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初,而真正开展试点项目和较大范围内的工程化实施是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至今。期间,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项目:
1996年,在上海浦东金藤工业区建成基于全电缆线路的馈线自动化系统。这是国内第一套投入实际运行的配电网自动化系统。
1999年,在江苏镇江和浙江绍兴试点以架空和电缆混合线路为主的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并起草了我国第一个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功能规范。
2003年,当时国内规模最大的配电网自动化应用项目青岛配电网自动化系统通过国家电网公司验收,并在青岛召开了配电网自动化实用化验收现场会。
2002—2003年,杭州、宁波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和南京城区配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先后实施,其中,杭州供电局的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经过7年的建设和实用化推广,于2008年通过验收;南京供电公司的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于2005年通过工程验收和技术鉴定。
2005年,国家电网公司农电重点科技项目县级电网调度/配电/集控/GIS一体化系统,在四川省双流县成功应用。这种类型的系统在近几年得到较好推广,说明简易、实用型的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在中小型供电企业有着广泛的市场。(www.xing528.com)
2006年开始,上海电力公司在所辖13个区供电所全面开展了采用电缆屏蔽层载波为主要通信手段,以遥信、遥测为主要功能的配电网监测系统的建设工作。
除上述典型案例之外,在1998年之后,随着大范围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的开展,在多个省份和直辖市掀起了配电网自动化技术试点和应用的热潮。然而,由于技术和管理上的许多原因,大多数早期建设的配电网自动化系统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没有怎么运行就被闲置或废弃了。
从2004年开始,国内许多电力公司和供电企业都对前一轮的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建设进行反思和观望,慎重地对待配电网自动化工作的开展,在后来为数不多的配电网自动化项目上显现出理性的工作态度和务实的建设思路。2005年,国家电网公司委托上海电力公司牵头研究适合于城市配电网自动化的建设模式和企业标准,该项目已于2008年通过验收;国家电网公司还委托电力科学研究院农电所牵头研究适合于县城配电网自动化的建设模式。这些都为今后配电网自动化工作的开展做了有益的探讨和尝试。全国电力系统管理及信息交换标准化委员会的配电网工作组,近两三年来积极进行配电网自动化应用系统间信息集成及接口规范IEC61968的翻译和相应电力行业标准DL/T1080的制定,以规范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与其他各个系统之间的信息集成接口。国家经贸委已相继批准颁发了DL/T 721—2000《配电自动化系统远方终端》、DL/T 814—2002《配电自动化系统功能规范》;原国家电力公司发输电运营部制定了《10千伏配电自动化发展规划要点(试行)》、《10千伏及以下配电地理信息系统规划建设的若干意见(试行)》;有的省公司也制定了指导性文件。国家电网公司近期颁布了Q/GDW 382—2009《配电自动化技术导则》、Q/GDW 513—2010《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功能规范》、Q/GDW 514—2010《配电自动化终端子站功能规范》、Q/GDW 436—2010《配电线路故障指示器技术规范》等。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规划及建设逐步有了规范可依。
与此同时,配电网一次设备、配电终端和配电主站的制造水平不断提高,为配电网自动化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设备基础;配电网分析与优化理论的研究为配电网自动化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随着城乡配电网的建设与改造的推进,配电网网架结构逐步趋于合理,这为进一步发挥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作用提供了条件。
因此,近年来各地新建设的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以及对早期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升级完善后的系统一般都运行比较稳定,在配电网调度和配电生产运行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此外,一些应用较好的电力企业还制定了本企业内部的配电网自动化相关的技术原则、技术规范、运行管理制度等,促进了配电网自动化的实用化运行。随着智能电网建设工作的推进,实用化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开始推广应用。同时,针对智能配电网的建设,国家电网公司也制定了与配电网自动化相关的系列标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