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地理学的提出者是法国的让·菲利普·郎科罗(Jean Philippe Lenclos)教授。他是世界上第一个从色彩角度向发达的工业社会提出保护色彩和人文环境的人。
色彩学是研究人的视觉与色彩产生关系的自然现象的科学。色彩地理学是将色彩学与地理学联姻而建立起的一门边缘学科,成功地促进了跨专业操作的色彩设计方法在色彩学、色彩设计界的推广,使得职业化的色彩设计师日益从专业设计师的队伍里分化出来。在色彩设计的过程中,自然、人文环境因素对区域人群色彩审美心理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
色彩地理学可笼统地分为三块主要内容:“景观色彩特质”概念为城市色彩研究奠定了基本理论,“色彩家族学说”为色彩审美构成提供基本原则,“新点彩主义”为色彩营造提供一种技术方法。色彩地理学主张对某个区域的综合色彩表现方式(主要是民居)做调查与编谱、归纳的工作,目的在于确认这个区域的“景观色彩特质”、阐述这个区域居民的色彩审美心理。
色彩地理学的研究方法通常为:以调查、测色记录、取证、归纳、编谱、总结色彩地域性特质等实践方法为主要研究形式,综合某一区块色彩调查的结果,总结出该地域的色彩构成情况,以便让人们了解如下特征:认识该区域的色彩特质;为维护景观色彩特质提供现实依据;为其他项目的色彩设计提供案例;比较与其他地域的色彩差异性,引导人们学会多样性地认识自然与人文景观。
在研究流行色时,人们往往忘记了相对于流行色的非流行色要素。景观色彩特质其实就是特定地域中相对稳定的非流行色要素。它反映了特定地域中人们比较稳定的传统的色彩审美观念。当设计师具有这种“色彩地理学”意识,就很容易把握产品销往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喜好的基本心理,有效地控制色彩设计风格流行趋势。
世界上第一套正式由市一级政府色彩规划机构组织进行的都市色彩调查报告——东京色彩调察报告,是在1970—1972年间完成的,目的是解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复兴建设时期,在传统景观和现代建筑的入侵发生矛盾的时候,寻求合理解决的方法。这份报告成为后来东京城市发展色彩设计规划的重要依据。如图2-28所示。
图2-28 东京色彩规划
日本PLANT发电厂位于海边,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了开阔的滨海环境,在色彩上,用明亮的白色作为主要基调,与天空和大海色彩相呼应的蓝色、绿色作为辅助色彩。室外设备外形庞大简单,通过色彩进行图案化分割,减少了单调和压迫感,使整个厂区变得生动和具有人情味(见图2-29)。(www.xing528.com)
图2-29 日本PLANT发电厂
我国对城市的色彩规划起步较晚,1999年宋建明教授编译的《色彩设计在法国》是开始将西方色彩地理学概念引进中国的读本,在国内城市地理色彩研究领域引起了较大的反响。
位于河北省西北的张北城是中国首个进行县级城市色彩规划的案例,它地处内蒙古与河北交界,是著名的坝上草原之“坝头”,既有汉民族的文化传统,又受到蒙古文化的影响,日照时间长,蓝天清澈通透,环境色彩鲜明,也具有特色鲜明的草原地域特征。经过多次对张北地区进行城市风貌、景观、文化的定位以及对张北地域色彩、人文历史惯用色彩、草原环境文化特征的深入调研与分析(见图2-30),并进行反复调研与科学的色彩提炼,最终确定“浓淡橙彩”作为张北的城市色彩基调(见图2-31)。
图2-30 对张北城市进行的色彩提炼
图2-31 张北城市的色彩基调规划
图2-32 杭州秋水山庄色彩改造引发的争议与问题
秋水山庄是20世纪30年代我国报业巨子、《申报》报主史量才以他的爱妻沈秋水命名而建的江南庭院式建筑。而杭州新新饭店作为现秋水山庄的托管方未向文物部门报备将秋水山庄“涂脸”。图2-32(a)是秋水山庄的旧照,照片上秋水山庄的墙面斑驳,门楼上是淡黄色墙体,秋水山庄4个灰色大字显得有些破旧。图2-32(b)中,门楼的墙面变成了鲜黄色,秋水山庄4个字变成了红色。黄墙红字明亮鲜艳,违背了历史建筑保护的常识,与整体建筑的色彩相比显得很突兀。尽管杭州市园林文物局给出了补救方案[见图2-32(c)],但仍与周边建筑色彩相比显得突兀,突兀的颜色隔断了历史的文脉,失去了古建筑起码应有的美感和历史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