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外观质量优化措施

外观质量优化措施

更新时间:2025-01-09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表1-8外观质量要求试验方法:A.纤维含量的测定按GB/T 2910或相关方法执行。C.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的测定按GB/T 17592及GB/T 23344执行。G.附件尖端和边缘的锐利性测定按GB/T 31702执行。J.耐水色牢度的测定按GB/T 5713执行。P.机织类和针织粪校服起球的测定按GB/T 1802.1—2008的方法E执行,毛针织类校服起球的测定按GB/T 4802.3执行,精梳产品翻动14400r,粗梳产品翻动7200r。S.胀破强力的测定按GB/T 7742.1执行,实验面积为7.3cm。T.接缝强力的测定按GB/T 13773.1执行,拉伸试验仪间距长度为100mm。

外观质量应符合表1-8的要求。

表1-8 外观质量要求

(1)试验方法:

A.纤维含量的测定按GB/T 2910或相关方法执行。

B.甲醛含量的测定按GB/T 2912.1执行。

C.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的测定按GB/T 17592及GB/T 23344执行。

D.pH值的测定按GB/T 7573执行。

E.异味的测定按GB 18401中异味检测方法执行。

F.燃烧性能的测定按GB/T 14644执行。

G.附件尖端和边缘的锐利性测定按GB/T 31702执行。

H.绳带长度采用钢直尺或钢卷尺测定其自然状态下的伸直长度,记录至1mm。

I.残留金属针的测定按CB/T 24121执行。

J.耐水色牢度的测定按GB/T 5713执行。

K.耐汗渍色牢度的测定按GB/T 3922执行。

L.耐摩擦色牢度的测定按GB/T 3920执行。

M.耐皂洗色牢度的测定按GB/T 3921—2008的试验条件A(1)执行。

N.耐光汗复台色牢度的测定按GB/T 14576执行。

O.耐光色牢度的测定按GB/T 8427—2008的方法3执行。

P.机织类和针织粪校服起球的测定按GB/T 1802.1—2008的方法E执行,毛针织类校服起球的测定按GB/T 4802.3执行,精梳产品翻动14400r,粗梳产品翻动7200r。(www.xing528.com)

Q.顶破强力的测定GB/T 19976执行,钢球直径为38mm。

R.断裂强力的测定按GB/T 3923.1执行。

S.胀破强力的测定按GB/T 7742.1执行,实验面积为7.3cm²。

T.接缝强力的测定按GB/T 13773.1执行,拉伸试验仪间距长度为100mm。以试样断裂强力为试验结果(不论何种破坏原因)。从每件产品各部位各取一个试样,试样长度为200mm。接缝与试样长度垂直并处于试样中部;面里料缝合在一起的取组合试样;裤后档缝在紧靠臀围线下方;后袖窿缝以背宽线与袖窿缝交点为中心。

(2)接缝处纱线滑移的试样准备参照GB/T 13773.1的规定,从每件产品上的各部位各取两个试样,测定程序按GB/T 13772.2执行,分别计算每个部位两个试样的平均值:

A.面料:

后背缝:以背宽线为中心;

袖缝:袖窿缝与袖缝缝交点处向下10cm(两片袖时取后袖缝);

下裆缝:下裆缝上三分之一点为中心;

裙缝:以臀围线为中心,或紧靠拉链下方。

B.里料:

后背缝:以背宽线为中心;

裙缝:以臀围线为中心,或紧靠拉链下方。

(3)水洗尺寸变化率的测定按GB/T 8628、GB/T 8629—2001和GB/T 8630执行。机织类校服和针织类校服采用GB/T 8629—2001中5A程序洗涤和悬挂晾干,毛针织类校服采用GB/T 8629—2001中7A程序洗涤(试验总负荷1kg)和烘箱烘燥。测量部位长度为衣长、裤长和裙长,宽度为胸宽、腰宽和横裆,领大为立领的领圈长度。

(4)水洗后扭曲率的测定按GB/T 23319.3的侧面标记法(裤子以内侧缝与裤口边,裙子以侧缝与底边)执行。

(5)水洗后外观试验方法:将完成水洗的产品平铺在平滑的台面上,依次观察和记录外观变化。其中,变色按GB/T 250评定。

(6)外观质量一般采用灯光检验,用40W青光或白光灯一支,上而加灯罩,灯罩与检验台面中心垂直距离为80cm±5cm。如果在室内采用自然光,光源射八方向为北向左(或右)上角,不能使阳光直射产品。将产品平放在检验台上,检验人员的视线应正视产品的表面,眼睛与产品间的距离约60cm。

(7)色差的测定按GB/T 250执行。

(8)对称部位尺寸的测量按GB/T 8628执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