耐抛性;用砂板真空机轻真空干燥修复粒面,不然后面涂饰真的很难做。(www.xing528.com)
观点2:这种状态要对粒面进行分析,这应该是蓝湿革自身的粒面损失。沙发革的身骨以偏软、绵泡为主,很难通过使用收敛性强的树脂复鞣剂来改善。因此,最好使用砂板真空机干燥,干燥固定的过程算是一种对粒面缺失部位的修补。另外可以在可接受的风格范围内,在复鞣最后阶段使用那些不改变风格又有塑性的材料。
观点3:是抛光时把粒面抛毛了。加脂后可以用巴斯夫公司的MLB补充填充来增加耐抛性,它是一种砜类合成单宁,收敛性比较强,一般做压花和摔纹或者缩纹的产品是可以的,如果做平面类产品,对粒面平细度要求高的,就要谨慎使用。
观点4:做自然摔纹这种类型的产品最好是两次中和,分步填充,这样处理后坯革的手感和均匀度都会好很多。建议正常轻涂类沙发革涂饰时慎用油蜡封底来封闭破损的粒面,因为容易出现露底或者散光的问题。涂饰量偏大的可以使用油蜡封底;对于偏轻涂的风格,最好局部修磨后使用补伤膏或者补伤膏的复配物(综合树脂和油蜡、少量酪素等)。鞋面革上也经常这样处理,比如做新疆皮、中亚皮、南美皮和非洲皮,这些类型的原料皮因为粒面层比较薄,为了增加他们的耐涂饰性能,也会这样处理,这对提升坯革质量很有帮助。
问题21.8:这种平纹沙发革(见彩图32)的均匀度、丰满度、纹路等都比较理想,是怎样做出来的?
实验者讲解:这个蓝色平纹沙发革是用新疆大公牛皮做的。前期蓝湿革采用清洁化少灰工艺,工艺处理比鞋面革革稍重一些,浸水、浸灰比常规工艺延长4~6h,软化延长10min,浸酸结束后加点德赛尔公司的两性蛋白FB,以减少部位差,增加丰满度。浸灰时德赛尔公司的膨胀剂P0U 1%(相当于石灰1.5%),石灰1.6%。P0U在保边、开纹、膨胀均匀度、除垢和增加得革率方面明显优于石灰。膨胀剂对纤维的膨胀纵横比例比较均衡,因此皮形比较方正。若完全用膨胀剂取代石灰,目前工艺和材料组合还达不到原来传统工艺的浸灰效果,只能少用石灰。蓝湿革回软时调pH在3.5左右,加些酸性酶可增加坯革的均匀度和舒展性,同时也便于填充。湿整饰时:加脂剂13%,填料22%,摔软8h。
观点1:现在的膨胀剂完全可以做到需要的碱膨胀状态,浸灰时可以只用0.5%~1.0%石灰,如果完全不用石灰,也要在浸灰时加入其他钙盐,膨胀剂大都是碱,各公司的产品都有差别。
观点2:各公司的膨胀剂成分搭配不同,所以使用比例差别较大,这个要根据自己的工艺体系来确定用法与用量。
观点3:目前比较成熟的工艺是减少硫化物和石灰的用量,用膨胀剂进行补充,达到理想效果,从而减少固体废弃物产出量,目前各公司的膨胀剂还达不到完全代替石灰的效果。
问题21.9:这种起珠纳帕革(见彩图33)是怎么做成的?
观点1:小米粒纹,类似珍珠粒风格。可能是绵羊皮半植鞣热摔吧?半植鞣革做好涂饰,待涂层交联后,泡水然后加温摔纹,或许会出现这种风格。如果不是热摔,那就是工艺上进行了轻缩纹处理。
观点2:应该就是一个普通的摔纹吧?这个纹路跟热摔有什么直接的联系吗?跟半植鞣有什么直接的联系吗?这种纹路的摔纹革应该很容易做出来的。如果是半植鞣的,再加上热摔,颜色不会这么艳丽的吧?
观点3:我觉得这个小粒纹是压出来的。普通革坯压花,成品后加湿、加热摔纹,仿羊皮水晶鼓摔软革。
观点4:这个是山羊鼓摔软革吧?我以前做过绵羊鼓软风格的皮,米粒纹,类似水晶,不用压花的,重点在复鞣填充工艺和摔软上。这种山羊鼓软风格的革,应该是前期处理很到位,类似于缩纹革的前处理。
观点5:首先花纹不是压出来的,要选对原皮路分,粒面粗的,比如甘肃青海路分的皮,革面做丰满,成品重回潮、摔软,在准备工段粒面处理得重些。
提问者回复观点4:应该是这样的思路,主要是前期水场处理得好,和涂饰没什么关系,没有做压花、摔纹。
问题21.10:起珠纳帕革在生产中如何控制起珠均匀一致?
观点1:不压花板的自然摔小纹起珠,不论是黄牛皮、山羊皮还是绵羊皮,如果只靠水场、湿绷、热摔确实有难度,控制不好会有鸡爪纹、纹路不均匀现象。
观点2:水场和后期整饰一定要配合好,坯革状态应控制粒面活但坯革不松。
观点3:浸酸之前,每一鼓的皮和工艺都有细微差别,关键要把握皮的状态,根据皮的状态微调工艺,最后达到整鼓皮均匀一致的效果。
观点4:按照牛皮仿鹿皮思路处理绵羊皮。在保证强度的情况下,采取湿绷板干燥可以做出细摔纹效果,品质好的皮花纹很均匀,品质差一点的皮可能中间部位花纹比较少。做服装革的技术人员可以试试。
编者:水场要做好,涂饰就很轻松。同一个产品,每天都要制定工艺,每次会有差别。小样做得好,大生产做不好,是因为工艺太死板。有的人喜欢看书做皮,而不去研究、分析、看皮、摸皮,工艺配方因皮的变化而变化,看皮做皮、工艺平衡才能做出理想的产品。
问题21.11:山羊皮水染革怎么能做出滞感的效果?用手触摸有点发涩和潮湿感,同时不能失去服装革的柔、泡、软的特性。
观点1:采用植鞣或者半植鞣的坯革,某些轻涂饰方法可以做到。
观点2:出鼓前加点含氟防水剂。
观点3:水场复鞣加脂后期加1.0%丙烯酸树脂和1.5%栗木栲胶,涂饰用斯塔尔公司的FI18-172蜡。
观点4:水场后期用蜡OLD WAX,革潮湿且带滞感。
观点5:酸固定后加点羊毛脂。
观点6:用山东黎宁公司的RTP试一下。
观点7:可以比较一下各公司的涂饰产品,特别是蜡。最早的时候BASF公司有一种手感剂EBT完全符合你的要求,当时主要是卖给日本生产棒球接球手和捕手的手套革工厂,滞感用来增加接球的摩擦力。用手感剂或者蜡解决,最方便有效。
编者:经过实验,观点4的方法增加了这种涩感(摩擦时有咯咯吱吱地响声),已经达到了客户要求。
问题21.12:怎么用黑白花牛原皮做平纹沙发革?要滚压毛孔的,所以坯革要有一定身骨且表面紧实度也要有。
观点1:做紧实度好的平纹沙发革,是个系统问题。按我理解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①预浸水温度低些,主浸水可正常,用pH调节剂缓和pH的变化,同时可用酶辅助浸水。②浸灰可以小液比开始,扩大液比的时间适当后延(可分次),适当提高浸灰的温度(冬季)。
观点2:可以加强浸水,放缓浸灰。
问题补充:现在黑白花的牛皮主要是表面稍微偏软,如何解决?
观点3:估计是浸水过度,没抑制好细菌,导致纤维损伤太多。抑制好了细菌就不存在胶原过度损失,粒面就不会偏软。
观点4:表面偏软是浸水不匀造成的。这种皮应该是部位差大,一定要注意浸水的均匀度和力度。
观点5: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浸水,能用盐的话考虑主浸水加盐,盐浓度在3.5°Bé左右,注意杀菌。浸水结束一定要把盐洗干净,溶液中盐浓度小于1°Bé。②浸灰,高灰低碱,搭配一定量的浸灰助剂和浸灰酶,尽可能在开纹的前提下保护纤维不被过度松散。③脱灰软化按鞋面革的工艺。④浸酸适当多加0.1%~0.2%的甲酸,可以在甲酸浸透后先加0.5%的戊二醛,再加部分铬粉,铬粉基本上透心后加硫酸,硫酸浸透后再加剩下的铬粉。提碱时先加0.6%的小苏打,分3次加入,再加提碱剂。这样做出来的蓝湿革用于制作平面鞋面革问题都不大,做平纹沙发革应该没有问题。这个思路是很多年以前用黑白花牛皮做军用皮带(也不能松面)软革的方案,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